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橋
萬善橋原名雙泉橋,雙泉寺前翠微山南麓山溝有一座石橋,橋弧形像虹,名日「萬善橋」。原橋始建於金代,為木橋,稱雙泉橋。專供金章宗皇帝來雙泉寺避暑而修建的,木橋規模不大,而且低矮,溝中水大時會漲過橋面,成為漫水橋,後改建為石橋。
中文名 萬善橋
原 名 雙泉橋
始建於 金代
後改建 石橋
目錄
簡介
「萬善橋」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黑石頭村的「雙泉寺」東南百餘米處,建於明代,當時名曰「雙泉橋」,清光緒年間重修,並易名「萬善橋」。它是一座單孔石拱橋,磚石結構,寬3.1米,長18米,高10餘米,雖歷經滄桑,卻仍保持着古橋的風貌,橋體完整,拱券不塌陷,橋欄板外側青石上的「萬善橋」三字至今仍清晰可辮,歷史上「萬善橋」是由翠微山去天泰山「慈善寺」進香的必經之路。該橋北側還有一石龕, 掩映在兩株古柏之間,龕內供奉石佛一尊,即接引佛,刻工精巧,外型生動。
地理位置
石景山區的西北部是崇山峻岭,有一山叫翠微山,山中有一條蜿蜒的深谷溝壑叫黑龍溝。金代時這裡叢林茂盛,有兩股山泉從山中湧出,一為陽泉,一為陰泉,泉水飛瀉直下,常年流水不斷,泉到山溝中段二泉合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皇上御旨在二泉匯合處選址建寺廟,以便於皇帝夏季來此避暑,因此地有雙泉流淌故名雙泉寺,又名雙水院,是金代金章宗時期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寺內有明代弘治七年(1494)石碑:「嘉靖元年(1522)立。雙泉在今寺右,左側塔一,高約七丈余。距寺數百步為雙泉橋。」清光緒年間又一次大規模修繕,寺名雙泉寺,可橋名改稱萬善橋。目前,雙泉寺房屋已修繕了。 萬善橋具體位於石景山區黑石頭雙泉寺村東。這是一座單孔高拱石橋,始建於金代,原名雙泉橋,規模小且低。明朝弘治年間,由太監戚至昌和戈公受命督修,1493年修成,光緒年間又重修。該橋高為10米,寬3.1米,跨於4.2米的山澗之上。在青石護欄外,刻有「萬善橋」三字。而周圍村民則多稱之為「羅鍋橋」。
古橋由來
重修雙泉寺和萬善橋是誰出的錢呢?傳說清代慈禧太后身邊有一位近侍太監劉誠印弄到一筆贓款,心裡總是不踏實,便同慈禧太后說了[1] 。慈禧念度其誠,不但沒有責怪劉誠印,還讓他「看着花吧」。於是劉誠印就拿這筆錢重修雙泉寺和萬善橋。建橋時雇了賈五、賈二兩位石匠,這兩位石匠專心赤誠,想了許多辦法建拱橋,用一根根圓木拼成弧形,然後砌上磚石。高超的技術使單拱括外形既堅固又美麗,等橋建好後,兩石匠把包工剩下的一千兩白銀退還了其主,劉誠印認為兩人誠實憨厚,便讓他倆住在寺中,看管雙泉寺,直到老態龍鍾而逝。現在萬善橋基本保持古橋的風貌,橋體完整,拱券不塌陷,只是翼牆有幾條裂縫,現在橋旁加修了一條彎路,讓車輛饒行,減少古橋的承載壓力,有效地保護了萬善橋。1983年8月27日萬善橋被列為石景山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進程
雙泉寺前翠微山南麓山溝有一座石橋,橋弧形像虹,名日「萬善橋」。原橋始建於金代,為木橋,稱雙泉橋[2] 。專供金章宗皇帝來雙泉寺避暑而修建的,木橋規模不大,而且低矮,溝中水大時會漲過橋面,成為漫水橋,後改建為石橋。明萬曆十年(1582)十一月和清乾隆年間都重修過。雙泉寺中石碑的碑文記載:「光緒甲申(1884)九月十九日……添建石橋一座,名日萬善」,目前見到的萬善橋應是清光緒十年修建的。清代時雙泉寺香火旺盛,傳說乾隆皇帝曾來寺中飲過泉水,每年陰曆三月十五天台山廟會,人們都要從這裡跨過萬善橋,到雙泉寺一進香,二飲泉水,再登天台山。因橋無護欄,時有人墜入湍急的水中喪生,後橋工用青磚砌矮牆,上加石刻蓋頂形成護欄,護欄外側有青石板刻「萬善橋光緒辛卯重修」字樣,「光緒辛卯」是清光緒十七年(1891),「萬善」為眾人為善之意。橋北一石刻佛龕,龕內明代石佛像,刻有「雙泉寺僧人圓喜,發心造接引佛一尊。萬曆十一年(1583)十一月初一」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