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塊瓦 (中藥)

三塊瓦 (中藥)

三塊瓦,山酢漿草 ,一年生草本

根莖斜臥,有殘留的鱗片狀葉基。葉基生,花單生,白色或淡黃色,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將種子彈出。花期4~5月。生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我國西部、中部、南部從雲南至台灣等地均有分布。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三塊瓦

拉丁學名; Archiphysalis sinensis (Hemsl.) Kuang

別稱; 地海椒、老鴉酸、麥穗七、鑽地蜈蚣、斷腳蜈蚣、大酸梅草

界; 植物界

科; 茄科

分布區域

生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

來源

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的全草或根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環境

3分布範圍

4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山酢漿草 ,一年生草本。根莖斜臥,有殘留的鱗片狀葉基。葉基生,少數;掌狀複葉,柄長8~15厘米;小葉3枚,倒三角形,長2~2.5厘米,寬3~3.5厘米,先端凹缺,兩角鈍圓,全緣,基部楔形,上、下面及葉柄皆密被長柔毛。花梗長12~16厘米,中部有1苞片;花單生,白色或淡黃色,徑約2厘米;花萼5深裂,綠色,裂片長橢圓形,長4~6毫米;花瓣5裂,長約2厘米,裂片倒卵形,膜質;雄蕊10,2輪,外輪較短,花絲基部合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成熟時室背開裂,將種子彈出。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地林下較陰濕的地方。

分布範圍

分布我國西部、中部、南部從雲南至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微辛,無毒。"

功用主治

清熱利尿,散瘀消腫。治腎炎血尿,癤腫,鵝口瘡,跌打損傷。

①《四川中藥志》:"利小便,解煩熱。治眼目腫痛及小兒鵝口瘡。"

②《陝西中草藥》:"行氣養血,消腫散瘀。治貧血,跌打損傷,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盪,1~3錢。外用:蘸酒擦。

選方

①治腎臟炎和尿出血:三塊瓦、包穀須、酸漿草,同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貧血:麥穗七三錢,當歸三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鮮麥穗七全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用鮮麥穗七全草蘸熱酒揉搽患處。(《陝西中草藥》)[1]

參考文獻

  1. 三塊瓦,醫學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