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专业用防护口罩

专业用防护口罩

专业用防护口罩是设计给工作中的人员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具有明确的防护功能的口罩,如颗粒物防护口罩(过去俗称防尘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近些年,公众对空气污染(如PM2.5浓度超标)越发担忧,新出现的致病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或流行也时有发生,许多人在外出时会自发选择戴口罩来保护自己,使专业用防护口罩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目录

基本内容

发源时间:起源于1960s~1970s

作 用:帮助减少吸入有毒的粉尘

发明国家:美国

使用人员:工作中的人员

选用标准:GB/T18664-2002标准

中文名:专业用防护口罩

起源

人类用口罩防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先,在采矿、冶炼或炉窑等作坊干活的工匠们知道,有些粉尘或烟尘是有毒的,长期吸入会使人生病,在干活时经常用布蒙在脸上,帮助减少吸入有毒的粉尘,到18世纪末,开始有人设计用来防尘的口罩,如图1所示的简易口罩就是普鲁士的一位矿业工程师所设计的,LewisP.Haslett是美国第一个防尘口罩专利的拥有者,他发明的口罩也是给矿工用的,此后,欧美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呼吸防护用品的专利,用棉纤维、活性炭、石灰等过滤材料来过滤粉尘和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现代意义上的防尘口罩使用的是无纺布材料,起源于1960s~1970s的美国。美国3M公司基于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专有技术,从1967年开始设计和生产防尘口罩,当时恰逢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法(1970)》颁布和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成立,美国国内的劳工职业健康和保护得到全面的加强,有力推动防尘口罩的应用和更多新技术的研发,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类产品已发展成为品种丰富、样式多变、功能齐全的安全防护产品。

医生戴口罩的历史也很久,法国外科医生PaulBerger(1845-1908)是医学界有文献记载的设计并使用口罩的第一人(图2),他是受到了德国病理学家CarlFluegge发现唾液中含有致病菌的启发,怀疑手术中医生和助手说话所产生的唾液飞沫是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之一,于是他用6层纱布裁剪成四方形做成口罩,把口罩下方缝在手术袍上,罩住自己的胡子,上方靠绳子系在脖子后面,盖住鼻子。Berger从1897年10月开始在手术中使用这种口罩,在随后的15个月中,Berger发现自己的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有明显下降,1899年2月22日,Berger在巴黎召开的外科协会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在手术中使用口罩”的论文,使口罩在医学界推广使用。

应用和分类

戴口罩体现两方面的目的,为保护佩戴者,或为保护环境。戴任何口罩都会阻挡说话或咳嗽产生的唾液飞沫,这对别人或环境是有保护作用的;绝大多数人戴口罩还是为了保护自己,如防范空气中的污染物,或降低一些受传染性的风险,这才是专业用防护口罩的主要用途。在国内外,专业用防护口罩主要以颗粒物防护口罩(过去俗称防尘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为代表,分别有适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要经过检测认证才允许在工作中使用。在防护作用和应用方法方面,不同口罩间会存在一些交叉和重叠,各有特点。

颗粒物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particlerespirator)的用途是防护空气中悬浮的各类颗粒状的空气污染物,给佩戴者提供呼吸防护。颗粒物防护口罩是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用防护口罩(参见图3)

除了在传统的工业和工程建设中使用外,也广泛用于农业、科研和教学,可防护各类矿尘、煤尘、矽尘、铸造烟尘、焊接烟尘、药尘、粮食尘、油雾、酸雾及放射性的气溶胶和生物性气溶胶,也可用于各种空气传播的致病微生物的防护,如结核分枝杆菌或SARS病毒等。

