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亮
沒有或很少條目链入本條目。 (2019年8月18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8日) |
丁明亮 (1959年 - )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原德尔惠(Deerway)董事长兼总裁。他17岁怀揣仅有的150元办厂直至打造出今天的庞大商业帝国,使得他充满了传奇色彩。2011年6月28日,丁明亮因癌症去世。
丁明亮 | |
---|---|
企业家 | |
出生 | 1959年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企业家 |
目录
创业简历
从怀揣仅有的150元创办鞋厂,到如今拥有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知名企业,他的成功充满传奇色彩。他13岁迫于生计早早辍学,摆过地摊,在创业路上几经波折。其中,一场火灾曾让他历时近十年创立的工厂顷刻间化为灰烬。但他硬是咬紧牙关,仅用半年时间便在废墟的原地重建新的家业。 他还是泉州制鞋和体育用品业资深的老板之一,曾经带出的几个“年轻后生”,已是晋江体育用品大企业的掌门人。他就是丁明亮。 冒险是创业者的天性,丁明亮创业初的冒险是跟基本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从17岁怀揣仅有的150元办厂至今,他一直在逐梦而行。对于过去,无论是成功还是挫折,他都喜欢一笑置之。他说:“我真正看重的是企业发展的未来。” 贫困:主动辍学摆地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一个刚小学毕业的孩子来讲,要让他放弃学业、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决心不容易下。然而,看到家里的贫困,体会着父母养育六个小孩的艰辛,作为长子的丁明亮内心无法平静,决定主动辍学,帮父母挑起养家的重担。这一年,他13岁。 辍学的丁明亮在泉州做起摆地摊卖小物品的生意。不久,他又跟乡亲走过一段四处流浪打工的日子。艰苦的生活,养成了他好强、坚韧的性格。 1982年,他跟同乡合伙开了一家小包装袋作坊,做塑料包装袋,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 转型:从包装袋作坊到鞋厂 就在塑料袋厂正常运作的第二年,他发现制鞋行业是新生计,虽然没有成功的把握,但他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于是带上两个弟弟,拿着仅有的150元和别人合伙开了家制鞋作坊,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 “我记得鞋厂开张第一天,我们做了6双鞋子,当时大家心里都非常高兴。高兴的并不是这鞋马上能赚多少钱,而是成功做出了自己的产品。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能生产鞋子就可以做鞋的生意了。”他说,那时候,他和弟弟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渴望有一天能住上属于自己的两层小楼房。 1987年,他作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决策:花4万元买了一套先进的制鞋设备。这一举动,在当时村里的很多人看来,有点不切实际。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相当明智。鞋子质量的提高,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也正式给这个初步拥有现代设备的鞋厂取名“德尔惠”。 坚韧:火灾剧变后重新站起 正当他雄心勃勃地勾勒着宏伟蓝图时,天降厄运,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大火,将他所有的厂房设备全部烧毁。他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1990年3月,远赴潮州的丁明亮接到工厂发生火灾的电话,立马连夜打车赶回。望着一片十几分钟便被烧尽的废墟,他心如刀绞,眼泪几欲夺眶而出,那是他8年的心血啊!但是在众人面前,他咬紧牙根,强忍悲痛,坚强承受着。回到家里后,他独自一人埋首痛哭! “那个打击太大了!但那时我想,再痛苦我也得顶住,我一倒就意味着可能全盘皆输!人,什么都可以倒,但毅力和信心不能倒!”他说。 这场火灾使他重新变得一穷二白。收拾残余之后,他决心从头再来。顶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他开始四处借贷,重修厂房,并往返于晋江和广东之间购买设备,四处寻找模具。凭着顽强的毅力,到当年底,他不仅还清债务,还在市场上打开稳定的销路。他的公司,再次进入一个稳步的发展期。 提升:步入品牌经营时代 1996年起,市场发生变化,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受此影响,他的工厂从1997年开始,机器一台接一台地停产。 