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德
世德,漢語詞彙,拼音shì dé,釋義為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中文名 世德 拼 音 shì dé 注 音 ㄕㄧˋ ㄉㄜˊ 釋 義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目錄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1、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2、祖上及本人均有美德的人。 [1]
出處
《詩·大雅·下武》:「王配於京,世德作求。」鄭玄箋:「以其世世積德,庶為終成其大功。」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二書》:「及一日有文移發召之警,則又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備戰守馭車仆焉。」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到今日被你辱沒祖宗世德,又連累我的清名。」清·韓程愈《睢陽袁氏(袁可立)世系譜序》:「余少侍先君子(韓自重),於每聞述睢陽袁氏世德及少保公言行事,心竊識之。」清·劉大櫆《程氏宗祠碑記》:「以遺紹自肩,謂世德傳衍在予。」《文選·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李善註:「言歌詠世有俊德者之盛業。」
示例
1.那作為父母和師長的我們,最討厭什麼? 在傳統里,有三點,是父母、師長最生厭離的:不知廉恥、輕視因果、信口開河。試着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對惡事不以為恥;對善惡因果極其輕視;成天胡說八道,信口開河。如果一個人,對於善惡因果絲毫不覺,那麼他的所作所為,必然以短期的一切欲望為中心,然後無惡不作,無所不用其極,對一切都毫無畏懼,那麼他的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佛家說的:不信因果,無惡不作。古人其實一再教誡: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其次,便是說話要可信,佛家叫做,不說妄語(即不誠實的語言)。這個也不用過多解釋,虛偽狡詐的人,沒有人喜歡的。那麼,了知了以上幾點,做人的根本,就算比較清楚了,即:感恩圖報、知慚有愧、知善知惡(因果)、正直誠信。
2.農夫與蛇 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古代有個農夫,發現一條凍僵的蛇,可憐它,便放在懷裡用自身的熱氣溫暖它。蛇呢,甦醒後,殘忍的本性也甦醒了,直接毒死了農夫。農夫臨死前,萬分悔恨:我竟然可憐毒蛇,受到這種報應不冤。為什麼要提這個故事?我們看農夫很傻,不是嗎?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和農夫一樣,有這種毛病,叫做利害顛倒!也就是,我們經常分不清,誰是我們的恩人,誰是我們的仇人?就像現在很多孩子,對自己的恩人-父母,不但沒有感恩心,反而經常呼來喝去,如同對待僕人;而對身邊那些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敬若上賓。這種顛倒,是極其可恥的!這種類似的現象,現在太多太多了,和農夫又有何異呢? 這就是直接把做人的根本給弄反了,造下了極大的因果,所以,千萬不要利害顛倒,否則下場會非常堪憂.農夫與蛇的故事,足夠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