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会寺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出十三里的大济龙山下。人们传说古时候有三条巨龙,会战于此,后人就称这里为“三会”,意为“三龙际会”,三会寺便因此得名。三会寺内现存文物甚多,其中有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的石槽盆1个,石狮1对,以及元代大德九年(1305年)铸的大钟1口。寺内尚有明代和尚秋此(号超国)著的《影月集》以及清代康熙年间寺僧绎斯著的《东林集》等诗集。寺内还有清康熙十二年翰林学士黄起有撰写的重建三会寺碑文等。

中文名称 三会寺 地理位置 莆田市仙游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大济镇三会村

占地面积 335平方米

建造时间 公元710一711年

主要建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目录

建筑结构

三会寺的主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极为壮观,面宽七间,深进三间,中心高度达八米多。殿内屋顶为歇山式造形,藻井毗连,上面彩绘着姿态万千的飞天乐伎女。殿中莲台上高坐着新塑的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诸佛像。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奇特,神态不一。

主要文物

三会寺中文物甚多,如大殿上的木质大鳄鱼,合抱难尽其周围,面上金鳞闪闪,古漆留丹,为清初遗物。食堂前面有唐宣宗李忱(公元847一859年)时开凿的石质水槽,有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的石盆,有元成宗大德年间(公元1297一1307年)由象田院移来的钟木鼓,还有元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铸造的铜钟。寺内还存有明代和尚秋此(号超园)著的《影月集》和清代康熙年间诗僧绎斯著的《东林集》等待集[1]

历史传说

据传,隋初时北士有一位高僧惟胜法师。从润州起程,长途跋涉,遍游八闽。一日来到仙邑廉洁里境内(今大济镇三会村),见此地青山环抱,群峰拱秀,中间坦荡如砥,兰水悠悠流贯中部,其是山清水秀之地,高僧正在兴致勃勃时。忽闻一声霹雳,举头仰望,只见空中霞光闪烁,一团祥云瑞霭伴着悦耳动听的鼓乐徐徐而降,忽而出现一条白龙口衔“白莲”,但瞬间遁得无影无踪,遗下一朵“白莲”。高僧知此乃吉祥之兆,认为这处必定是灵秀圣地,遂决定在此处建造一座大宗林,弘扬佛法,以了却南游夙愿。日月如梭,时逾月余,后见白龙急急忙忙奔来求告高僧,说是:“红、青二龙觊觎白莲宝物已久,今闻吾以此宝遗赠于您,它们怀恨在心,将于明日前来寻衅,未免一场恶斗。那二孽也是长期修炼,法力不差,况且联手来战,吾恐难以取胜,为此恳求法师您助吾一臂之力。”高僧慨然允之。翌日,高僧依约携带宝器往候。时近晌午,白、红、青三龙果然会战于空中。它们各自施展浑身解数,时而现形,张牙舞爪,猛冲直扑,上冲下俯,左甩右扫;时而隐形,各施暗器,各显神通,吞云吐雾,呼风唤雨,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白龙虽勇善战,但难敌红青二龙的前后夹攻。眼见白龙只有招架之功,却无反扑之力。高僧见势不妙,口  中念念有词,并将手中宝器化作白莲,高高擎起,昂首大喝:“红、青二龙听之!白莲在此,你们若不嫌弃,老衲情愿奉送,请来取之,不必再战免伤和气!”二龙信以为真,便撇下白龙,飞奔来夺取白莲。高僧见二龙中计,便将白莲抛出,那白莲腾空而起,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戏耍二龙,弄得二龙晕头转向。料想不到,红龙争先夺得白莲,青龙岂肯罢休,又是一场恶斗,难分难解,绞作一团。白莲即刻化为法钹,牢牢罩住二龙。高僧大喝一声:“二龙不化原形为小山,更待何时!”二龙无奈,只得依钹之形化作一座浑圆小山,状似二龙圆盘沉睡。高僧把此山命名为“龙山”。后来,惟胜法师在“龙山”前建座大宗林,并以三龙会战之故,取名为“龙山三会寺”。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僧人五百。 一日,惟胜法师在寺中坐禅,发现“龙山三会寺”镇下的白龙已潜盘在龙华,因此又建龙华寺,加造两座宝塔,以镇其龙,但没有镇住。真龙再潜盘在泉州,所以又在泉州建座开元寺,双塔又比龙华双塔大,可是最终还是镇不住,真龙潜沉在海底。

视频

正月里的庙会开始了,雪景下的龙华三会寺,你们那里下雪了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