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
丁帆[1] 畢業院校,揚州師範學院。筆名風舟、馬風,1952年出生於江蘇蘇州市,祖籍山東蓬萊。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項目評議組成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會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叢刊》主編、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揚子江評論》主編、江蘇省學位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組成員、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理論研究學會理事。 著有《中國鄉土小說史論》、《新時期小說讀解》、《文學的玄覽》、《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重回五四起跑線》、《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等專著九部,散文集《江南悲歌》、《夕陽帆影》、《枕石觀雲》等,另主編叢書、教材多種,發表論文300餘篇。獲省級以上科研獎五項。 2013年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丁帆教授應邀來我校講學 [2]
丁帆 | |
---|---|
出生 |
1952年 江蘇蘇州市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授 |
知名於 | 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 |
知名作品 |
《揚子江評論》 《中國鄉土小說史論》 《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 |
目錄
簡介
1977年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78至1979年在南京大學進修後於1988年調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93年被聘為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專業教授,1994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組成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藝理論研究學會理事等職。
著作
【論著】
1、《中國鄉土小說史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大學2007年修訂版)
2、《新時期小說讀解》(與徐兆淮合作,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
3、《文學的玄覽》(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版)
4、《十七年文學:人的失落》(與王世城合作,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5、《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6、《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與許志英主編,教育部重大項目)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7、《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8、《20世紀文化名人精神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9、《重回"五四"起跑線》,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
10.《中國鄉土小說史》(第1著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1.《文化批判的審美價值坐標》(獨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2.《多元視野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3.《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第1著者),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4.《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第1著者),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
15.《中國新文學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16.《文學史與知識分子價值觀》(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
17.《尋覓知識分子的良知》(獨著),台灣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出版。
18.《江南悲歌》將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於2015年2月出版。
19.《知識分子的幽靈》將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於2015年2月出版。[2]
論文
散文隨筆
有系列隨筆集:
1、《江南悲歌》(嶽麓出版社)1998年出版。
2、《夕陽帆影》(知識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3、《枕石觀雲》(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4、《江南文化散步》(台灣遠流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5、《江南悲歌》將由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6、《知識分子的幽靈》將由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2]
編著
主編《中國新時期地域文化小說叢書》17種(《天津閒人》、《金龜》、《古柳一景》、《賭徒》、《黃昏放牛》、《紫霧》、《歡樂家園》、《野渡》、《魚渡》、《空穴》、《良家婦女》、《尋找鳥聲》、《日落復日出》、《胡天胡地胡騷》、《你沒有理由不瘋》、《永不回歸的姑母》、《風也瀟瀟,雨也瀟瀟》)北京出版社1998年、1999年出版。
主編《金菩提叢書》(已出四種:《南方故事》、《鬼村》、《陽光漫溢》、《柯克或我經歷四樁案件》)群眾出版社1998年版。
主編"當代女作家長篇小說文庫"(已出三種:《隨風飄逝》、《青萍之末》、《女人情感方式》)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7年版。
主編"雙葉叢書"四種("魯迅 許廣平"、"徐志摩 陸小曼"、"陳西瀅 凌叔華"、"郁達夫 王映霞")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主編《五味集》並序(台灣幼獅出版社1996年版)
主編《名人筆下的舊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主編教材
1、《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二主編)(與朱棟霖、朱曉進共同主編"面向二十一世紀新教材"),高教出版社1999年出版。
2、《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二主編)台灣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出版。
3、《中國現當代文學》(第一主編)(江蘇省教委指定五年制師範教材)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綜合文科教材》(第一主編)(江蘇省教育廳指定高等職業學校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5.《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第2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6.《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2主編)(江蘇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7.《中國新文學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2]
參編教材
1)全國中文自學指導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2)全國中文自學指導教材《大學語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修訂版)
研究課題
1、 中國鄉土小說史論(1989年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
2、 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199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江蘇中青年作家論(1998年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
4、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5、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編(2001年江蘇省社科重點項目)
6、中國現代西部文學史(200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7、中國現代文學史(2005年南京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8、新世紀中國鄉土小說轉型研究(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9、《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文學卷(2008年教育部《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專項任務文學卷)
10、中國鄉土小說研究的百年流變(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11、百年中國文學經典研究(2010年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
12、中國現當代文學制度史(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1]
獲獎情況
1、《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2007年獲全國高等學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中國鄉土小說史論》1986年度江蘇省政府社科三等獎;
3、《文學的玄覽(1979-1997)》1999年獲江蘇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4、《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合著)2001年獲江蘇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5、《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合著)2003年獲江蘇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6、《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2005年獲江蘇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7、《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2002年獲江蘇省普通高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
8、本人所帶領的現當代文學學科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第二期計劃優秀學科梯隊;
9、2002年江蘇省第七屆優秀研究生導師;
10、《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2005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1、主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2005年被評為南京大學校級精品課程,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12、《新世紀中國鄉土小說轉型研究》2009年被評為國家社科項目優秀結項項目,最終成果《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收入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
13、《關於建構百年文學史的幾點意見和設想》2013年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4、2013年"研究型大學中文專業低年級本科生創新意識培養途徑實踐" 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主持)。 [1]
15、2014年"研究型大學中文專業低年級本科生創新意識培養途徑實踐"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主持)。
16、《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2014年獲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
代表作品
1、《中國鄉土小說史論》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2、《文學的玄覽》 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版
3、《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與王世城合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與許志英合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5、《重回五四起跑線》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出版
6、《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7、《中國鄉土小說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8、《江南悲歌》 嶽麓出版社1998年出版;台灣實學社2002出版
9、《夕陽帆影》 知識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10、《枕石觀雲》 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年出版
11、《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13、《中國新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參考資料
- ↑ 個人簡歷網
- ↑ 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丁帆教授應邀來我校講學,師大新聞, 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