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洞鄉地處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南部,距縣城36公里,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為下街村;面積127多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19萬畝,森林覆蓋率面積127多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轄17個行政村:下街村、板悶村、寨羅村板勞村、達便村、喬村、板告村、善哄村、水根村、古城村、良村村、定城村、板龍村、群力村、岜炮村、板南村、板厘村,120個村民小組,1.87萬人,水族占總人口98%,海拔740米。[1]

目錄

民族風情

三洞作為水族文化、語言中心,有着悠久的文化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情,馬尾繡工藝獨樹一幟,遠近聞名,水歷、水書是水族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端節"是水族的傳統節日。旅遊景點有雪花洞瀑布、仙人橋、貓石、億萬山、帽合山等,民族活動有賽馬、對歌。打銅鼓在水族人民中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水族地區,幾乎各個村寨都有銅鼓,它是水族廣泛流行的打擊樂器,尤為廣大青年所喜愛。銅鼓有公鼓與母鼓兩種。關於公鼓和母鼓的劃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公鼓的鼓面飾紋和鼓體都較為精巧,音色圓潤而宏亮;母鼓的形體較為粗重,紋飾不那麼精巧,聲音不如公鼓宏亮,音質也較差。銅鼓的演奏大致分為使用共鳴桶和不用共鳴桶兩種方式。使用共鳴桶的演奏方式範圍最廣。這裡的鄉民打的都是帶共鳴桶式的銅鼓。每到打鼓時,總會引來全村寨的水族鄉民。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親自結伴打上一陣。打銅鼓一般要兩人配合。銅鼓要懸着,離地六、七寸高,擊鼓者俯身面朝鼓面,將吊繩別於左腋後,右手槌點擊鼓面的太陽紋,左手持竹鞭打擊鼓腰做伴奏。另一人手持平口木桶,隨着鼓點的起落來向鼓腹抽動,控制氣流大小來調節共鳴聲,以達到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音響效果。每當打銅鼓時,那凝重的銅鼓聲總會在水族村寨上空久久迴蕩,散發着古樸民族傳統文化的芳香。燦爛的文化往往來自秀美的大自然。水族村寨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間,這裡群山起伏,溪流交錯縱橫,其間夾着若干富饒的丘陵和平壩。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農業和林業的發展。

旅遊產業

三洞鄉板告村民居三洞鄉主要以民族風情為主,民俗旅遊主要有:水族村寨、水族端節、民族工藝品,水族博物館收藏各類水書、水族古董等珍藏。板告村韋家貴家庭博物館成立於2006年,主要收藏有水書、銀飾古董、馬尾繡等水族古董文物。

板告民族文化村位於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南部的三洞鄉,地處水族聚居的腹地,距縣城30公里。全村共有289戶口1424人,分居於7個自然寨,絕大部分居民都是水族,水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

作為水族文化的中心村,板告村有着純厚神秘的民族文化。馬尾繡、銀飾品及牛角雕等工藝品做工精細,工藝獨特,聞名海內外。素有"中國水族馬尾繡第一村"的美譽。

村寨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主要景點有仙人橋、雪花洞瀑布、雪花洞等。

居民的生產方式以傳統的小農生產為主,用牛、馬作役力,用翻鍬翻地,生產工具比較簡易、古樸,生產的農產品有水稻、小麥、油菜、玉米、辣椒等。

水族居民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族小聚居為主,全村大部分人口為"韋"姓。該村水族民居均為瓦木結構的"干欄式"建築,樓腳一般飼養家禽、家畜、存放農具,二樓住人,三樓為糧倉。

水族群眾穿着以傳統的民族服飾為主,婦女頭包白帕,身着欄杆青衣物和雕花圍腰,腳穿繡花鞋;男子則身穿對襟衣;老年人則頭包黑帕,身着長袍。

水族人民以素食為主,尤其喜歡吃酸,"魚包韭菜"、"酸湯魚"等是民族獨特的佳肴。

板告村的主要節日是"端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農曆9月至10月),每年端節水族群眾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同時舉辦傳統的銅鼓舞、端坡擠馬、鬥魚等文娛活動。

自然觀光旅遊主要有:神秘的三洞貓石守田等一些奇石異景,形似皇冠的冒合山。[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