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堂
萬佛堂 (北京萬佛堂)
萬佛堂又稱為「萬佛龍泉寶殿」,原名是「龍泉寺」。該地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磁家務鳳凰嶺下,最初建立是在唐代。
歷史沿革
萬佛堂之下有著名的孔水洞,是發育在奧陶紀石灰岩地區的巨大溶洞,原名「水簾洞」,因唐宣宗年間有一位比丘號溪的老人在此創建萬佛堂,遂改稱「萬佛堂孔水洞」。洞內有泉,水勢洶湧。
洞壁存有隋大葉十年 (614年)刻經和隋唐時代雕像,刻經大部溺於水中。唐萬佛堂早已廢圯,數處古建築遺蹟和幾方明清石碑,零星散布在萬佛堂孔水洞旁。現存萬佛龍泉寶殿是明代重建無梁建築,堂內三壁嵌滿唐大曆五年(770年)鐫刻的「萬佛法會圖」漢白玉浮雕,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布局結構
前後有天王、神人、侍者等。或雙手合十,或獻花奉寶,形態不一。其中西南壁伎樂天浮雕最為精美,天人持各種樂器作彈奏狀,肌肉豐滿,形態自如,是唐代雕刻藝術的傑作。
孔水洞原有兩扇巨大石門,早已不見,僅有寬尺許的石樑橫臥在洞口,人們可以跨越石樑,緊貼洞壁,穿過溪流潺潺狹長券洞至「求簾洞」洞囗,券洞盡頭石壁上有兩尊石雕佛像,並有《蓮花經.觀世音普門二十四品》刻經,這些珍貴的隋唐石刻,至今清晰可辨。
枯水季節,人們可徒步通過「水簾洞」進入第一大型洞廳,然後還須乘小舟才能飽覺「水底洞天」。洞中有三大洞廳,其中以第三大洞廳最為壯觀,廳前一排石鐘乳低俯水面,廳後遍布潔白晶瑩的石花,廳南側有一張嘴瞪目的「大鱷魚」把守「九曲迷宮」入口,遊人至此,莫不拍手叫奇。
研究價值
洞附近山丘上有遼代華塔、元代磚塔各一座,華塔上有「咸雍六年」、「壽昌七年」等題記,為研究中國華塔出現年代提供了實物資料。萬佛堂,全國共有三個:一個是北京萬佛堂:一個是義縣萬佛堂;最後一個是香港萬佛堂。
建築風格
華塔建在萬佛堂西北側山崖上。塔的平面為八角形,單層磚構,由塔基、塔身、塔頂三個部分組成。塔基是典型的遼塔形制,即由須彌座及仿木構的平座組成。八角形塔身的四個正面砌出券門,南門可入塔心室。其餘三面是假門,塔外壁有浮雕菩薩、力士像。塔身四個斜面上砌出直欞窗。
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層,平坐以上即為華美的大塔剎,塔剎外形如一根竹筍,輪廓是弧線狀,其表面用磚砌成八層相疊的龕室,最下一層仿城牆,並具有城門和城樓。上七層都是單層佛龕,龕內有佛像,龕下托以圓雕的獅、象等形式的龕座,上下層龕位互相疊錯,具有漸變的、有韻律的圖案組合。最上即是剎頂,已毀。
華塔多盛行於中國北方一帶,現存尚有七八座。「華塔」一詞由來可能是因為這類塔剎十分肥碩,雕飾甚多,有如一根盛開的花棒,因名華(花)塔。仔細考查,可以發現其裝飾題材具有一定的佛教內涵,即表現毗盧舍那佛所居住的「蓮花藏世界」。
宗教意義
據傳說在該世界內毗盧舍那佛可化身為一千個釋迦,分居在大千世界。華塔塔剎的每一小龕即代表毗盧舍那佛的一個化身,共同構成蓮花藏世界。據此佛教涵義,因而稱這種表現蓮花千佛造型的塔為「華塔」。可以說華塔造型是佛塔建築開始擺脫仿木構形式的束縛,努力追求表現宗教意識,從而開了佛塔藝術創新的道路。[1]
參考文獻
- ↑ 萬佛堂孔水洞——京西南的唐代石窟秘跡,旃檀佛藝,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