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
滇藏葉下珠 |
上頜竇(maxillary sinus)為上頜骨體內的錐形空腔,竇壁為骨質,大部分為薄的密質骨板,內稍有松質骨,最薄的地方只有密質骨。竇壁直接被覆粘膜,支配牙齒及牙周組織的血管、神經,通行於骨內牙槽管之中或粘膜下。
鼻竇為鼻腔周圍含氣的骨質空腔,共四對,分別是額竇,蝶竇,篩竇,上頜竇。都有竇口與鼻腔相通,當引流不暢時容易發生炎症。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上頜竇
- 外文名:maxillary sinus
- 位置:上頜骨內 平均容積 13ml
目錄
- 1 簡介
- 2 位置
- 3 關聯
簡介
上頜竇的形狀基本上與上頜骨體一致,可以分為一底、一尖及前、後、上、下四個壁。其底即上頜體的鼻面,尖深入上頜骨的顴突,前壁為上頜體的前面,後壁即上頜體的顳下面,上壁為上頜體眶面,下壁為牙槽突。
位置
關聯
上頜竇有5個壁。
1.前壁:中央薄而凹陷,稱之為尖牙窩,行Caldwell一Luc手術時從此處進入竇腔;在尖牙窩之上、眶下緣之下12mm處有眶下孔、眶下神經及血管通過。
2.後外壁:與翼齶窩和顳下窩毗鄰,可經此鑿開結紮上頜動脈;又近翼內肌,故上頜竇惡性腫瘤侵及此肌可致張口困難。
3.內側壁:即鼻腔 縮略圖 下部。在相當於中鼻道後部,有一裂口,名"上頜竇裂孔",其界限是:下界為下鼻甲附着處,後界為齶骨垂直板,前界為下鼻甲的淚突和淚骨下端,上界是與篩竇連接的上頜竇頂壁。此骨性竇口被鈎突和下鼻甲的篩突呈十字形的連接分隔成四個象限。其中只有前上象限是真正的上頜竇自然竇口,其餘被雙層黏膜和緻密結締組織封閉,稱為鼻囟門。
上頜竇自然竇口直徑大小不一,平均為2.8mm。常規前鼻鏡檢查不易看到。經中鼻道行上頜竇自然竇口擴大術時,如找不到自然竇口,可先找到鈎突尾端和下鼻甲上緣上方的後囟,從此處鑿開並向前擴大自然竇口。鼻內鏡鼻竇手術中使用反張鉗擴大向然竇口時不可過分向前,以免損傷鼻淚管,也不宜超過骨性竇口的上界,以免損傷紙樣板。
4.上壁:即眼眶的底壁,為一層薄骨,故竇內的占位性病變如癌、囊腫等破壞此壁侵入眶內可出現眼部症狀,如手術時不慎損傷此壁,可引起眶內感染。
5.底壁:為牙槽突。底壁往往與第二尖牙、第一、二磨牙根部借一層薄骨相隔,故牙根的病變可侵入竇內,引起竇內病變如牙源性上頜竇炎,反過來竇內的病變(如上頜竇癌)可侵及牙根或牙槽神經,引起牙齒疼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