在这个市场低潮时期,丁明亮强烈地意识到企业打造品牌的紧迫感与重要性,决定把工厂带入品牌经营时代,1999年聘请足球明星代言,开始了品牌运作的尝试。 然而此后的晋江运动鞋开始陷入“广告战”加“明星战”的同质竞争中。为避开同质竞争,他把眼光投向休闲运动市场,认为在品牌拥挤的运动鞋市场,可以另辟蹊径。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缘,他与国内知名品牌策划人何苦结识,扩大了品牌认知视野,如虎添翼。何苦是当年为李宁品牌发展开疆拓土的一员大将,带来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品牌发展理念。企业从鞋业生产加工零售,真正转到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网络,开始品牌化发展。 差异化:做足娱乐营销文章 2001年,他与吴奇隆合作,转型娱乐路线,与同业竞争对手有效区分。两年后,一向稳扎稳打的丁明亮再次做出让整个业界震动的惊人之举,用2年1000万元的天价聘请周杰伦。这无疑是一场风险博弈。 事实证明,他当初的一掷千金完全值得,一个家喻户晓的娱乐休闲运动品牌出现了。2002年,企业的销售总额突破3.5亿元,而周杰伦加盟后,企业连续两年销售额增长率都超过50%。 2003年-2005年间,其产销及品牌知名度更是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期,福建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纷至沓来。此后,在娱乐营销上尝到甜头的丁明亮乘势追击,和周杰伦的合作进一步加深,既放手让他亲自做导演拍本品牌广告,又全力支持他主演的《大灌篮》的拍摄。坚持走娱乐休闲路线,使德尔惠成为晋江运动品牌差异化突围的成功典型。 国际化:联合八大专业公司 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公司在全国的渠道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他保持着清醒与冷静,面对许多盲目扩张而让公司掉进陷阱的现象,他及时提出坚守品质“后院”等一系列强化内功的改革政策。他认为,一个强势的公司必须拥有自主开发的能力,必须在开发的节奏上比对手快一步,不断创造流行,主动引导消费。他大胆引进韩国、台湾的设计师,成立了庞大的设计开发队伍。这些从耐克生产基地引进的设计团队,成为晋江鞋业的一项创举。 引进国际化人才后,他又开始思考品牌国际化。去年,他联合八大专业公司,对企业品牌、营销、人力资源、终端市场、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提升,修改商标字母组合,使企业品牌更具国际化和现代感。 “把原来的字母组合‘Deerhui’改成英文组合‘deerway’后,新的英文名更具国际感、时尚感,集中体现了‘运动艺术,无限创意’的品牌核心价值。换标只是德尔惠走出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我们还在追梦的路上。”丁明亮说。 一个打造百年品牌文化企业的宏伟蓝图,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入选风云人物
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明亮入选“十大风云人物” “中国新势力-2010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评选”拉开大幕,此次“十大评选”将选出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新锐品牌、十大卓越网商,最终获奖者将参加钓鱼台国宾馆的现场颁奖典礼,此次入选“十大风云人物”的是: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明亮。 人物简介:从怀揣仅有的150元创办鞋厂,到如今拥有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知名企业,丁明亮的成功充满传奇色彩。他13岁迫于生计早早辍学,摆过地摊,在创业路上几经波折。其中,一场火灾曾让他历时近十年创立的工厂顷刻间化为灰烬。但他硬是咬紧牙关,仅用半年时间便在废墟的原地重建新的家业。他还是泉州制鞋和体育用品业资深的老板之一,曾经带出的几个“年轻后生”,已是晋江体育用品大企业的掌门人。冒险是创业者的天性,丁明亮创业初的冒险是跟基本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入选理由:丁明亮产销及品牌知名度更是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期,福建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纷至沓来。此后,在娱乐营销上尝到甜头的丁明亮乘势追击,和周杰伦的合作进一步加深,既放手让他亲自做导演拍本品牌广告,又全力支持他主演的《大灌篮》的拍摄。坚持走娱乐休闲路线,使德尔惠成为晋江运动品牌差异化突围的成功典型。他大胆引进韩国、台湾的设计师,成立了庞大的设计开发队伍。这些从耐克生产基地引进的设计团队,成为晋江鞋业的一项创举。
