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拱鎮
七拱古稱犀牛塘,清道光七年(1827年)建了七拱橋,改名七拱。七拱鎮位於東經112°33′、北緯24°20′之間,地處陽山縣境南部,東與杜步鎮相連,南與太平鎮、清新石潭鎮相接,西與連南寨崗鎮、懷集新崗林場交界,北與陽城鎮毗鄰。<ref>七拱鎮<ref> 2019年7月,七拱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目錄
政區
【名稱來歷】七拱,古稱犀牛塘,清道光七年(1827年)建了七拱橋,改名七拱。
【地理位置】七拱鎮位於東經112°33′、北緯24°20′之間,地處陽山縣境南部,東與杜步鎮相連,南與太平鎮、清新石潭鎮相接,西與連南寨崗鎮、懷集新崗林場交界,北與陽城鎮毗鄰。人民政府駐地七拱鎮七拱大道,電話區號0763,郵政編碼513131,七拱鎮是陽山縣三個中心鎮之一。距縣城20千米。
七拱學發公祠
【政區沿革】七拱古稱犀牛塘,明清年間稱通三里,後稱通儒鄉。清乾隆年間始設七拱司。民國3年(1914年)稱七拱區。轄七拱、新圩、杜步、東山、太平、白蓮、楊梅等地方。民國17年(1928年)稱三區。1952年改稱七區。1957年,撤區並鄉,稱七拱鄉。1958年9月成立七拱公社,轄太平、杜步、新圩、白蓮、楊梅等地,1959年10月,太平、白蓮、楊梅、杜步從七拱分出。1961年新圩又從七拱公社分出。1983年11月,撤社改區,稱七拱區公所,1987年撤區建鎮,稱七拱鎮人民政府。2004年5月,新圩鎮併入七拱鎮。
【政區劃分】2011年未轄七拱、塘坪、火崗、和平、龍虎坑、潭村、芙蓉、西路、合上、新圩、三所、龍脊、石角、桂花、隔坃、岩口、西連17個村民委員會和七拱街社區居委會,共1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下設452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
【人口面積】41360人(2017年),轄區總面積313.23平方千米(2017年)。
自然條件
沙河
【氣候】屬亞熱帶氣候,其特點是春天低溫陰雨,空氣潮濕;夏天炎熱、多有雷雨;秋天涼爽、多晴少雨、晝夜溫差大;冬天寒冷,常有霜凍,偶有冰雪。年平均氣溫20.2℃,無霜期310天,年總日照時數1580小時,年降雨量1800毫米。
【自然資源】七拱鎮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鎢、鐵、銅、鉛、鋅、錳、硅、瓷土、高土、大理石、白雲石、方解石等品種。其中方解石、白石儲量達8000萬噸、優質白雲石超5000萬噸。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合上原始森林有多種的珍稀動植物。水力資源已開發29657千瓦,建電站32個,裝機27590千瓦,年發電量7143萬千瓦。待開發的水力資源尚有5000千瓦,待開發的西路雲塘坑溫泉,流量大,水溫49.5℃。
經濟概況
【農業】耕地總面積64170畝,其中水田40834畝,旱地23316畝,人均0.92畝;林地面積38.3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97億元,比上年增加20.6%。農民人均純收入6513元,人均增長9.1%。
主要農副產品產量情況
【工業】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158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9億元,比上年增加46.2%。工業園區1個。
【商業】2011年末有農貿市場2個。2011年末擁有在冊個體工商戶702戶,從業人員0.25萬人,其中批發零售473家,有餐飲店34家,花生油廠19間。2011年末,全鎮外出務工人數1.83萬人。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1771萬元,比上年增加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68萬元,比上年增加5%,全鎮金融機構有3家,各項存款餘額45408萬元,比上年增加11.%。
鎮內有縣重點工業園區:佛山、南海(陽山)產業轉移工業園,現己落戶七拱的企業有同興銅材有限公司、怡誠五金材料有限公司、長鴻石米廠、穗源石英沙加工廠、廣陽石粉廠、新潤興陶瓷色料有限公司、溫氏陽山分公司、「陽山泉」礦泉水生產基地等。
社會發展
【文教衛生】2011年末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25人,專任教師 62人。小學13 所,在校學生2559人,專任教師 2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 2所,在校學生2940人,專任教師1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7%,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末有鎮衛生院2間,分別是七拱中心衛生院、新圩衛生院。病床97張,固定資產總值155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69人。村級衛生站有33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61425人,參保率94.87%。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15706人,覆蓋率達42.13%。
陽山國際越野賽車場
【體育】中國陽山國際越野賽車場位於七拱鎮潭村,面積500畝。2005年七拱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本地體育健兒賴錦鴻取得2011年亞殘會男子輪椅藍球賽銀牌1枚、全殘會男子輪椅藍球賽銅牌1枚。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獅。
【廣播電視】1991年6月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4239戶,有線電視覆蓋率100%,能收看到38個頻道的電視節目。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戶,人數71人,支出7.56萬元,比上年減少0.18%。
