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一等星

 

 

 

一等星天文学术语,指恒星亮度类别。恒星的亮度和它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用肉眼我们就能区分出恒星间的不同亮度,古希腊人喜帕恰斯按照这种光亮程度的不同,将星光分为6个等级,1等星最亮,而6等星最暗。每等星间亮度相差2.512倍,1等星和6等星间在实际亮度上相差100倍。这6个等级称为视星等,视星等,不计恒星远近的,这是我们在地球上了望恒星时所表现的亮度。

目录

视星等

视星等,不计星体远近的,这是我们在地球上瞭望恒星时所表现的亮度。但实际上,有些看来极亮的星未必是发光很强的,只是由于它离我们很近的缘故。同样有些看来很暗的星却可能是发光很强的星,只是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很远造成的。

人们将亮度的等级划分扩大到小数和负数的范围。按照这种等级划分,满月时月亮的亮度为-12.6等星,晴天的太阳为-26.8等星。除了太阳外,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天狼星 ,它是-1.6等星。太阳和天狼星比较,虽然它们之间只相差25.2个星等,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亮度相差120亿倍。天文家用现代望远镜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是20等星,若用拍照的方法则可看到23等星。

绝对星等

绝对星等衡量的是恒星的发光能力,理论上这样的恒星是无所不在而且数不胜数,例如织女星的绝对星等是+0.65等,所以在赫罗图上和它同一序列的主序星比它暗一点的都是一等星。如果绝对星等用M表示,视星等用m表示,恒星的距离化成秒差距数为r,那么M=m+5-5lgr。所以给定某一恒星(已测得视星等),并已知距离,就能直接计算出绝对星等。

因此天文学家为了比较星体本身发出的光度,便假定把全部星星都放在一个同等的距离(32.6光年)上,从而定出它们本身光度和绝对星等。按绝对星等来计算,太阳只是一颗肉眼刚可见到的微弱星星,它属于4.8绝对星等。而天狼星却属于1.3绝对星等,所以它的本身光度比太阳大25倍。

星等划分

星星有明暗的差别。显然亮星比暗星要多得多。为了表示星星的亮度,人们用“星等”给全天的星星划分了等级: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6等,比6等亮的星为5等,再亮的为4等……最亮的为1等。

1等星比2等星亮约2.5倍,比3等星亮约 6.2倍。

牛郎星是1等星。而织女星比牛郎星还亮些,定为0等。比0等星还亮的为-1等、-2等,等等,全天恒星中最亮的天狼星,它的星等为-1.6等。

另一方面,比6等星更暗的星,则是7等、8等、9等……它们就得用望远镜来观测了。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就能观测到越暗的星。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能观测到24~25等的暗天体。

将天上每颗星的星等测量出来后,就可以统计某一星等范围内的星数了。比如我们将小于1.5等的星归于“1等星”,将1.6~2.4等的作为“2等星”,将2.5~3.4等的作为“3等星”。

一般说,肉眼视力1.5的人,可见到的最暗星近于6.5等。这是在远离城市灯光,天空完全黑暗的高山上才能达到的。

等星亮度

相传,古希腊人喜帕恰斯,最早把天上星星的光度划分为6等。最亮的为1等,次亮的为2等,依次排下去,最暗的为6等,这种方法是比较粗略的。后来有人又将每个星等细分为10等或100等,这样,星等就带有小数了,比如,银河(天河)东岸牛郎星的星等是0.77等,取至小数一位,按四舍五入规则,就是0.8等,再简略些,就是1等星了。

如果一颗星比牛郎星更亮些,那它的星等是0等。0本来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但是在星等中却表示了“有”,即比1等星还明亮的意思。比如银河西岸的织女星,就是一颗0等星。

天上还有不少比织女星更亮的星,天文学家想出了用一个数前面加“-”号(这里读为负)来表示。比如天狼星的星等为-1.6等。夜晚,除月亮外,能看到的,全天最明亮的星是金星,它最亮时星等是-4.5等。负数越大,星星反而越亮。按这种方法推算下去,满月时的星等是-16等,太阳的星等是-27等。

比6等还暗的星星,它们的星等是7等、8等,依次往下排列。这类星星,只能用望远镜才能观察到。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口径为2.16米,安装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可以观测到19等的星。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口径为6米,安装在高加索山上),可观测到22等的星星。[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