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不周山 - 傳說中的山名

不周山 - 傳說中的山名

來自網絡的圖片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不周山具體在哪裡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帕米爾高原。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不周山

釋義; 不完整的山

見於; 《山海經·大荒西經》

常見的說法; 帕米爾高原

詞語釋義;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於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觸不周山,怒觸的時候,這山就叫不周了。

名稱由來

不周山因何命名,是否與"周山"對立存在,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象徵着不完整、災難。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災難的集合體。

這個神秘的不周山在什麼地方,今天的人不知道。因此,所有的山都成了不周山,人對土地產生了泛敬畏。

相關傳說

共工怒觸 共工怒觸不周山,據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現在的河北一帶,南到南嶺以南,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是他統治的地城。古代歷史書上描寫說,傾項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與顓頊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人首蛇身,長着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后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於這些原因,非常不利於農業生產。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把下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顓頊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只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以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於是,顓頊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鬥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顓頊。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顓頊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1]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崑崙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

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只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繫着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只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后土在上",就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不周山 關於共工氏和顓頊爭奪帝位,怒撞不周山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前邊講的幾個神話,說明在那時我們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樣的無力,因此把各種疑惑歸之於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創造了神話傳說,歌頌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話中盤古、女媧、黃帝等等傳奇人物來。

至於傳說中的共工氏,當然並不一定實有其事,然而他那種勇敢、堅強,願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儘管前邊所講的神話和傳說是後人的臆想和藝術加工,但是原始社會部落首領的神化,反映了原來服務於部落的首領轉化成了高踞於社會之上的權力。原始社會也就開始有了階級的分化。

注:"五帝"指的是黃帝和他以後的顓頊、帝嚳、堯、舜這五個部落聯盟領袖,他們被古代的歷史學家尊稱為 "五帝"。

共工 炎帝裔。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參見百科詞條"共工"、"杞人憂天"。

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女媧於是煉五色石補天----《李憑箜篌引》(此為唐代作品)。

盤古 不周山與盤古的關係"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肌肉為田土。"看來不周山也是盤古的一個部分,不知道是哪個部分,可以稱之為天柱,雖極其重要,但卻"不周"。這個重要的東西雖然不周,但還有大用處:頂着老天爺。一旦撞翻,問題就大了。

《淮南子· 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 焉。"這句話的意思有兩種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無論如何,這個天柱本身就有缺陷。翻譯出來的大體意思是:過去,有個名共工的與另一個名顓頊的爭奪帝位。共工因不能獲勝而發怒,用頭撞不周山,致使折斷西北角的一條撐天柱子,和東南角的一條系地大繩。所以,天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移動;而地面向東南方低洼,水和泥沙都流向東南。

相關記載

古書記載 《山海經· 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處,因名雲。"

《大荒西經》:又雲"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看來,此山名並非共工氏觸之後才得名的,而是它本身就有些問題。

《淮南子· 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路不周以左轉兮"。王逸注:"不周,山名,在崑崙西北。"《山海經·大荒西經》雲:"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原"不周"下有"負子"二字,系衍文從郝懿行校刪)。"郭璞注:"《淮南子》曰:'昔者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觸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今本《淮南子·天文篇》作"天柱折、地維絕")。'故今此山缺壞不周幣也。"此山原為天柱,經共工觸壞,始有"不周"之名。又《呂氏春秋·本味》雲:"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山海經·西次三經》雲:"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則此山以產美味見稱。參見"天柱"、"共工"。

據《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宋羅泌《路史·後紀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黃帝之裔(《山海經·海內經》)。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三皇本紀》);與女媧(《路史·太吳紀》)之爭。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殺共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餘緒。今河南杞縣流傳的"女媧補天"則謂:共工、祝融,女媧、棺人為兄妹。共工與祝融因吃天鵝蛋之爭,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濫,女媧乃有補天之舉,似更原始。參見"杞人憂天"。

天界路徑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只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傳言曾有凡人為見神仙一面而隻身上山,但卻未曾見其返鄉。自此之後,人人皆煉其身,鍛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攀登不周山,後由於天條的放寬,無數凡人開始修行,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圓滿,不少人開始競相挑戰不周山。

尋不周山 詩人毛澤東寫道:"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在這裡,毛澤東是很欣賞共工的。他引用了《淮南子·天文訓》一說,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詩人寫道:"他死了沒有呢?"