201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41戶,人數3576人,支出267.2萬元,
比上年增長12.5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8人,支出13.82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24人,支出87.48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醫療救助29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8人。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42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S114線由北向南,S260線由東往西穿鎮而過,形成交叉口。沿S114線北上可達縣城,南行可達清遠、廣州;沿S260線東行轉S347 線可迏英德,往西可至懷集。清連高速公路大路出口、杜步出口分別距七拱中心圩鎮12公里。更新改造了車田路,拉通了通儒大道,興建七拱二橋,使S114線與S260線連接。交通運輸更加便利。境內村村通硬底化公路。往來縣城的客運中巴有12輛,日客運量480人次。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達100%。移動電話己普及每個家庭。各村已形成了有寬帶、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平台,實現了寬帶接入覆蓋全鎮。七拱中心小學、七拱鎮二小、通儒中學、七拱鎮二中已實現「校訊通」。2011年末有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10個,移動電話用電17239戶,比上年增加23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25%。互聯網端口總數2100個,寬帶接入用戶85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402萬元。
【用電量】2011年度,全鎮社會用電2852.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24%,其中工業用電1703.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012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5%。
名勝旅遊
孫中山七衛士故居
有古墓、古祠。
有古人類生活遺址,古村寨;莫屋鑊耳樓;學發公祠;孫中山七衛士故居;西路雲塘坑溫泉;合上觀音山原始森林旅遊風光;中國陽山四驅越野車國際賽車場。
大禾崗學發公祠在民國三十四年(1945)三月至九月上旬曾經是黃埔中正中學校址。
市政建設
七拱鎮主要街道有工業大道、七拱大道、中山路、反帝路、市場一路、市場二路、解放路、新圩丁字街,總長12千米,水坭路面。七拱鎮主要街道安裝了街燈。
2011年末鎮村道路總長度9.8萬米,有自來水廠3 座,生產能力2000噸/日,年工業用水370000噸,生活用水360000 噸。
2011年末體育文化公園1個,公園面積2.1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3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3公頃,綠化覆蓋率62 %。
經濟狀況
七拱鎮黨委、政府在陽山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社會各界的熱誠關心支持下,順利完成了新七拱各項工作的交接並很快走上正常的軌道。面對新形勢,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大力實施「三化一園」戰略,走工業富鎮、農業固鎮、科教人興鎮、第三產業旺鎮、招商引資促發展、靠自己骨頭長肉之路,親民、為民、富民,把七拱建成陽山南部明珠和工業重鎮的奮鬥目標。
魚米之鄉
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5880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074萬元,招商引資金額達到6600多萬元;農業產業化經營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東菜——中養——北果——西稻的種植模式。形成了淮山,優質沙糖桔、冰糖桔、年桔、沙田柚,馬蹄,陽山雞,溫氏豬等六大商品基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23元。實現社會總收入58802萬元,其中:農業總收入27425萬元;工業產值18074萬元;第三產業收入9855萬元。社會總收入的比重由以農業為主的比重逐步轉向以工業收入為主。
2011年,全鎮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強勁: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07027.6萬元,較2010年增長8.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468萬元,較2010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513元,較2010年增長9.1%。
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勢頭良好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我們繼續配合佛山南海陽山產業轉移園區管委會做好園區建設各項工作:一是園區公路260線改道工程順利完成;二是對沿S114線方向的通信、電視光纖、供電線路進行了遷移;三是已沿S114線路旁鋪設好自來水管,保障企業的用水供應。
工業產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2600萬元,同比增長33%,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146875萬元。園區企業新潤興陶瓷色料色料車間已建成投產,溫氏陽山分公司新總部和飼料廠正在緊張建設之中,預計即將建成投產,為我鎮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後勁。
