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節日
世界節日 |
國際素食日(或國際素食節),是一個自1986年開始來源於印度的一個節日;原稱「世界無肉日」。定於每年的11月25日!漸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節日。這一天世界各地許多屠房停宰、飯堂醫院監獄等會供應全素食品。當年就有超過950萬人響應該運動
目錄
節日介紹
節日起源 國際素食日(或國際素食節),是一個自1986年開始來源於印度的一個節日;原稱「世界無肉日」。定於每年的11月25日。
素食和肉食 由於肉類熱量較多,纖維素含量少,消化後產生的糞便量較大,不利於腸道蠕動。糞便在腸道內長期積存,水分被吸收,變得乾結而形成便秘。同時,糞便在腸道積存,其中的毒素又被腸道吸收,會讓人產生口臭、飽脹、嘔吐等病症。
與之相反,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於人體健康。「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便秘,單純靠改變飲食,少肉多菜即可調整過來。嚴重便秘需藥物治療,但改變飲食習慣仍是根本。
營養學家認為,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隨着心臟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襲擊人類的情況日益嚴重,更多的人開始選擇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包括素食。
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韓萍認為,從人類進化的歷史、人體的消化結構等方面來看,人應該屬於雜食動物,即不是單純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強調單純的素食、肉食都不利於人類的整體發育和發展。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類飲食的葷素黃金比例應該為2:5,即2分葷6分素。但是隨着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人們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甚至把這個比例倒了過來,成了7分葷1分素。所謂病從口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正是形成多種現代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的根源。 飲食應種類多樣同時,還有營養專家指出,吃素也可能吃得健康。
很多素菜館就想出了「葷吃」這個辦法來招徠客人。通過煎、炸等手法,用素食做的水煮魚、水煮牛肉,但這種吃法卻與素食者追求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馳。
不管素食或雜食,都應該注意把握新鮮時令、種類多樣、少油、少鹽、少糖。
節日好處
減少毒素的攝入
環保者,吃素食可以節約大量能源,減輕環境污染,有利於保護環境。因為飼養肉食動物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幾乎是肉食本身可供能源的10倍)。另外,動物保護主義者認為,宰殺飼養的或野生的動物是殘忍的暴行,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研究發現動物死前的掙扎會促使體內產生有毒的分泌物,這些毒素對食用者有害。
打造良好的心臟 水果和蔬菜是全面的抗氧化營養素,可保護心臟及大動脈。再加上,它們不含飽和脂肪或膽固醇。
素食者的膽固醇水平低於肉食者14百分點。美國人的飲食中多是高脂肪和膽固醇的肉製品和奶製品,由此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的頭號殺手。 給身體「大掃除」 我們的飲食中95%的農藥殘留來自於肉類、魚類和奶類製品(據環保局估計)。特別是魚類,含有致癌物(多氯聯苯,DDT)和重金屬(汞,砷,鉛,鎘),而且這些物質無法通過蒸煮或冷凍消除。肉類和奶類製品中也含有類固醇和激素。 而水果和蔬菜的汁液中含有自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可以幫助我們排毒。放棄肉類有助於清除體內那些使內臟系統超負荷工作而致病的毒素(環境污染物、農藥、防腐劑)。
一項來自Loma Linda University的對素食主義者長達七年的研究顯示:素食主義比肉食者大約多活15年的時間。這些研究得到中國健康工程(一項關於大量人口的飲食和健康研究)的進一步證實,他們發現,中國人食用高脂肪和肉製品非常少,患癌症及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較小。 來自於英國的研究也給出了更進一步的證明,對6000個案例進行了12的追蹤調查,其中有5000個肉食者。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40 %的素食者不太可能死於癌症,有20%很少死於其它疾病。 氣色更好,更有「型」 一般來說,素食者比肉食者更有「型」。 素食者飲食比標準美國人的飲食的熱量低得多。素食者也不太可能出現和體重相關的器官失調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 更「均衡」
蔬菜是纖維的基本來源,它把廢物排出人體。肉類不含纖維。在Harvard和Brigham Women’s Hospital做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吃了高纖維食物得病的風險低於42%。保持豐富蔬菜飲食的人,對便秘、痔瘡和痙攣性結腸等疾病的發病率往往較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