相关新闻
主持人sandy:在福建,在晋江,有这样一群企业,当中国经济尤其是波涛涌动的民间经济需要在“广东四小虎”、“温州现象”之后有一个新偶像时应运而生。在晋江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出现了3000多家纺织服装制造厂,3000多家制鞋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近30家。 2003年在央视投放广告的晋江企业为44个,为央视贡献广告费高达5亿元。晋江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为5家。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了晋江名片,近年来被“走私、制假、偷渡”阴影笼罩的福建经济豁然明亮起来。 针对“晋江现象”,新锐媒体搜狐网联合中国的主流财经媒体,在金秋十月,以“福建魅力企业行”为契机,面对面的与晋江的明星企业就这一现象展开深入的探询与研究。 主持人sandy: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德尔惠运动鞋总裁丁明亮到搜狐聊天室作客。首先请丁总来介绍一下基本的企业情况。 丁明亮:德尔惠公司成立在1983年,当时因为经济和经验包括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我带领两个弟弟,五六个员工开始创办鞋厂。当我们第一双产品诞生的时候,当时心理很高兴,高兴不是意味着我能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我办这个企业办这个厂产品拿出来算是成功了。在这个阶段,我们从没有经验到摸索到经验到发展,应该说从150块办这个企业发展到87年,当时属于市场经济比较好,属于卖方市场,意味着我们做多少的鞋就能卖多少出去,企业当时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把握这个机遇,如果能吃苦有拼劲就能赚到钱。 企业发展进入到90年代,当时考虑到企业有一种困惑,当时处于国家通货膨胀的考虑,94年、95年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企业有一种困惑,不是我们做多少鞋就能卖多少,我认为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产品,以自身产品为主,当时在做产品阶段,手工行业转为机械生产,97年德尔惠是一个转折点,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质的提高,开始转入机械生产。机械生产能够贴近消费者的需求,等站住市场。97年、98年仅仅靠一个品质没有一个品牌的建立永远是靠卖产品,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而且永远没有一个根。 97年我预计我们要创造一个品牌,97年有所准备,真正品牌创建是2000年开始。当时这个阶段我想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们跟消费者说什么?我们是什么样一种产品?我们一直在讨论,因为我们是体育用品,我们跟消费者沟通什么?用什么跟消费者建立这个平台?我们选择了国内的足球明星宿茂臻,告诉消费者我的产品是什么体育用品,用这个来跟消费者沟通。2000年从宿茂臻代言人体现出来跟市场的结合,我感觉受益很大,起码让消费者知道德尔惠是一个体育用品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变化,光靠一个宿茂臻影响到品牌提升是很难的,随着竞争同质化的经营、同质化的产品和*作模式,德尔惠是否能走出自己的路线,当时考虑这么一个问题。2001年,我感觉到晋江品牌不光推广或者产品或者消费者对象包括产品定位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体育明星,后来我尝试一下体育跟娱乐我认为是一家,热爱体育和热爱娱乐都是同一个年龄段,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有效的推广,让消费者更清楚知道德尔惠这个品牌,我在2001年应该说在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所谓聘请娱乐明星吴奇隆,我们作为一个过渡时期,有一些歌星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品牌跟消费者的接触应该说是一个很好很良性的提高企业知名度。 以前大家说中央五套是晋江台,晋江在中央台投很多钱,中央五套投效果应该是不错,但是这么多企业都在中央五套投到底看哪个?还要投很多钱。如果不投,可能这个企业知名度没有,我们能不能跳出这个圈另外走一条巷,2002年我们开始尝试走娱乐化,首先用中央三套《同一首歌》,当时还没有栏目插播的时候我们就开辟这个栏目中插播,在《同一首歌》效果非常好,收到很多消费者的来信来电,对我们这个品牌有一定的了解。