国内外对颗粒物防护口罩都建立了强制性的产品认证标准,如中国的GB2626-2006、美国的42CFR84和欧共体的EN149-2001等【】。由于标准会对产品的防护级别有不同的要求,为便于使用者选用和政府的监管,这些标准都要求在口罩表面和包装中,对防护或过滤效率级别做明确的标识,并提供产品的认证信息,便于核查。标准会通过两个最关键性的技术指标,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体现于口罩的过滤材料)和口罩与佩戴者脸部之间的密合性(体现在口罩的设计结构和固定方式的可靠性),来规范防护口罩的基本安全防护性能;标准也会对呼吸阻力加以限制,避免阻力过大对使用者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N95口罩特指在美国经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认证的,防护级别为N95,效率达到95%的颗粒物防护口罩。一些N95口罩获得了美国药监局(FDA)的许可,满足医用的特殊性要求,作为医用的N95口罩在手术中使用。在2003年SARS爆发时,N95口罩变得非常知名,许多美国以外的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都去申请NIOSH的认证,认证合格的产品会标注“NIOSHN95”的字样,但也有一些厂商,借N95的名气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自行将“N95”做成商标,或变成自己产品的名称,误导消费者,这是错误的和不规范的行为。在我国的产品标准中,都不以“N95”作为防护级别的标识,为的就是便于和进口产品区分,防止混淆。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surgicalmask)是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所佩戴的,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口罩。在我国现有医疗器械管理体系中,医用外科口罩属于II类医疗器械,生产商应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应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必须符合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04(),在口罩的包装和使用说明中,会对产品类别做明确的说明。

可以认为,医用外科口罩的用途是在PaulBerger所发明的口罩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用于保护手术中的患者,也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一些保护作用。YY0469-2004标准通过规定口罩的尺寸大小和测试口罩对大颗粒细菌的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来体现口罩对口罩佩戴者产生的飞沫的阻挡作用,用具有一定压力的合成血喷溅测试,对口罩阻挡体液瞬时渗透导致传染的作用进行评价。

显示的是几种常见的外科口罩式样,有些和颗粒物防护口罩也有几分相像。国内外的外科口罩标准对口罩与佩戴者面部之间的密合性都没有要求,因为外科口罩不用于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对佩戴者不提供呼吸防护,这是它和医用防护口罩的主要区别。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同时具备了外科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防护性能,是在医院中使用的,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的防护口罩,也属于II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083-2010。

第一版的GB19083是2003年SARS爆发期间紧急制订的,2010年对旧版标准做了修订。GB19083对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密合性都有明确要求,在这一点是和GB2626-2006类似的;医用防护口罩同时也是外科口罩,因此不允许设置呼气阀,避免佩戴者产生的飞沫经呼气阀排出污染手术创面;

许多医用防护口罩外表使用图5所示的蓝绿色,这只是医疗行业的一个习惯,而口罩外表面的材料会对体液喷溅有阻隔作用,在这方面,非医用的颗粒物防护口罩通常都不会考虑。

一次性口罩

表面上看,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很难区分。医院内专用的一次性口罩(图6)属于I类医疗器械,产品有医疗产品注册证,医药行业对这类产品没有标准,生产企业只依据企业标准生产。医用一次性口罩没有阻挡体液喷溅的防护功能,对飞沫的过滤效能也不确定,不能用于手术操作。

一次性口罩使用无纺布材料制作,非常轻薄,佩戴时不需要和脸紧密贴合,对气流阻力很低,佩戴舒适性很高,也很便宜,通常在用过后就被丢弃,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一些电子器件的生产,可防止操作工对食品或工件的污染;在医院,医护人员会给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供他们进出公共区域时使用,可帮助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随着公众对防护流感的意识加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当自己得了感冒,或传染流感后,佩戴一次性口罩可减少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和同事的风险,是值得提倡的。

异味减除口罩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种产品是有机物异味减除的口罩()和酸性气体异味减除的口罩()。专业用的异味减除口罩首先是颗粒物防护口罩,能和脸部密合,滤料内的少量活性炭吸附剂可吸附一些低浓度的、无害的,但会让人感觉不舒适的气态物质,对一些腐败物质散发的臭味儿,或有些胶水散发出难闻味道会有一定的效果。由于这类口罩只用于无害的环境,所以也不需要用标准对异味减除效果做具体的要求,全凭佩戴者的主观感觉,使用者可以用一些安全的有机液体(如食用白醋,即高纯度醋酸,或医用酒精)来鉴别有机物异味减除的效果。

使用者应仔细阅读异味减除口罩的使用说明,确定适用性。有机物异味是指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有机物所挥发出来的有味道的有机物,这类有机物的沸点会高于室温,所以有机异味减除的口罩对甲醛是不适用的。甲醛的沸点是-19º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并不是液态的甲醛,和甲烷一样,甲醛也属于有机气体,普通的活性炭对有机气体是没有什么过滤效果的,只能使用专防甲醛的防毒面具。当有异味儿的环境中气态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健康标准时,就不能使用异味减除口罩了,应选用防毒面具。

