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因愤怒做下后悔莫及的事情
不要做因愤怒而做下后悔莫及的事情,假设我杀死比库,即是屠戮遵循戒律的人,一定会因此遭受痛苦,而且也也许立下恶例,使更多比库受害。已然这比库有老师,我一定要去找他的老师
目录
原文
能够按捺忿怒,如同刹住急行车辆的人,是长于调御的人,其他的人仅仅空执缰绳罢了。
有位来自阿拉维村的比库准备为自己兴建一间草屋,就初步砍伐一棵树,但该树上住着一位女天神和她的孩童。她央求比库不要砍倒,比库却不予理睬。她一看无法劝阻,就把孩童放在树干上,希望比库能因此间断砍树。但比库现已挥动斧头砍下去了,无法及时停下来,所以就把小孩的手臂砍断了。女天神看见她的孩子遭到如此严峻的损害,异常愤恨,当下就想杀死比库。但当她高举双手,正要出手时,俄然心念一转,告诉自己:“假设我杀死比库,即是屠戮遵循戒律的人,一定会因此遭受痛苦,而且也也许立下恶例,使更多比库受害。已然这比库有老师,我一定要去找他的老师。”她就前去向佛陀泣诉。佛陀告诉她:“你能够如此镇定操控自己真是太好了!”佛陀接着向她开示。
她正念思想佛陀的说法今后,就了解佛法了。佛陀也在祇树给孑立园附近供应一棵树给她居住。从此今后,佛陀劝诫比库不可随意砍伐树木。
我们凡夫有时候也是由于一时的激动、愤恨而做下后悔莫及的作业。[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