整个影响不错,回来在福建电视台、福建娱乐频道冠名《福建娱乐新闻网》,当时在福建投了三个月之后,整个福建省影响非常大,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在湖南卫视冠名《娱乐无极限》,整个影响就非常大了。 2002年这个过渡时期我们企业应该做什么?如果紧紧抓住推广,2001年2002年我们内部整个机构建设这一块,包括产品美化,做一个品牌不是单靠广告,单靠一个代言人来提升的。通过我们两年时间的机构完善,2003年我们想德尔惠应该在市场做什么?我们当时应该在整个系统条件下应该做提升,2003年我们聘请了周杰伦成为我们的代言人。为什么我们要聘请周杰伦?当时考虑到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年轻人比较喜欢,比较热爱。最好跟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去沟通,2003年我们聘请了周杰伦,应该说对我们整个品牌的拉动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非常良性。通过周杰伦应该说比较有力的代言人,不仅仅给我们企业带来跟市场跟消费者的沟通,甚至给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记者(搜狐):晋江现象比较引起大家的关注,爱拼才会赢,睡不着的晋江人,作为一个晋江人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丁明亮:晋江人成为这种现象,首先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天时,如果光有这个要有一个环境,晋江这个地理,晋江毕竟是一个侨乡,从信息和以前的追求,包括晋江原来是一个农村,但是毕竟是一个侨乡,农民与华侨对比度差异太大,造成人的向往和追求心理比较高,在这种机遇情况下,这种环境就是一个人的问题。晋江人大家可能都清楚,晋江人有一种拼的精神,晋江人抓住机遇敢于拼搏善于拼搏,晋江企业成功了,以前企业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拼,我们虽然付出很大,目前拼出来我们一个品牌一个系列,但是不是意味着原来那些人比较早投入市场的人没有拼。中国人拼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晋江人热情好客诚信。 运动鞋基地原来不在晋江,原来是在广东,为什么后来世界运动鞋基地到晋江。首先要诚信,广东经营方式跟晋江不同,你跟我做生意可能得把整个经过甚至合同签订完以后才能请你吃饭,晋江人不一样,来了不管怎么样,像阿庆嫂一样来了就是客,先请客吃饭再谈生意。广东人是订多少做多少,晋江人看准了市场敢于下单,把整个市场压住,把广东这个市场夺过来。晋江人拼的精神非常可嘉。 记者(《销售与市场》):目前您采用什么样的分销模式?您最终希望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全部是自己的直营专卖店还是加盟店为主的方式? 丁明亮:我认为经营这种模式不是说你刻意想什么或者模仿什么,国际上一些品牌进入中国来做,或者国际上一些惯例,它能够来中国市场像晋江这种模式未必是成功。我们现在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自营模式,这个方便执行和信息反馈。另外一个是走加盟,关键考虑到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包括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我们一条是采取自营终端,另外是加盟。 经营方面不是说哪个经营模式可能搬到企业来就能成功,不能生搬硬套,关键*作这个市场,怎么在市场经营贴近你的品牌,贴近自身的市场,这个是关键的。 记者:德尔惠有多少终端店? 丁明亮:有三千个网络,成熟是一千多个,我们的专卖店在1500个左右成规模的网络。这里面涵盖一半是我们自营,一半是加盟,还有一些商场的专营,今年市场拓展非常快,明年几乎在专柜上取消,全部走专卖店。专柜对一个企业初期发展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市场占有力,影响到每个地区每个角落,一旦品牌形成到一定的程度,会对一个品牌拉后腿,起到负面影响,品牌高度不一样。 记者:目前我们专柜对专卖店有负面的影响吗? 丁明亮: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目前这个阶段还不是绝对性的,至少今年还能过去,明年我们就要采取措施了。 记者(《新远见》):晋江鞋业同质化的竞争很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德尔惠在创新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丁明亮:每个企业或者每一种产品包括每个品牌都有一种新的想法,每个阶段有几年的计划,每个阶段有一些调整。