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巴河鎮團風縣的東大門,位於巴河之濱,黃上公路柳界公路交接處,全鎮版圖面積61.5平方千米(2017年),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574畝,轄28個行政村,一個居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145人(2017年),屬丘陵地貌。[1]

中文名稱: 上巴河鎮

別 名: 上巴河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團風縣

下轄地區: 28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13

地理位置: 團風縣東面

面 積: 61.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9145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柳公堡、保華寺、普濟寺、竹陂寺

車牌代碼: 鄂J

目錄

概況

團風縣轄鎮。位於縣境東部,東濱巴河與浠水縣隔河相望。面積61.5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9145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上巴河,距縣城30千米。106國道、318國道穿境而過。

沿革

該鎮因處巴河入江口的巴河鎮(屬浠水縣)上游,故名。鎮內有一交通要道名標雲崗。清末,一王姓人在此開屠宰鋪,豎高杆于山崗高處,有肉出售則升起布標,標高入雲,故名標雲崗。

解放前屬第三區(駐但店)。1949年為第三區(駐上巴河),1950年更名為上巴河區,1951年改為第四區,1952年復名上巴河區。1955年11月合區並鄉,分屬回龍山區、黃州區;不久恢復上巴河區。1956年2月區改為指導組時,屬程德崗指導組。1958年設立曙光公社,1959年改為上巴河公社。1961年改為上巴河區。1975年撤區並社,將竹陂寺公社、上巴河公社和程德崗公社的馬家塹、柳家大灣兩個大隊合併為上巴河公社,將揚鷹嶺公社、范家崗公社和程德崗公社的8個大隊合併為范家崗公社(註:現為黃州區陳策樓鎮)。

1996年,上巴河鎮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胡家咀、黃家新屋、標雲崗、張家老屋、螺螄港、張家寨、花園崗、車站、馬家潭、馬家塹、柳家大垸、十八坡、剪子崗、上巴河、新店、黃泥崗、新橋河、許家河口、八里畈、窯上、曹家崗、大屋垸、涼亭、霸王台、西瓜鋪、熊有坳、天山27個行政村和上巴河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上巴河,人口3.51萬人,面積61.4平方千米,轄上巴河1個居委會和窯上、曹家崗、大屋灣、宋家涼亭、西瓜鋪、熊坳、天山、霸王台、八里畈、許家河口、新橋、黃泥崗、新店、上巴河、車站、十八坡、剪子崗、柳家大灣、馬家塹、馬家潭、胡家咀、黃家新屋、張家老屋、標雲崗、螺絲港、張家寨、花園崗27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上巴河鎮東與浠水縣竹瓦鎮隔河相望,西同馬曹廟、總路嘴兩鎮相連,南臨黃州區陳策樓鎮,北與但店鎮毗鄰,黃上公路與柳界公路交接處。

上巴河山水靈秀,人文藪澤,隨着社會進步,優秀人物輩出,上巴河是著名哲學家熊十力的誕生地。上巴河鎮區位優越,南距黃岡市區34公里,距黃州火車站12.2公里,距城鐵黃岡東站和黃岡站都是約25公里,臨巴河與浠水縣隔河相望,距浠水縣城22公里,北鄰總路咀鎮和但店鎮,西距團風縣城20公里。

人口經濟

上巴河鎮是鄂東重鎮,城區基礎設施良好,水、電、路、通訊等各項設施日趨完善,投資環境優越,黃沙、鐵砂開採是國內外客商投資置業的首選佳境,建築建材是上巴河鎮支柱產業。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實收入2.3億元,全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財政收入過5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596元。

上巴河鎮總人口為29145人(2017年)。

地理

土壤

土壤為石灰性沖質母質,土層渾厚,PH值為中性到鹼性。土壤中有氮、磷、鉀、硼等多種元素。

氣候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2℃。日照時數多年平均2986小時,日照率為47.2%。雨量多年值為1240毫米,在夏季梅雨時期雨量相對集中,占全年總量的4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達301.7毫米,年最多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本地最多風向為東風,其頻率33%,無霜期263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十二月初,終霜期一般出現在三月上旬末,中旬初。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

資源

資源:黃砂、鐵砂資源蘊藏量大,淡水資源豐富,水量充沛,擁有水庫五座,巴河在上巴河境內全長14.8公里,東江河境內全長4.5公里,淡水養殖水面達5000畝,巴河藕3000餘畝,柑桔、板栗、石榴、銀杏等綠化經濟林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70%。

視頻

團風縣上巴河特色幼兒園 快樂style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