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
上疏 [shàng shū] .漢語詞語.上疏,拼音shàng shū,漢語詞語,臣下向皇帝進呈奏章; 指奏章。中文名 上疏 釋 義 臣下向皇帝進呈奏章 拼 音 shàng shū 出 處 《史記·武帝本紀》.
目錄
目錄
1 解釋.2 典籍.3 上封.
解釋
1、臣下向皇帝進呈奏章。2、指奏章。
典籍
1.《史記·武帝本紀》: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然無驗者。
2.〔唐〕杜甫《遣興》詩之四:上疏乞骸骨,黃冠歸故鄉。
3.《新五代史·明宗紀論》:當是時,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時事。
4.〔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 曹國舅內閣受詔》:議郎趙彥憤操專橫,上疏劾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操大怒,即收趙彥殺之。
5.吳晗《朱元璋傳》第七章第一節:朱元璋假託有星變,得殺大臣應災,把李善長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一起殺掉,這年善長已經七十七歲了,一年後有人替他上疏喊冤。
6.《漢書·董仲舒傳》:仲舒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
上封
至於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的帶有機密性文書,《漢書》中上疏和奏封事的實例約百餘次。漢代臣民向皇帝進言事項範圍廣泛,其中對皇帝的倫理批評占了突出的比重。如〔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先是雷震景德門,公(袁可立)上疏陳闕政,如郊祀、講朝六七大事,章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