应该说在创新方面我们首先抓住的是产品的创新,我们在2001年底到2002年初我们成立一个研发中心,应该说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李宁是首家,德尔惠在晋江是首家,而且德尔惠研发中心还是功能比较齐全的,甚至说可以超过李宁的研发中心。这是我们在产品方面的创新。 创新不仅仅是外观美誉度的创新,现在来讲我们在原材料包括功能包括产品的性能,最关键的产品演化出来尤其我们2003年产品出来经过消费者的鉴定,从脚感方面原来从外观美誉度产品只能说原来是保暖性的产品,现在是功能性的产品,我们现在的产品是比较专业性的产品,无论哪个场合都可以适应。 记者(《中国经营报》):特步的定位也是时尚运动品牌,德尔惠也是时尚运动品牌,你们两家怎么区分的? 丁明亮:我们这个品牌不是时尚品牌,一开始我们没有改变过运动休闲的品牌。晋江很多这种品牌定位在换,我们始终坚持运动休闲。随着市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人体素质的考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运动就比较多。我这个品牌从来没有变过定位,从品牌推广到现在一直是休闲运动的品牌。影视歌星方面,我们不是考虑代表我们的产品定位,拉近我们跟消费者之间的接触桥梁。 记者(《新远见》):细节成就品牌,请您解释一下这个理念。 丁明亮:这个理念我们刚刚提出来,原来是超越就是进步。品牌发展初期,每个品牌包括每个人在市场都应该有不断超越的精神,超越自我、超越自身,当时市场规律上考虑到发展会比较快,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品牌到一定阶段上,超越就是进步并不是说不好,我们应该考虑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细节成就品牌,我们刚刚提出来主要是我们做每一个事情都要考虑到细节放慢,比如我们在产品的演化方面,某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产品美誉度和产品走向。生产方面我们每个员工都要注重每一道工序,才能真正把产品做好,包括我们在市场上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代理商也好每一个加工商也好,都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要做好,如果做不好会影响你的业绩。德尔惠走到这个阶段来讲,下一阶段要考虑务实,要考虑每个细节要做好。 记者(《中国经营报》):品牌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到什么样的阶段?下一步怎么走? 丁明亮:品牌发展阶段对自身对品牌的理解,包括市场对品牌的认可程度,我们这个阶段应该说在整个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占领一个强势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就感觉很满足很满意了,那么就意味着你企业停滞。下一步对品牌的发展,重金投广告聘请代言人,一个发展的过程包括发展到一个发展的程度,不是用重金两个字,心里听起来有点酸酸的。品牌造就出来要靠一个整体,不是单靠一方面,如果用人民币用金钱就能打造一个品牌,大家都可以利用很多的资金,可以借高利贷做一个品牌。 品牌到目前我所知道的阶段,已经到消费者认可包括企业竞争,包括随着竞争趋势的发展,今年我们看到差异已经区分出来了,下一步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务实一点,怎么提供给我们消费者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搜狐):周杰伦除了给你们做代言人,还给美特斯邦威和中国移动做代言人,周杰伦M—ZONE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对你们的广告代言是不是有影响? 丁明亮:他代言的其它产品会提高我们德尔惠的知名度,周杰伦首家代言我们内地的产品,内地的代言宣传我们走到第一步,动感地带包括美特斯邦威推出来广告,大家打电话说德尔惠是不是推出新广告了?如果仅仅代言德尔惠一个产品,因为我们的广告量没有那么大,周杰伦的出镜率没有那么高,他还做别的产品代言,这样促进了周杰伦的出镜率,对我们品牌来说是一个提高。 记者(《新远见》):财富对您来讲是一种什么概念?过去的经历对您做企业有什么帮助? 丁明亮:一个企业办到一定程度,你说钱多还是少,怎么叫多?怎么叫少?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关键是到一定的阶段,人的市场意识和有没有奉献精神,一个企业到一定阶段,关键有没有奉献精神。我现在这个时候钱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责任我们要负起来,全厂的员工,经销商每天眼睁睁靠我们负起他们的生活,这是一个责任。你在社会上有没有负起这个责任,有一些公益事业,要负起这个责任。说到奉献,钱多钱少,有没有奉献精神,不是钱多就有用,不是这个概念。 应该说一个企业主到企业发展到这个时候,他的背景肯定是酸甜苦辣,经过了很多风风雨雨。