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砂鎮
上砂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7',北緯23°29'。地處揭西縣西北端,西南與陸河縣螺溪鎮毗鄰,東南與五雲鎮相連,北部與五華縣的棉洋鎮、梅林鎮,龍村鎮接壤。總面積125.8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上砂鎮有戶籍人口58172人。
截至2019年10月,上砂鎮轄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揭陽市揭西縣光明路64號。
上砂鎮原屬陸豐縣。1949年10月,成立上砂鄉,屬陸豐縣第八區。1951年3月,屬陸豐縣13區。1959年3月,建立上砂人民公杜。1965年,劃屬揭西縣。1983年,改稱區。1986年,改稱鎮。上砂鎮屬高寒山區,年均氣溫19.1℃,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
2018年,上砂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9億元,商業總產值0.57億元,農業總產值2.51億元。國地稅收入363.56萬元。 [1]
中文名: 上砂鎮
外文名: Shangsha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445222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
地理位置: 揭西縣西部
面 積: 125.89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社前社區
電話區號: 0663
郵政區碼: 51542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81 萬(2018年)
車牌代碼: 粵V
目錄
歷史沿革
上砂鎮原屬陸豐縣。
1949年10月,成立上砂鄉,屬陸豐縣第八區。
1951年3月,屬陸豐縣13區。
1959年3月,建立上砂人民公杜。
1965年,劃屬揭西縣。
1983年,改稱區。
1986年,改稱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上砂鎮轄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揭陽市揭西縣光明路6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砂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7',北緯23°29'。地處揭西縣西北端,西南與陸河縣螺溪鎮毗鄰,東南與五雲鎮相連,北部與五華縣的棉洋鎮、梅林鎮,龍村鎮接壤。總面積125.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上砂鎮四周高山起伏連綿,中間為一個「小盆地」。
水文
榕江南河支流上砂河發源於上林、新嶺等村,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
氣候
上砂鎮屬高寒山區,年均氣溫19.1℃,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
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上砂鎮有戶籍人口58172人。
經濟
2018年,上砂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9億元,商業總產值0.57億元,農業總產值2.51億元。國地稅收入363.56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0.77億元,其中投資1801萬元,建設路邊工程29.2公里,完成工程進度100.05%。全年農業總產值2.51億元。
交通
上砂鎮境內興汕高速穿境而過。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8年,上砂鎮低保對象403戶165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0萬元,特困人員261人,發放特困資金109萬元。2018年全鎮農村危房改造戶共有5批134戶,全部動工建設,完成驗收90戶。
醫療衛生
2018年,上砂鎮投資800萬元,新建上砂衛生院住院綜合大樓併購買相關醫療設備,目前已完成建設主體大樓五層,正在準備裝修。總投入140萬元,建設7個行政村衛生站。
歷史文化
方言
上砂鎮境內居民操客家話。
客家擂茶
揭西、普寧客屬地區均流行喝擂茶的習俗,許多到揭西參觀旅遊的遊客,都會去河婆擂茶館嘗一嘗獨特的客家擂茶風味。
北宋初年,潘仁美奉命南下攻打南漢,派一小分隊途經揭西進攻廣州。到了河婆,士兵水士不服,紛紛上吐下瀉,將領們心急火燎卻又束手無策,後來得到當地人的指點,喝擂茶治病。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滾燙的擂茶,然後蒙頭睡上一覺。次日醒來,人人渾身大汗,個個大打噴嚏,全都痊癒了。後來,征南人馬有一部分留下來屯田,於是擂茶不但在揭西,而且在粵北、湘西、贛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傳下來,成為客家飲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客家米呈
米呈,又叫「米花脆」,是一種盛行於揭西客家地區的經典茶料。米呈,在揭西客家地區是一種與擂茶齊名的傳統美食。據揭西縣誌記載,米呈是盛行於河婆、龍潭、坪上、五雲、上砂、良田等客家地區的地方特色美食,或作點心茶料,或作敬品禮品。在物質貧乏的年代,一碗擂茶、一塊米呈,是揭西客家地區人們招待客人的最高標準。
視頻
揭東縣新亨鎮仙美小學 揭西縣上砂鎮香山學校 廣東省揭西縣上砂上 揭陽市榕城區紅旗小學
參考文獻
- ↑ [https://www.sohu.com/a/393239143_654338 《揭西縣上砂鎮新東村新東小學控規單元》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