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世界勞工聯合會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世界勞工聯合會(簡稱世界勞聯,縮寫WCL)是一個天主教國際工會組織。世界勞聯在第三世界設有區域性組織:亞洲工會兄弟會、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拉美工會中心、非洲工人工會民主組織。

作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個國家獲得國教或准國教地位[2],信徒多達21億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目錄

簡介

1920年歐洲10個國家的各基督教民主黨派在海牙成立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ristian Trade Unions,IFCTU),簡稱「國際天主教工聯」,雖然字面直譯為國際基督教工會聯合會,但該組織為支持天主教教廷,中文語境下傳統稱為天主教工聯。 最初依靠天主教信眾,以新通喻與四十年通喻為意識形態基礎,成為對抗赤色職工國際的一種選擇。

最初的章程中,該組織的目標是為勞工權利,也為人類的體面、民主與國際團結。

1920年代後期,隨着大蕭條,歐洲出現了越來越多IFCTU所反對的獨裁政府。納粹德國與法西斯意大利把天主教工會領導人送入集中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本停止活動。

二戰結束後,國際天主教工聯重新恢復活動,但東歐的宗教勢力工會已難以存在,,奧地利、西德、意大利形成了非宗教的統一的工會聯合會,宗教工會僅在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等國具有較為普遍的代表性。法國天主教勞工聯合會規模很小,但因參與了二戰中的抵抗運動而享有相當高的道德威望。1945年,國際天主教工聯會員總數僅有300萬人。

世界工會聯合會1945年9月成立時,邀請IFCTU加入。1945年10月IFCTU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決定拒絕這一邀請。堅持「以基督教的社會道德原則」作為活動指南。1947年聯合國承認國際天主教工聯為其諮詢組織之一。

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際天主教工聯還是歐洲區域性的勞工組織。1950年代後期,IFCTU為了吸引非洲的穆斯林與亞洲的佛教徒,1959年在西貢召開討論會研究跨宗教的可行性。1968年10月在盧森堡召開的第16屆大會決定更名為世界勞工聯合會(縮寫為WCL),打破了以往嚴格限於天主教的意識形態。《基本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稱:今後方針為「基於神創造了人與世界的執念,以及其他引出了建立一個團結於自由、體面、正義、兄弟情誼的人類社會的理念」。

2006年10月31日,該組織解散,併入了國際工會聯合會。

視頻

世界勞工聯合會 相關視頻

人類發展史上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人類】:信仰的碰撞,歐洲兩大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較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