经历能造就他的毅力比较坚强,对于今后这条路不可能很平坦,竞争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前一段的经历来造就他,可能对于后期的竞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会锻炼一个人的毅力,比较坚强。 记者(《人民网》):我们这两天在晋江采访了一些厂家,我个人觉得一个企业的产品跟老总很像,产品受老总风格影响很大。你对德尔惠的产品有影响吗?德尔惠的产品像你的风格吗? 丁明亮:不管领导也好,设计师也好,他们的观念跟产品是有联系的,能不能把领导的观念和消费者的意识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都有自己的建议。如果说领导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不叫创意了,关键是能不能把这些资源融合在一起,打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个是关键。 记者(《中国经营报》):波导的手机款式要经过老总的拍板,手下人员说你已经岁数大了,不够时尚了,这样的工作交我们来做吧。丁总是否会做这样的决定? 丁明亮:初期的时候会以我们自身个人来判断这个产品,毕竟我是搞销售的,跟市场接触比较多,跟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市场有多大的了解,包括对产品的判断,这个时候不管我还是我们的代理商或者终端商来开订货会的时候,我一再提醒他们,我们十月份开订货会都是明年春夏的产品,要以气温的角度来看这个产品,订这个产品,这是首先要注意的。第二,不要以你的年龄来订,我们的概念是同班同学,要从学生角度看这个产品,才能把产品定准。包括我自身看产品分析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市场,我们接触的多了,也会随着市场变化,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么一个问题。 记者(《市场与销售》):德尔惠中国总部是什么概念?是您的一种方向还是目前我们已经在国际化状态里面? 丁明亮:中国总部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每一个企业包括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这个心理,在国内可以,但是在国际舞台上可不可以参与它的竞争,这个是关键。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这是我们的追求。做一个国内强势品牌这个目的不足以满足我自身,能不能成为国际上的目标这个才是我们的追求,这个才是关键的问题。 记者(《新远见》):您怎么看待安踏和特步? 丁明亮:我不喜欢评论别人的事情,我只能谈谈自身的发展。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经营都有另外一条路。 记者(《市场与销售》):您和您的代理商、加盟商之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保持他们对你品牌的忠诚度? 丁明亮:我们的加盟商、代理商接触时间很长,从八几年的开始,石狮实际就是我们晋江一个销售窗口,我们以前没有出去外面建市场、终端,通过他们的引导,主要是诚和信,站在一个大局上考虑,不能仅仅考虑你的利益,如果仅仅考虑你个人利益就没有办法形成别人对你的信任或者合作。 记者(搜狐):为什么丁家村出来那么多知名的制鞋企业? 丁明亮:可能跟环境有关,晋江原来没有任何背景的,对生产运动鞋这块没有任何背景,还是环境成就的。首先侨乡是一个环境,另外晋江人模仿能力非常快,追求生活的心比较急,所以模仿比较快。我83年办厂的时候,钱不多,我们创办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经验,但是为什么能够创建企业?我们以前有一种概念,借鸡生蛋。我们到泉州鞋厂找一些工人给我们当技术员,晋江人应变能力非常快,另外晋江人事业心很强。人主要要有事业心,很多办企业的人经过酸甜苦辣,如果没有事业心是无法成功的,如果遇到困难一下子可能就失败,晋江人冲破这堵墙出去,成为生产链的整体。 记者:晋江人除了爱拼搏,晋江很多家族企业,您怎么看待家族企业?尤其发展到20年之后,怎么处理家族人和外来人才的关系? 丁明亮:家族企业未必就是坏事,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企业给企业发展很大帮助。什么叫现代化企业?家族企业也好,现代化企业也好,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个才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只要符合自身的发展就是好的模式。 记者(《新远见》):民营企业对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解决就业、税收等一系列问题上,民营企业家确实值得社会尊敬。