位置考證

帕米爾 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詩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離騷》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同期成書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對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與顓瑣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北。這個不周山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折祁連山尾 公元前7719年,不周山忽遭大風雨,觀天的大風雨表被毀,傾向東南。面對這場天災,驪連氏(時任祁連山西表總管),認為是共工氏的責任,不應再任上相。女媧聽信驪連氏所言,決定由驪連氏任上相。共工不服,不交出祭天權,聚族眾守山,堅守表木天柱。驪連氏也率眾攻山,兩族在不周山爭戰,決戰中撞毀了天柱,女媧怒,逐共工康回(虺)於祁連,共工含憤而去,族眾不離,驪連也難以進駐,驪連建議遷榜羅,伏羲同意遷榜羅,重立天表。共工於公元前7687年或7690年卒於祁連山,於是遂有共工怒觸不周山之傳說。不周山位於祁連山尾(六盤山西側),三面環山,東面有一谷口,故名不周山。

賀蘭山脈 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東北部分,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跨石嘴山市,銀川市,東南端至青銅峽,山體在藍天和黃河映襯下格外壯麗。賀蘭山東北部分在石嘴山市石炭井區境內有穿山而過的大武口溝,古稱"打磑口"是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有可以連接荒涼漠北和富庶內地的險要山峽,此正所謂《山海經》中"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所相印證。相傳大禹治水時,劈開賀蘭山,引黃河水北流。賀蘭山地處溫帶荒漠與溫帶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又是西北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水嶺。山谷內多岩畫,年代無法考證,構圖奇特,形象怪誕:既有個體圖像,也有組合畫面;既有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動物、天體、植物符號和不明含義的符號,諸多岩畫圖案與《山海經》中所描述出產的珍禽異獸相吻合。故,《山海經》中不周山描述應是此地。

諸毗之山 內蒙古土默川平原以西,參見《經典圖讀山海經》

根據《帝禹山河圖》,不周山位於鐘山的東面、崑崙丘的東北方,其地理方位"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黝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拊,食之不勞。"所謂諸毗之山,當指陰山山脈;所謂岳崇之山,可能指崑崙丘,也可能指今日山西省北部的呂梁山、五台山、恆山。據此,不周山位於黝澤的西面,那裡是黃河的源頭,筆者進一步指出,黝澤位於今日的黃河前套地區,亦即內蒙古的土墨特右旗至托克托縣一帶;所以,不周山位於黃河前套地區以西,陰山之南。

赫爾蒙山 《山海經》說"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西北海之外",這就是不周山的地理坐標。哪裡是西北海?往西北方向找,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古時稱"北海",不像。青海湖的地理環境又和下面的地理描述不一致,也不像。西北好像沒有這樣的大海了。其實古人未必把自己局限在中國版圖之內。在史前時代,印度洋就已經有了遠洋航行的記錄。更多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實了人類早在史前時代就利用"海洋季風"航行在印度洋上。因此,古人把印度洋稱之西海、西北海完全是可能的。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這是不周山的地理形狀。在"西北海(即印度洋)之外"的東非有合不起來的山,這就是東非大裂谷。它從贊比亞河口北延至紅海南端,大致南北走向,綿延4500公里以上。它在東非高原上切出深逾千米的狹長谷地。"不合"的東非裂谷群山綿延,大裂谷的北端是約旦河谷,大裂谷北端的赫爾蒙山是敘利亞境內的最高山脈,它也有一條近68公里的裂谷。

在公元前16世紀至8世紀,統治赫爾蒙山所在地的是赫梯人,這是一個最早使用鐵器的民族。他們和埃及反覆爭奪敘利亞的統治權,因而赫爾蒙山的地理環境地理形狀等知識的傳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更何況,赫爾蒙山腳下的約旦河,就是一條"寒暑之水"。它的水量隨着季節的不同而有極大的變化,低的時候水量只有每秒60立方米,高的時候要達每秒1760立方米,兩者相差近30倍。把水量的變化稱之為"寒暑",可見古人的智慧。

"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約旦河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為760-1270毫米,氣候溫潤潮濕,堪稱"濕山"。而約旦河東面是典型的沙漠氣候,年降雨量不到130毫米,乾旱少雨的氣候使居住在那裡的民族經常發生用水的糾紛,所以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之為"幕(漠)山"。

由此可見,赫爾蒙山的地理坐標、地理形狀和地理環境與不周山完全一致。詩人毛澤東不會想到,失敗了的英雄共工,居然會到4萬里外的不周山去撞得"天柱折,地維絕"。

摺疊其他山脈 山西省長子縣的西山相傳就是不周山,而精衛填海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傳說寧夏和甘肅境內的六盤山為不周之山的殘骸。[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