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七堵區
圖片來自國家圖書館

七堵區位於基隆市西南郊區,面積五六。二六五九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四二。七八%,東與本市暖暖區為鄰,北交本市安樂區,西、南二方與新北市汐止區毗鄰。區內群山環抱,風景優美,保有鄉村風味。基隆河由東北流向西南,與石厝坑,草濫,瑪陵,友蚋等溪流交會。

全境多山僅西南隅北五堵一帶略有平地。轄內泰安,瑪陵,友蚋等地區農業發展,主要農作物以綠竹筍,柚子為大宗,亦是市民休憩,觀光之好處所。[1]

  • 區長介紹

姓名: 馮及安

現任: 基隆市七堵區公所區長(112.2.7就任)

經歷:

一、基隆市七堵區公所秘書
二、基隆市議會秘書
三、基隆市政府民政處自治行政科科長
四、基隆市政府民政處自治事業科科長
五、基隆市仁愛區公所兵役課課長
六、基隆市政府民政處自治事業科科員
七、基隆市仁愛區公所里幹事
八、基隆市地政事務所課員
  • 里別

瑪南里、瑪東里、瑪西里、實踐里、富民里、永安里、永平里、自強里、八德里、正光里、友一里、友二里、正明里、長興里、長安里、泰安里、百福里、 堵南里、堵北里、六堵里 共20里


目录

地名由來

① 『七堵』地名由來:

先民拓墾時期,防止當地先住民各族入侵的土牆,七堵就是第『七』座『堵』牆。

② 『七堵』地名由來:

七堵原是台灣原住民族巴賽族居住的區域。 清治時期漢人為防原住民侵襲,於居住地外圍設置土牆,土牆一丈稱為「板」,五板稱為「堵」。 七堵位於第七個防禦據點,故以此為名。[2]


七堵的歷史

七堵地區最早的漢人開墾大約在乾隆初期,由泉州安溪人從淡水上陸,後移居至七堵居住。初期經濟活動是以採集木材、藤或蕃薯供應台北地區為主。到了乾隆三十五年以後,居民才購地農耕,也使七堵地區逐漸開發。關於行政區歸屬,清朝時,七堵區屬於基隆廳石碇堡,日治初期仍沿襲前制,於現在的七堵區、暖暖區及安樂區鶯歌石地段,設台北縣基隆支廳五堵、暖暖、瑪陵坑等三區,轄有五堵友蚋、瑪陵坑、七堵、草濫、六堵、鶯歌石、八堵、碇內等九庄及暖暖街。

日治時,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在七堵地區設立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又改屬台北廳基隆支廳。大正九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廢庄改為大字,將五堵區、暖暖區、瑪陵坑合並為七堵庄,隸屬台北州基隆郡。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改為台北縣七堵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劃為基隆市七堵區。講完七堵的行政區劃分是不是有點眼花,畢竟七堵位於台北地區和基隆地區的邊緣,究竟應該歸於哪一區,對當時的執政者來說都是很難決定的事情。[3]


交通

火車:

乘至七堵車站後,於”光明路”出口方向出站,右邊方向光明路直走,繼續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可搭乘

(1)基隆客運R81.R82.R86至「七堵區行政大樓」站下車。

(2)基隆公車402.403路線,於「第三分局站」下車沿明德一路步行至崇義街左轉後約1分鐘即可抵達。

自行開車:

1. 走國道1號於五堵交流道(五堵)出口下交流道過2個紅綠燈繼續直行

2. 約1.5公里處紅綠燈向左方向,朝明德三路/台5甲線前進

3. 繼續沿著台5甲線朝明德二路前進

4. 接著走光明路約850公尺

5. 七堵區公所在右邊[4]


觀光景點


泰安瀑布
 
圖片來自 基隆旅遊網
親水公園
 
圖片來自基隆市政府
鐵道紀念公園
 
圖片來自TravelKing旅遊王

視頻

TAIWAN 基隆市 #七堵區 #七堵夜市 #美食 #正光商圈 😊#LouisLin 旅圖趣

夏日消暑, 森林浴, 一個人的瀑布~泰安瀑布 (基隆市七堵區) (Tai'an Waterfall)

七堵鐵道公園+傳統市場實錄/一個很有特色的小公園,一個非常傳統的老市場,七堵一隅體驗百年文化傳承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七堵區,基隆市議會
  2. 七堵區,痞客邦
  3. 七堵區,Donate斗內
  4. 七堵區,七堵區公所
  5. 七堵區,七堵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