在这个过程当中,做鞋的过程当中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丁明亮:我们以前遇到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在资金方面,以前来说一个是技术方面的困难,通过这两种困难的突破,下一步面临的困难,市场发展不能没有困难。主要你的思想和意识坚强起来,我认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槛。 记者(《销售与市场》):现在您的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方面能够支撑您开这么多自营店吗? 丁明亮:目前来看,我个人不会夸张地做,我还是比较务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这个能力我不会去用这么夸张的做法。每开一个店不管自己开还是加盟商开的,要负起这个责任,没有具备到这种管理能力,我一般不会这么夸张去做。 记者(《中国经营报》):作为一个20年的企业,您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丁明亮:怎么能把品牌提升到国际上这种竞争,这是第一个追求。第二,我怎么把我自己的团队,把整个企业真正带到国际上的竞争。第三,一定程度上什么都有的情况下,关键是社会责任感,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个人的观念来看,主要是这些方面。 记者(搜狐):德尔惠想提升到国际化程度的品牌,今年是一个体育大年,F1、NBA、奥运会、CHINA OPEN,2008年只有三年时间,我们有没有想借助奥运会来做品牌提升? 丁明亮:我们都有考虑,我们奥组委联系有没有什么项目,哪种项目比较适合我们德尔惠的合作,提高我们德尔惠的品牌知名度。2008年对于体育用品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我们都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合作。关键的问题是,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能不能成为国际上的品牌在2008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的机遇。耐克、阿迪的实力非常强,如果中国奥组委政策没有多少倾斜于国内的品牌,这一点对于国内品牌压力比较大一点。哪个项目要一个亿,阿迪、耐克可能轻松拿下来,国内品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希望政府和奥组委对中国体育行业有一些倾斜的政策。 记者:目前奥组委签约的公司有中国移动、网通、国航、联想。 丁明亮:前一段时间我们跟他们联系,除了大的项目跟国际品牌合作以外,还没有真正定下来,现在初步也在初定时候。至于说我们怎么和他们合作,如果与国际品牌竞争,毕竟我们还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务实一点,但是我们尽量会找出一些擦边球的机遇。不是说你花多少钱就能把这个品牌做到什么程度,而关键在于你的技巧。 记者(《人民网》):晋江品牌已经下手了,明年十运会花1600万做赞助商。 丁明亮:我不是太喜欢评价别人,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晋江品牌推广到现在我们能看出来,并不是德尔惠推广会做得更大,我可能比别人小。但是知名度我们并不觉得比人家小,有人可能前期投入很大,但是得到的效果不一样。关键投资这个项目怎么去维护它,这个是关键。有的可能是这一点烘托这个气氛,可能不做比做了要好。至于说我们想找哪个点,这个是明年我们的推广计划,正在考虑之中,不是马上就找准哪个项目。前几天我们和奥组委也谈过,找一个代言人或者找一个项目就提高了自身品牌,关键是怎么维护运作。晋江很多代言人有的用得好,有的用得不好,浪费了。 你在地区的知名度很高,做一个活动很好,但是终端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到处找不到你的产品,这就是一种浪费。 记者(搜狐):晋江很多明星代言人,晋江目前处于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最后整个晋江市场可能会有两三个知名品牌,您认为这个洗牌时期在什么时候?对于下一步您的企业发展是什么考虑? 丁明亮:洗牌阶段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感觉到了,近几年已经很明显了。一个是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品牌运作规模也越来越规范,差异明显突出出来,加上市场原材料的增长,有的品牌可能带附加值的没有体现出来,可能它的竞争能力降低,今年已经很明显了,已经产生出来了。 我很早的时候,两三年前我自己心里也在想,有的记者来提问,说中国要成为多少个品牌,晋江三千多家企业有几十家在做品牌,都能成功吗?我感觉整个国际上就十大品牌体育用品行业,现在竞争有效的品牌没有几个,耐克、阿迪、标马、锐步,晋江成为几十个品牌可能吗?不可能。