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语出《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汉代以来,古代易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命题有不同的解释。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 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唐杨士勋《 梁传疏》引王弼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目录
命题历史
自汉代以来,中国易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命题有不同的解释。 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 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唐杨士勋《 梁传疏》引王弼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晋韩康伯认为“道”是“无之称”,其无形体,而有功用。他说:“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他反对以实有来说明阴、阳与道。 宋代程颐以“所以阴阳者”解释“道”,以阴阳为“气”;朱熹则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唯物主义者张载以气化过程解释道,认为气兼有阴阳两方面,称为“兼体而无累”,气在变化过程中总有清浊、动静、屈伸两个方面而不偏废,天地万物都如此。 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学说,认为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对立统一观点解释一阴一阳;认为任何对立的事物(包括卦象)既相反又相通,既相分又相结合,“一一云者,相合以成主持而分剂之谓也”;指出只见“一致”(统一)为“庸人”,只见“两行”(对立)为“妄人”,将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推向新的水平。 但张载和王夫之都认为事物在发展中,阴阳对立终将“和而解”,未能认识到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
定义概述
循环不已乃道也,问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太极否,曰阴阳只是阴阳,一乃是太极,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 天一坎数,由一生二,阴阳合德,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子一丑二,于天象为日月。 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也有表示:道即为:“人道 天道 事道”。大家要顺应自然,顺应道。万事万物。一阴一阳也就是人类狭义的所定义的对错,成败,快慢,高低,大小,明暗……等等组成起来才为道。不可过于纠结于此。我们应该承应天道,理解人道,体会事道。不是认命,更不是无为。而是要按照这个规律好好的应用。好好的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
出处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1]
译文
其语义为:一阴一阳就是“太极生两仪再生四象,继之生八卦至六十四卦乃至成之与天高”的道路,始终以“一阴一阳”继续垒生并继承“生爻”的过程叫做“善”,使“一阴一阳”继续垒生至天高而成就万物的秉性叫做“道性”。这是孔子体悟“道”的心得,此语来自“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从下往上数,第一层是太极,第二层是一阴一阳(称作两仪),第三层是第二层所生之一阴一阳即四象,第四层是第三层所生之八卦……每层都是一阳生出一阴一阳且一阴也是生出一阴一阳,这就是阴阳变化的道路,故称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此继续永无止境的生下去可与天齐,故称成之者性也,这里的“性”指的是“道性”;而每一层的生化过程都是一阴一阳的生化,至简至易而且每一层的生化都是继承了前一层的生化规律并予以延续,故称继之者善也。世间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从细微到显著以至于质变,所以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用数字表示就是杨辉三角形,是数学中(a+b)的n次幂的展开式系数。此图还说明一件事,“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句话不但涵盖了“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而且涵盖了“对立双方都体现了整体的信息”的内容,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新浪非常道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