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中国天津市东北部,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境内,距天津市区30公里,距北京100公里,距唐山40公里。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也是津京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它是镶嵌在渤海之滨、津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天津最大的后花园。[1]

目录

珍稀植物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七里海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植物有41科153种,占天津滨海地区湿地植物的93%。有的可食用,如地肤、盐地碱蓬、马齿苋、绿苋、小蓟、菊芋、皱果苋、苦苣菜、稗子等,过去用以充饥,如今上了高级宾馆餐桌。有的可入药,如曼陀罗、蛇床、车前、酸浆、中华补血草、益母草等,在清热解毒、镇咳去痰、平气降压等方面颇具疗效。有的更为珍稀,如野大豆被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红皮书;而野绿豆则是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基因植物。

主要景色

鸟岛

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广袤的水面上,占地150亩的兴坨水库鸟岛就在中央。为了不影响鸟类生活,以前工作人员只能在几百米外用观测镜观察,仅能大概分辨出鸟的种类,且不能留下资料。工作人员在鸟岛上安置了8个摄像头,通过鸟岛上的8个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对鸟类活动进行远程实时观测,并实现视频信号全覆盖。视频中留下了东方白鹳、遗鸥、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珍稀鸟类的生活资料。共收集了50多种鸟类的生活视频。随着环境的改善,鸟儿的种类和数量激增,最多时可达1000多只。尤其是白天鹅,以往只有几只,如今有40多只,白琵鹭也来了10多只。为了让鸟类在原生态的环境下生活迁徙,有关方面已将鸟岛列为无人区。

麋鹿之乡

“似鹿非鹿,似驼非驼,似牛非牛,似马非马”——“四不像”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占地150亩的七里海麋鹿园深处,麋鹿在草丛里、水沟中觅食、嬉戏。七里海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 每只麋鹿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号码,就是“身份证”。工作人员还给它们设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检查。据了解,麋鹿原本就是七里海这片湿地上的主角。到清末在华北平原上已绝迹,只有皇家南海子围场还有120只。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麋鹿被抢劫一空。1985年,英国乌邦寺庄园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在保护自然国际组织的协助下,将赠送给我国的第一批22只麋鹿运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我国已有2000只左右,七里海地区曾发掘出大量的麋鹿角。经考证,年代为距今2700年-3000年左右。据了解,麋鹿园预计繁衍麋鹿40至50头,将逐步再现远古时期麋鹿成群、觅食嬉戏景象。

自然遗迹

七里海蕴藏着丰富的古地质遗迹,主要有牡蛎礁、古泻湖、古河道、古海岸、古岭地遗迹及鰛鲸骨、麋鹿角等古生物残骸。

  • 古牡蛎滩:七里海湿地南北两侧各有一组牡蛎滩聚集带。以表口村南最为典型。
  • 古泻湖:七里海古泻湖最早形成距今3000年以前。最早有记载的北魏时期(公元520年前)成为湖塘遍布的洼淀。
  • 古河道:在宁河县有两组,其中一组发源于西北部冲积扇前缘洼地,向南延伸至七里海洼地,向东至芦台镇,与蓟运河古河道交汇进入渤海。
  • 古海岸:在宁河从北至南有4条,其中第三条穿过造甲城镇、七里海镇一带。
  • 古岭地:在宁河从北至南有4条。其中第三条古岭地位于第二条和第三条古海岸之间,分布于东塘坨表口一带。
  • 牡蛎滩: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牡蛎堆积体,形成于距今7700-2500年。壳体一般长40mm左右,最长的70mm,一般宽15-20mm,厚10-15mm,多达40-50层。一般埋藏地下2-3米处。表口一带的牡蛎滩厚达5-7米,形成数千米长、六七百米宽的堤坝,其规模之壮观,排序之清晰,保存之完好,国内绝无仅有,世界亦属罕见。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万年以来天津古海岸的演变历程,对于追索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研究第四纪地质以及新构造运动,包括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等自然信息,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
  • 鳁鲸骨:前些年,在七里海修建水利时,在乐善村挖出一具巨大鳁鲸骨,全长12米,下额骨2.5米,经碳14测定距今5000年。《津门考古》记载:“远古时,这样大型海生动物游弋至此,说明当时七里海泽宽水深。”考古专家认为,距今5000年以前,七里海与渤海是连在一起的,内陆湖是无法容下这庞然大物的。

麋鹿角:麋鹿,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故称“四不像”,外国人称之“天下奇兽”。前些年,在七里海区域内的表口、潘庄、淮淀,及毗邻的东棘坨、大龙湾、忠兴沽村,发掘出大量麋鹿角,经碳14测定,距今3000-3400年。这说明,3000年前七里海为退海后的沼泽地,正适宜麋鹿的繁衍栖息。[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