关键是人对自身的把握,对市场自身的把握,对企业的把握,不是你想做品牌就能成功,关键是整体方面有没有考虑到。我们提出来一个细节方面,有没有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方方面面考虑到,才能提升自己的品牌。我不好评价哪个品牌能成功,哪个品牌不能成功。 记者(搜狐):一旦出现诸侯之后,剩下的企业会兼并还是会怎么样? 丁明亮:当时在上海体博会有记者采访问我这个问题,晋江这些企业这么多,以后会不会走收购、兼并的路子。因为我是晋江人,我知道晋江人的性格,当时我说还不可能走兼并的这种形式。晋江人的性格,宁可当鸡头不当凤尾,再加上晋江企业是从大到小成功起来的,晋江企业刚开始几个人合股起来的,晋江人比较好强,一山不能容二虎,拆开之后才能真正突破出来。现在说兼并早了一些,至于以后的情况就不好去说了。 记者:假设沃尔玛向您下订单,您做不做?丁明亮:关键看是生产我们的品牌还是生产他们的品牌,生产我们的品牌,毕竟我们有一个工厂我肯定要做,如果生产它的品牌那就得考虑了,物流是非常关键的,物流能不能满足现有的现状,还有售后,是不是还要扩大规模生产。有人喜欢贴牌生产,并不是说他愿意去生产别人的品牌,而是缓解生产时间的安排环节。晋江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上,我认为国际上目前没有感觉到和晋江的模式一样,我们请来的总监也好,助理也好,不适应晋江的模式。国际上的惯例有品牌没有工厂,有工厂没有品牌,定位很清楚。晋江是生产工厂品牌连接上的,晋江的优势在于生产后勤物流的供应量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李宁是先有品牌后有产品,晋江不一样,先有产品后有品牌,这两种模式不一样。 我们请来的人说掐掉生产搞自营,我问他德尔惠的优势是什么?我不是耐克也不是阿迪,去掉生产我就没有优势了。物流供应时间很长,我们能一个礼拜十天就能生产订单。 记者(《销售与市场》):你们物流来做还是第三方来做? 丁明亮:自己做物流。我们有自己的产业链条,包括运输车队现在很方便,配售中心都在晋江。我们还是自建多。 记者(《新远见》):贴牌占生产的多大比例? 丁明亮:20年来到现在没有贴牌做的,我们一直做国内。今年开始发展国际市场,但是今年发展的还是比较良性,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研发还有生产的时间,以前我们没有贴人家的牌子做过,一直走自己的路。 记者(搜狐):德尔惠最大的优势在于生产,中国到夏天以来一直处于缺电状态,用工难也成为制约型企业的问题。我们是否受到影响? 丁明亮:缺电对我们来讲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增加,我们停电的时候维修一些设备,我们备用电是有的,有柴油发电,影响不是那么大。 用工方面,晋江春节过后有报纸说晋江企业老板克扣员工,虐待员工等等。我做这么多年,我对自己的员工怎么样我清楚,这么大的地区,这么多的企业,不可能个别人没有出现,但是有的报道可能说起来感觉比较难听,对晋江有一些影响。晋江地区膨胀发展太快,导致员工不够。有一些个别媒体报道负面消息,那天我和福建东南台的台长讲,你们这么支持晋江能不能腾出一段时间来报道晋江员工的生活,好的肯定比坏的多,好的多坏的就一小点,好的报道出来,传播宣传一下晋江的企业,晋江员工的生活。不是老板怎么克扣员工,而是企业发展太大。 记者(搜狐):我们的工资水平比97年、98年是不是有所上涨?和东莞这些地方相比,员工成本是不是比以前高了? 丁明亮:工人待遇比以前高得多,东莞我们经常过去,包括浙江,晋江的工资比他们要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包括产品品质的要求,可能要求员工技术上越来越高,那你必须要有高的技术、高的人才,必须付出高的工资给人家。 记者:市场上招工一直说招熟练工人,德化成立一个陶瓷学校,晋江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形成培养工人的学校。 丁明亮:企业要做可能比较困难一点,这个应该是大环境的问题。晋江电视台有一个报道,我听杨市长说了,他亲自出去跟四川一些地区合作,为劳工问题引进一些人培训上岗,应该已经在做了。以前也有一些个人行为,但是很难形成,现在晋江目前不是没有培训基地,但是它的培训基地是一些小厂给我们培养熟练工人。德尔惠目前的环境、条件包括我们的待遇,包括我们的业务等等,员工对收入各方面感觉比较满意,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走在前面,员工稳定性比较强。今年我们增加了两条线,如果按今年晋江招工难,我们是难以增加两条线,我们一个月时间两条线成形,关键看企业规模还有业务量还有员工文化生活方面很关键。 主持人sandy:感谢大家的参与。
不幸辞世
德尔惠创始人之一、原董事长丁明亮先生经过一年多与癌症的抗争后于2011年6月28日下午3时46分在晋江辞世,享年52岁。德尔惠定于7月3日早8点,在德尔惠晋江总部召开追悼大会。 我们会铭记这位商业才子,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更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