自然風光
農業產業全新突破。全鎮農業產值44675萬元,同比增長8.5%。2011年我們着重抓好七拱的特產發展。大力培養益農柑橘合作社、金豐淮山專業合作社、雲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農民合作組織和農業企業發展,抓好淮山標準化種植基地、萬畝優質稻種植基地建設和推廣,做好宣傳提高品牌效應等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產業。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我鎮被評為禽畜養殖大鎮;全鎮栽插優質水稻4萬餘畝;優質淮山8000多畝;優質柑桔1萬多畝。全鎮生豬出欄101515餘頭,存欄51680餘頭,家禽存欄28.18萬隻,出欄88.46萬隻,規模養殖戶達29戶。召開的縣農村農業工作會議上,我鎮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先進鄉鎮,益農柑桔、金豐淮山、陽羊山羊等三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評為先進合作社,鄒世河等三戶種養戶獲評縣規模化種養基地獎。
城鎮化建設呈現全新面貌
是以建設七拱二橋、拉通通儒大道為重點,構建城鄉擴展軸心,給力解決圩鎮交通擁擠和貨運車輛通行難問題。總投資1600萬元的七拱二橋連接線建設項目已全面完成招投標,目前連接線建設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通儒大道項目總投資230萬元,目前路面工程和行人道工程已全面完成,3月底前可完成綠化、亮化。
是以實施文化強鎮為動力,給力提升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和品質。投入100多萬元建成七拱鎮文化體育公園,為七拱群眾提供了一個休閒、健身、鍛煉的場所。
是以實施七拱河小流域整治項目為契機,給力築建七拱一河兩岸青山綠水宜居環境。總投資7500萬元的七拱河小流域整治首期3000萬元的軍陂至砂河段整治項目目前已進入征地階段,預計即將可竣工投入使用。
是以建設宜居城鄉為抓手,投入100萬元更新改造S260線車田村段,給力解決城鎮「髒亂差」現象,提升城鄉環境品質,目前工程進展順利。
是實施高寒山區移民搬遷項目為試點,在七拱橋西岸建設宜居小區,培育鎮級房地產開發初級市場,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同時也解決部分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的山區群眾到圩鎮定居問題。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土地招拍掛階段,預計5月份可動工。
民生保障實現全新發展
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切實實讓廣大群眾得實惠、普見惠、長受惠。
城鄉保障體系日臻健全。認真做好了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供養、新農合等民生保障性工作。2011年我鎮農村低保1441戶3570人,城鎮低保28戶65人,全鎮全年發放低保金234萬元;共對69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困難救助65830元,向357戶713人發放救濟大米1.5萬斤;679名農民獲得醫療補償231.68萬元,32戶農村特困戶共獲得了建房補助19.2萬元,13戶下山移民共獲得建房補助13萬元。2012年度新農合參保率達91.6%,新農保參保率64.3%。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一是在農村道路建設上。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多元投入」的原則,充分利用好「一事一議」政策,廣泛發動群眾籌資投勞,全鎮共實施村道硬底化改造11公里,解決了群眾運輸難、行路難的實際問題;二是在水利設施建設上。按照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並重、防洪抗旱並舉的工作要求,大力新建和整治各類水利設施。籌資80萬元改造大夫田、三所、連陂、圍仔墩水利,並着重推進6000畝優質水稻建設工作,項目總投1500萬元,首期350萬元水利設施建設項目預計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時,鎮政府還投入資金近20萬元用於春秋兩季抗旱工作,切實解決群眾灌溉難問題。
文教衛生
教育、科技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體系、教學質量都得到了較大改善,基礎教育綜合實力大大增加。全鎮現在完全小學24間(210個班級,在校生8186人),教職工342人(其中專任教師333人);有中學2間(61個班級,在校學生3512人),教職員工192人(其中專任教師165人)。
尊師重教風深入人心。2005年,該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文化事業充滿生機,光纖網絡遍級城鄉農戶,2005年閉路電視用戶已安裝光纖聯網用戶2300戶,微波用戶1300多戶。
2004年組織參加陽山縣首屆文化廣場演出,節日精彩紛呈,並有3個節目被縣選調;民間藝術的「瑰寶」——七拱醒獅隊活躍在全省範圍,突顯了七拱的群眾文化生活生機勃勃的新形象。
體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全鎮有衛生院2間,醫護人員76人;體育事業發展良好,組織了男子籃球隊參加「第三屆鄉鎮杯」籃球賽並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2005年該鎮舉辦了首屆中國·陽山國際四驅越野車節,受到社會各界好評。2005年該鎮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先進鎮」。
相關視頻
陽山縣七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