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閣
萬佛閣
|
|
|
萬佛閣,位於上海市奉城鎮北街,是上海頗具規模的比丘尼道場,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現存殿宇多為清代所建。江蘇常州萬佛閣位於新北區春江鎮圩塘街北,是延續八百餘年的佛教禪宗古寺,現占地37畝,建築面積14400平方米。山西五台山萬佛閣在五台山台懷鎮塔院寺東南隅,舊為塔院寺屬廟,創建於明代,清代重修。
萬佛閣幾經歷史興衰,於文革期間被毀,一九八九年重建。如今的萬佛閣由萬佛樓、鐘樓與鼓樓組成,閣內裝置電梯,形成殿中有殿的格局,莊嚴氣派,佛韻悠長。萬佛閣的建築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漸高,尤為特別是後法堂樓閣建在古城牆上,別具一格。
萬佛閣,大殿的鉗狀套式梁木結構鑲接縝密,渾然一體,堪稱古建築的一絕,被定為奉賢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地理位置
上海萬佛閣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奉城北街189號
歷史沿革
明洪武十九(一三八六年)為防海上倭寇入侵,信國公湯和大將軍督築奉城城牆,將原是鄉間小庵的萬佛閣就地重建於北門月城灣內。因此,當地有「先有萬佛閣,後有奉城鎮」之說。
明代的萬佛閣,氣度不凡,環垣踞堞,面山枕流,勝境之妙,冠於諸剎。後歷經乾隆二十二年及民國六年的二次修繕,佛閣更增添了大殿三楹,東西禪室各二楹,後有地藏殿,前有彌勒殿,金碧輝煌,蔚為壯觀。萬佛閣幾經歷史興衰,於文革期間被毀,一九八九年重建。
如今的萬佛閣由萬佛樓、鐘樓與鼓樓組成,閣內裝置電梯,形成殿中有殿的格局,莊嚴氣派,佛韻悠長。萬佛閣的建築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漸高,尤為特別是後法堂樓閣建在古城牆上,別具一格。
文物保護
萬佛閣大殿的鉗狀套式梁木結構鑲接縝密,渾然一體,堪稱古建築的一絕,被定為奉賢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傳說
萬佛閣在六百多年前原是鄉間小庵。據民間傳說,元朝末年有一富家女子抗婚外避,削髮為尼。父母聞訊,後悔莫及。後出資在此建立了個小小的尼眾庵堂,取名萬佛閣。民眾為該女子的剛烈秉性所感動,紛紛到此禮拜燒香。洪武年間為防海上倭寇的入侵,信國公湯和大將軍,督築奉城城牆,又將萬佛閣就地重擴建在北門的月城灣內。後戰亂等原因。先後幾次重建,現留有《修建萬佛閣碑記》則有詳細記載 。 1994年3月萬佛閣大雄寶殿佛像開光慶典,2003年11月萬佛樓落成及萬佛開光慶典。隨着時間的推移,萬佛閣逐漸恢復,成了名副其實萬佛閣。寺院氣勢宏偉,全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堂、萬佛樓等建築組成.<ref萬佛閣(五爺廟),搜狗, 2021-05-19</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