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油(中藥材)
丁香油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770718&sid=3961037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丁香油 漢語拼音:Dīnɡ Xiānɡ Yóu |
目錄
丁香油(中藥材)
丁香油,中藥名。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乾燥花蕾經蒸餾所得的揮髮油。我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暖胃,降逆,溫腎,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胃寒脹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口臭,牙痛。[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丁香油
拼音名:Dīnɡ Xiānɡ Yóu
英文名:Clove Oil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 Merr. Et Perry
出處
出自《藥性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經蒸餾所得的揮髮油。
原形態
丁香,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mm;花萼肥厚,綠色後轉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性狀
為淡黃或無色的澄明油狀液,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氣。露置空氣中或貯存日久,則漸濃厚而色變棕黃。不溶於水,易溶於醇、醚或冰醋酸中。比重為1.038-1.060。
藥理作用
見丁香條。
性味
味辛;甘;性熱
歸經
歸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
暖胃;降逆;濕腎。主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以少許滴入湯劑中或和酒飲。外用:塗擦。
複方
- 1.治胃寒呃逆嘔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院。
- 2.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 3.暖丹田,除水瀉:丁香油塗暖臍膏貼。
- 4.散膨痞:丁香油塗臍。
- 5.治痹痛:丁香油擦痛處。
- 6.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 7.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薑湯服。(1.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 8.治蟲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許,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內。(江蘇)
各家論述
- 1.《祝穆試效方》:丁香油,治瘰癧,化核膏用之,取其香烈直透經絡,辛以散結滯耳。
- 2.《綱目拾遺》:丁香油,透關竅,祛寒,力速於丁香。
- 3.《藥性考》:壯陽暖腎。治疝痛陰寒。
- 4.王殿翔《生藥學》:用於腸胃多氣、絞痛,消化不良,噁心與嘔吐;風濕痛,神經痛,牙痛。[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