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丁公魚
ding gong yu

中文學名:丁公魚

拉丁學名:Therapon jarbua

科:雞魚科

丁公又名花身雞魚,屬於科或雞魚科 (Teraponidae)。其體長可達25公分,系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沿海特別是在河口及港灣地區之淺水域至水深20~30公來以深之沙泥底棲魚種。其稚魚常出現在海面或海邊,或侵入河口,成群在水邊覓食。[1]

目錄

特徵

其外型特徵為背鰭硬棘及軟條間有深刻,背鰭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鰭上下有斜走之黑色條紋,體側有3條成弓狀之黑色縱帶。此種魚由於泳速快,故大部份均靠手釣、延繩釣或流刺網所捕獲,體長達18~20公分者,每台斤約在新台幣200元以上。為沿岸漁業中重要經濟魚種之一,年產量及產值排名約第廿幾名。

分布

花身雞魚為肉食性魚類,小於2公分之魚苗以浮游性橈足類及端腳類為食,爾後隨體型成長變為底棲性魚類後,改以蝦、蟹、軟體動物或仔稚魚之魚苗為食。由於河口及紅樹林區營養豐富,故花身雞魚以分布在河口附近最多。

價值

花身雞魚由於價格昂貴,又是廣溫、廣鹽性魚類,存活率高,容易飼養,不但天然魚苗產量多 (價格低,每尾僅1~2角),且已可人工繁殖,故應有養殖發展潛力。然而由於其成長在10公分以上後即成長緩慢,且因運動力強使其攝餌量甚大,故在不符經濟成本效益之情形下,此種魚在民間的養殖業尚無法普及。花身雞魚在台灣約在4-6月水溫23~26℃時產卵。受精卵為浮性卵,1~2天孵化,孵化為仔魚後約2-3天變態為稚魚,開始向岸邊洄游,性喜河口、沙地及溫暖的水域;半年後即可成長到10公分即移棲外海,至14-15公分開始成熟。花身雞魚為先雌後雄,有性轉變之魚類。親魚會洄游至20-30公尺以上較深的海域產卵,抱卵數每尾約15,000粒,一年可產卵兩次。

視頻

廣東深圳核電站旁淺灘路亞丁公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