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峰
丁志峰 |
丁志峰 ,1962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博士。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和博士学位(1999年)。
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 [1],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 中国委员会主席,亚洲地震委员会(ASC)执行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日期----1962年1月
出生地点----江苏省阜宁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履历
2017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事迹
一、无私奉献,求实创新,成果丰硕
从二十多岁到省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到投资几剃厚祝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分项目"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首席专家;从两次在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开展共计一年的野外地震学观测到被聘为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客座研究员并连续发表SCI论文,二十多年来丁志峰博士在科研和管理的岗位上的工作可以用12个字概括:那就是"无私奉献,求实创新,成果丰硕"。作为一名科技战线的共产党员,丁志峰博士用自己在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领域的奉献和成果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由顾功叙院士、傅承义院士和曾融生院士创立的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有着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研究室的主任,丁志峰博士在紧张的科研工作同时,为研究室的发展无私奉献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2004年庆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的活动,几乎是丁志峰博士一手操办起来的,得到与会专家和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艰苦奋斗的野外工作获取了宝贵的观测数据,求实创新的研究风格使他成为青年地球物理学者中的佼佼者:
近几年,丁志峰博士作为第二负责人之一的"唐山震区的岩石圈构造及伸张盆地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课题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作为第二负责人的"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印度-欧亚碰撞过程的研究"项目获2000年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第二负责人的"大别山嫌婚喇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项目获2003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
获得了第四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奖[3]。
199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人选"。
二、在艰苦卓绝的高原观测中无私奉献青春
作为一个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者,观测资料是工作的基础。以自己的博士导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院士为榜样,丁志峰同志一直坚持研究工作从观测入手。从大学毕业在地震阀战愚监测一线用量尺在地震图上测量地震波震相的到时,到两次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架设野外天然地震观测仪器进行人工地震勘探,丁志峰博士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实践着导师的期望,面向祖国需求的召唤。
1991年,中美合作首次在青藏高原布设先进的PASSCAL宽漏旬频带数字地震仪,进行地壳上地幔构造及动力学问题的探测研究。丁志峰具体负责项目的野外实施工作。青藏高原上的环境是恶劣的,当时的交通状况和车辆条件都比如今落后许多。在艰苦的环境中,丁志峰带领先遣人员扎寨高原,风炊露宿,组织完项驼煮榆成了野外踏勘、选择台址、建设台站,并和美国同行一起架设仪器,维护台站,获取数字地震资料,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连续工作了半年多,为最终获得大量优质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关键性工项店犁作。该项目的开展在国际地学界十分引人注目,所得到的地震数据存放于IRIS数据中心,供全球地球物理学家享用,对青藏高原深部动力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众多的赞誉。
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大震,在地表形成了一条长四百多公里的破裂。新生的地震断层为了解地震断层带介质的特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中国地震局一声召唤,丁志峰博士提前结束了国外的工作,又一次走上了高原对昆仑山地震破裂带进行人工地震探测。2-3月份的高原,气候十分寒冷,寒风中空气更显得稀薄,但工作任务又要求能尽早开展,必须抢在断层"新鲜"时完成野外探测工作。困难很多,如在冻土层下坚硬的花冈岩中钻孔、低温状态下仪器的正常工作、高原反应等,但任何困难都必须克服。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带领野外组很好地完成了探测任务。受到了到现场考察工作的中国地震局领导的高度赞扬。现场人工地震探测工作探测结果显示,深部断裂带的破碎规模比地表看到的要大得多道寒兵询,在40米深处的破裂带宽度达到了100米。记录到了明显的地震断层围陷波,其记录特征表明深部的断裂宽度可以达到300米左右。完成了艰苦的野外探测工作后,作为现场工作负责人之一的丁志峰博士主动把科考先进个人的称号和评奖的机会让给更年青的技术人员,真正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情操。
丁志峰还参加了在三峡大坝地区、大别山地区深部探测的野外观测工作;在云南地区、海南地区进行的天然地震台站布设和观测工作。这些地区情况各异,但每次他都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数据的记录质量,为这些项目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三、在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领域求实创新
丁志峰先后参加了我国历史地震资料的汇编、华北地区地震发生的深部成因、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问题、大别造山带的深部结构探测等工作,负责了青藏高原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北京地区强震地面运动的模拟、海南火山区深部结构探测、中国大陆壳幔结构、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喜马拉雅碰撞地区的深部动力状态的地震学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科技部公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多年来,丁志峰同志坚守科研岗位,瞄准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认真钻研,勇于探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自参加工作以来,发表了五十多篇研究论文,2004年的两篇国外SCI刊物的论文,得到一些国际知名地震学家的关注。
学术研究
(一)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的研究
根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地震台站资料,丁志峰博士分析了对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近震走时特征。首次利用纯青藏高原路径的首波数据,计算得到了较精确的Pn波的速度值,并分析了Pn波速度在各个地区不同传播方向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支持印度板块并没有下插到整个青藏高原之下的设想。
丁志峰博士还利用青藏高原记录到的宽频带资料,分析了远震SKS波的偏振情况,确定了青藏高原内的上地幔各向异性物质往北逐渐加厚,各向异性程度也逐渐加强。
根据大量近震资料,他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的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存在可能和地幔物质上涌有关的低速区。
2004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对喜马拉雅地区的深部动力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测研究,根据最新的、正在纪录中的观测资料,可望得到对印度-欧亚碰撞的深部动力学状态的新成果。
(二)强震地面运动研究
丁志峰博士利用理论地震学的方法对强震在北京地区造成的地面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了强震在北京地区地面运动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图。用确定性方法计算得到了华北地区的地震灾害图。为制定首都圈地区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担任地震活断层探测分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2003年来,丁志峰博士参加了投资26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设计和论证工作,并担任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对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害性评价的工作方法和规范制订都做出了他的贡献。
(四)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
丁志峰博士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中,与国际同行们交流学术思想,科研成果。他当前担任IASPEI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在日本举行的IUGG大会上担任分会召集人。
1997年起负责中国-意大利双边合作计划,先后七次访问意大利进行合作研究,并参与国际合作项目UNESCO-IGCP-414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还受聘任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客座研究员。
参考来源
- ↑ 中国计量院与中国地震局地球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 导师队伍丁志峰 ,2中国地震局
- ↑ 丁志峰 个人资料 简介 ,929人才网, 2019-09-11
- ↑ 丁志峰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