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 |
作品名稱:三衢道中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曾幾 |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的作品。
曾幾(1085-1166),字吉甫,號茶山居士,生於江西贛州,是宋代著名詩人,也是一代名臣。曾幾為官期間,剛正不阿、人品高潔,享譽當世。[1]
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其詩的特點講究用字鍊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另外,其詩風格清淡,詞意明白,語言流爽輕快,形象也較為生動,內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寫愛國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目錄
正文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2]
古詩簡介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譯文
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人物生平
宋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將仕郎。試吏部優等,賜上捨出身,擢國子正兼欽慈皇后宅教 授。遷辟雍博士,除校書郎。歷應天少尹。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提舉淮東茶鹽。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舉湖北茶鹽,徙廣西運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紹興八年(1138年),會兄開與秦檜力爭和議,兄弟俱罷。逾月復廣西轉運副使,得請主管台州崇道觀,僑居上饒七年,自號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檜卒,起為浙東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對,授秘書少監,擢權禮部侍郎。以老請謝,提舉洪州玉隆觀。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以左通議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年)卒,年八十二,諡文清。
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3]
親屬成員
父親:曾准,仁宗嘉祐八年進士。
長兄:曾弼,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進士,官至提舉京西南路學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進士,累官至吏部尚書。
三兄:曾開,徽宗崇寧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4]
個人作品
有《經說》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傳。曾幾,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武英殿本),及《兩宋名賢小集》所收《茶山集》(簡稱小集)、《瀛奎律髓》(簡稱律髓)。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