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枫
三角枫 |
中文名: 三角枫 拉丁文 名: Acer buergerianum Miq.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无患子目 科 :槭树科 属: 槭属 亚 属: 槭亚属 分布区域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日本 |
三角枫,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较耐水湿,耐修剪。秋叶暗红色或橙色。产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有栽培。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也可栽作绿篱。
目录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5-10米,稀达20米。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近于无毛;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稀被蜡粉。冬芽小,褐色,长卵圆形,鳞片内侧被长柔毛。
叶纸质,基部近于圆形或楔形,外貌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0厘米,通常浅3裂,裂片向前延伸,稀全缘,中央裂片三角卵形,急尖、锐尖或短渐尖;侧裂片短钝尖或甚小,以至于不发育,裂片边缘通常全缘,稀具少数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或淡绿色,被白粉,略被毛,在叶脉上较密;初生脉3条,稀基部叶脉也发育良好,致成5条,在上面不显著,在下面显著;侧脉通常在两面都不显著;叶柄长2.5-5厘米,淡紫绿色,细瘦,无毛 。 花多数常成顶生被短柔毛的伞房花序,直径约3厘米,总花梗长1.5-2厘米,开花在叶长大以后;萼片5,黄绿色,卵形,无毛,长约1.5毫米;花瓣5 ,淡黄色,狭窄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先端钝圆,长约2 毫米,雄蕊8,与萼片等长或微短,花盘无毛,微分裂,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淡黄色长柔毛,花柱无毛,很短、2裂,柱头平展或略反卷;花梗长5-10毫米,细瘦,嫩时被长柔毛,渐老近于无毛。
翅果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直径6毫米;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稀达3厘米,宽9-10毫米,中部最宽,基部狭窄,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花期4月,果期8月。[1]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阔叶林中。 弱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环境及中性至酸性土壤。耐寒,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树系发达,根蘖性强。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主要采用播种繁殖。 秋季采种,去翅干藏,至翌年春天在播种前2周浸种、混沙催芽后播种,也可当年秋播。一般采用条播,条距625px,覆土厚1.5~50px。每亩播种量3~4kg。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当年苗高约1500px。三角枫根系发达,裸根移栽不难成活,但大树移栽要带土球。
观赏价值 木材优良,可制农具;南京地区有栽培作绿篱。 三角枫枝叶浓密,夏季浓荫覆地,入秋叶色变成暗红,秀色可餐。宜孤植、丛植作庭荫树,也可作行道树及护岸树。在湖岸、溪边、谷地、草坪配植,或点缀于亭廊、山石间都很合适。其老桩常制成盆景,主干扭曲隆起,颇为奇特。此外,江南一带有栽作绿篱者,年久后枝条劈刺连接密合,也别具风味。
药用价值 根:用于风湿关节痛。根皮、茎皮:清热解 毒,消暑。
植物文化
冬天不落叶 三角枫属落叶乔木,在湖南省溆浦县双井乡桂花村宝树组田坎上有株三角枫冬天不落叶
此树生长地为海拔高160米的红壤区,树周均为水稻田。树高28米,胸径105厘米,树冠覆盖面积180平方米。冬季树的叶子由绿变粉红、紫红或红绿相间等多种颜色,到来年春季又转为绿色。据传,这种叶色多变不落的奇异现象己有300多年,人们夸此树为“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