选用

当使用口罩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如防护各类颗粒状的空气污染物,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用防护口罩。

工作中选用

在工作中,防护口罩的选用应遵守适用的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在工厂,工作场所内使用的专业用防护口罩必须有LA标志和相关的认证证书,在医院,使用的口罩必须有医疗产品注册证,并遵照GB/T18664-2002标准,结合具体的工作条件,实际的污染物种类、毒性和浓度水平,以及佩戴者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确保防护口罩能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安全水平,并注意和同时使用的其他防护用品或工具不相互干扰;当工作环境中的粉尘、烟尘等污染物的浓度超过10倍的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时,应选择更高防护级别的呼吸防护用品,如全面罩。在医院内使用防护口罩预防疾病传染和控制感染,应遵守医疗管理部门的相关导则,在手术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不是外科口罩,医护人员不应在手术中佩戴,否则很有可能会受到喷溅的体液的传染;当手术中存在可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感染风险时,如给肺结核病人或高致病禽流感病人插管或吸痰,或进行其他产生气溶胶的治疗时,医护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当出现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时,医疗结构应遵照管理部门制定的感染控制导则,采取正确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普通公众选用

普通公众可以选用颗粒物防护口罩防范空气污染。PM2.5虽然非常细小,但并不比工业环境中遇到的颗粒物更难以过滤,其浓度也不比工作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浓度水平高,所以用颗粒物防护口罩过滤PM2.5不仅是有效的,而且这类产品有现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对上市产品进行监督,产品质量也是有保障的。

当公众自发地使用专业用防护口罩对抗空气污染或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保护自身健康时,应留意政府和权威技术机构最新发布的防护指导[7],当缺少权威机构指导时,使用者应主动了解相关的防护知识。在购买口罩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产品功能和自己的需求相符,有疑问时,应向厂家咨询,避免错误选择,使用中务必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佩戴防护口罩,注意检查口罩的佩戴气密性,并做到正确使用、及时更换和妥善存放。

不适合的人群

有些人并不适合使用防护口罩。首先,专业用的防护口罩是给成年人设计的,并非供儿童使用,除了儿童脸型小,有泄漏的因素外,人们通常无法要求儿童自主理解产品使用方法,会存在使用不当而导致的风险;此外,防护口罩产品标准对呼吸阻力的评价指标是以健康成年人为基准建立的,当给身体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使用时,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在国家标准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附录F中,还提到其他一些不适合使用人员,患有某些心肺系统疾病的人员,如心绞痛、明显的心律不齐、中度或重度肺脏疾病等,防护口罩的呼吸阻力会对他们的病情不利,另外,有一些人在戴上口罩或面罩后,会出现医学上称作幽闭恐惧症的症状,产生恐惧或焦虑,这类人也不适合使用。

适合性检验

颗粒物防护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在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认证检测过程中,面罩的泄漏率是经过测试的,但由于测试人员数量有限,测试合格并不保证每个使用者都会和口罩有很好的适合性,所以在选配口罩时,使用者需要和口罩做一对一的“适合性”检验。

适合性检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依靠口罩佩戴者对测试用颗粒物试剂的味觉判断口罩的密合性是否合格,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和操作(参见图9),适用于各类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定量方法使用的设备比较复杂,对操作者的知识和测试条件要求都较高,测试结果是量化的(参见图10),还可以检验全面具的适合性。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4]的附录E对适合性检验有详细的介绍,包括方法的适用性、标准操作程序、合格的检验工具和注意事项等。

如果在工作中需要使用防护口罩,应由雇主向雇员提供适合性检验。雇员每次使用一种新型号的防护口罩时,用适合性检验来判断是否足够密合,以后还要定期重复做(如每年一次),便于发现体重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不适合。适合性检验也是非常有效的培训过程,会帮助使用者学习正确佩戴和调整口罩的方法,深刻理解口罩的防护效果。我国对适合性检验虽有标准,但尚未作强制性要求,而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做适合性检验是强制性的。

由于外科口罩不提供呼吸防护,所以口罩在设计时不会考虑和使用者脸部密合,会存在明显的泄漏,这一点可以借助适合性检验来证明,佩戴者在吸气过程中会发现口罩有明显的泄漏,而对于纱布口罩、布口罩以及其他类型的非专业用口罩,也都可以利用适合性检验来帮助了解口罩密合性的重要和差别。[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