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志
一統志 |
中文名稱;一統志 詞條性質;官方志書 創議編輯;【元】扎馬剌丁 代表圖書;《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 |
一統志,指封建王朝官方的地理總志。按朝代來說,有《大元一統志》、《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等。[1]
目錄
大元
回人扎馬剌丁創議編輯官方地理總志,並與虞應龍合作領導組織撰修。從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開始;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共經歷9年完成初稿755卷。
而後因獲得《雲南圖志》、《甘肅圖志》、《遼陽圖志》故而繼續重修,由孛蘭盻、岳鉉等主持編輯,到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全書完成,共1300卷,600冊。定名為《大元大一統志》。
成書後藏於秘府,一直到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年)方在杭州開始刻版,而後許有壬為此書寫序。
大明
《大明一統志》成書於天順五年(1461年)四月,共90卷,該書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黃篪、劉儼、丁鳯等按《大元大一統志》體例,纂成的《大明志書》。
洪武六年(1373年)續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編成《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24卷。
景泰七年(1456年)編成《寰宇通志》以當時的兩京,十三布政司為綱,諸府州為目,下設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勝、風俗、土產等38門。
天順二年(1458年)八月重修《寰宇通志》。
天順五年成書時賜名《大明一統志》。
該書曾於弘治、萬曆年間重新修定,增加嘉靖,隆慶兩朝以後建置相關的內容。
大清
《大清一統志》的編纂工作從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一直延續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幾乎橫跨兩個世紀。
最早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命令河南巡撫賈漢復督修方志,開啟清代地方修志之先河。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衛周祚最早倡議纂修《一統志》,康熙十一年(1671年)上疏奏請:「各省通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勢、戶口、丁徭、地畝、錢糧、風俗、人物、疆域、險要,宜匯集成帙,名曰《通志》,誠一代之文獻,然迄今各省尚未編修,甚屬缺典,何以襄我皇上興隆盛治乎?除河南、陝西已經前撫臣賈漢復纂修進呈外,請敕下直省各督撫,聘集夙儒名賢,接古續今,纂輯成書,總發翰林院,匯為《大清一統志》。」
康熙十二年(1672年)十二月,「三藩之亂」起,纂修《大清一統志》事暫被擱置。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以《安南一統志》等小說為例——淺析越南視角下清代中國的形象,快資訊 , 202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