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丑,漢語一級字,讀作chǒu,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揪扭,後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又指十二生肖中的"牛",作為"丑(繁體)"字的簡化字則可以指厭惡(《說文解字·鬼部》所謂的"可惡也"),引申指相貌難看,又引申指不好的、污穢、侮辱等。《說文解字·丑部》認為是"紐也"。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丑

拼音; chǒu

注音; ㄔㄡˇ

古字; 愧、ॆ�

繁體; 丑

結構; 單一結構(獨體字)

部首; 一

字碼1; U:4E11;GBK:B3F3;鄭碼:XED

字碼2; 倉頡碼:NG;四角碼:17102

86版五筆; NFD

98版五筆; NHGG

總筆畫; 4畫

筆順; フ丨一一

字級; 一級字(0177)

平水韻; 上聲二十五有

漢字源流

丑,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丑"字(圖A1)像手指鈎曲用力揪東西的形狀,是"扭"的本字,表示"揪扭";甲骨文中的"丑(繁體)"字(圖B1)則由"鬼(醜陋)"和"酉(酒)"組成。金文中的"丑"字(圖A2)將鈎指連成一片;"丑(繁體)"字則未見於金文。

戰國文字中的"丑"字(圖A3)和小篆(圖A4)中的"丑"字整齊化,經過隸書字形(圖A5)後楷書寫作"丑";小篆中的"丑(繁體)"字(圖B2)也整齊化,經過隸書字形(圖B2)後楷書寫作"丑(繁體)",簡化為"丑"。在字義上,"丑"字的本義是"揪扭",後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二位,與天干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又指"十二生肖中的'牛'",作為"丑(繁體)"字的簡化字則可以指"可惡,厭惡",引申指"相貌難看",又引申指"不好的,不光彩的"、"污穢"、"侮辱,玷污"等。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十四下】【丑部】

丑,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從丑。敕九切。

【第九上】【鬼部】

丑(繁體),可惡也。昌九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丑部】

丑,紐也。

注:《律曆志》曰:"紐牙於丑。"《釋名》曰:"丑、紐也。寒氣自屈紐也。"《淮南·天文訓》、《廣雅·釋言》皆曰:"丑,紐也。"【糸部】曰:"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十二月陰氣之固結已漸解,故曰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後漢書·陳寵傳》曰:"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雞,。地以為正,殷以為春。"

象手之形。

注:人於是舉手有為。又者,手也。從又而聯綴其三指,象欲為而凓冽氣寒未得為也。

敕九切。

注:三部。

日加丑,亦舉手時也。

注:上言月,此言日。每日太陽加丑,亦是人舉手思奮之時。各本訛作"時加丑",今改正。

凡丑之屬皆從丑。

【卷九】【鬼部】

丑(繁體),可惡也。

注:《鄭風》:"無我魗兮。"鄭雲:"魗亦惡也。"是"魗"即"丑(繁體)"字也,凡雲"丑(繁體)類也"者,皆謂"丑(繁體)"即"疇"之假借字。疇者,今俗之"儔類"字也。《內則》曰:"鱉去丑(繁體)。"鄭雲:"丑,謂龞竅也。"謂即《爾雅》"白州驠"之"州"字也。

從鬼。

注:非真鬼也,以可惡故從鬼。

酉聲。昌九切。

注:三部。○按:此下大徐補一"魋"篆,以【言部】有"籙"篆從魋聲也。但許書故有一字從二聲之例,且《釋獸》雲:"魋如小熊,竊毛而黃。"是當命為"從佳,鬼聲",入【佳部】,不當入【鬼部】,肊(臆)解之曰神獸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部】丑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並音丑。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曆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屍。

《六書正訛》:手械也。從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為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酉集下】【酉部】丑(繁體)

古文:愧、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齒九切,犨上聲。《說文》:可惡也。《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傳:丑,惡也。《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注:丑,亦惡也。《前漢·項羽紀》:項王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既丑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戰國策》:又身自丑於秦。注:自丑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丑之。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丑。注:《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丑之,遊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丑,則無美無丑矣。

又類也。《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群醜也。疏:丑,類也。《孟子》:地醜德齊。

又眾也。《詩·小雅》:執訊獲丑。箋:丑,眾也。《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注:丑,眾也。

又比也。《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注:丑,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丑,同也……東齊曰丑。

又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注:丑塗,亦山名也。

又《禮·內則》:鱉去丑。注:丑,謂鱉竅也。

又姓。《後漢·袁術傳》:有丑長。

又複姓。《西秦錄》:有下將軍丑門於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丑。《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丑。

又《韻補》:葉敞呂切,音杵。《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丑。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各體書法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 小韻 韻目 韻部 韻母 反切 聲調 聲母 聲符 上古音系 丑 丑 幽 丑 廣韻 丑 丑 有 尤 敕久 上聲 徹 中原音韻 丑 丑 尤侯 尤侯齊 上聲 穿 洪武正韻 丑 丑 十九有 尤 齒九 上聲 分韻撮要 丑 丑 第五修叟秀 修 陰上 穿 [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