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嶽石遺址位於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的東南部,北距渤海灣約15公里,東依大澤山,南臨高望山和明堂山。 處在大澤山淄陽河北岸的台地之上,西北與東嶽石村有以壩之隔,西面和北面都是平原。

目錄

簡介

東嶽石遺址面積約為4.9萬平方米 ,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70米,地勢較高,由於多年被水沖刷,文化遺物暴露在地表層外。東嶽石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4000—3000年,而文化特徵不同於龍山文化,因而被命名為「岳石文化」。

1984年,東嶽石遺址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沿革

1959年,1959年,修築淄陽河水庫時東嶽石遺址被發現。

1960年4月至1960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對東嶽石遺址進行第一次發掘,開闢5x5的探方11個。

1993年10月至1993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平度市博物館聯合又對東嶽石遺址進行了發掘,此次發掘揭露面積300餘平方米。

文物特點

在東嶽石遺址還發現有城址、房址、灰坑等遺蹟,以及銅器、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遺物。房址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地面式,個別有雙開間和多開間的,也有半地穴式和台基式。銅器多為小件武器或工具,成分多為青銅。石器最富特色的是半月形雙孑L石刀和方孔石钁。陶器的陶胎一般較厚重,器表以素麵和素麵磨光為主,還有少量彩繪

陶器質料有夾砂和泥質兩類,陶片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占少數;以夾沙紅褐陶最多,泥質灰陶和黑陶次之,少量為黃褐陶。陶器大多是泥質灰陶和黑陶,有的為黃褐色。夾砂陶器的器表內、外多有篦狀擦痕。泥質陶器則用快輪製作,器形規整、厚薄均勻,器表往往有輪制痕跡。胎質較厚,一般是直口、尖唇,通身可見數圈的穿梭棱,有的還有陰弦紋,多數系子母口,有蓋,小平底,假圈足或短舌狀足,常見器形有罐、盆、額、尊、豆、器蓋,還有鼎、盂、缽、盒、瓮、舟形器、碗、盤、翠等10餘種。陶質粗糙,製作細緻而精巧的少見。

出土的石器有斧、錛、刀、鑿、鏟、紡輪、鏃、礪石、網墜、敲砸器等多種。而最具有代表特徵的是一種半月形雙孔石刀和亞腰石斧,是岳石文化的代表性石器。糧食作物以粟為主,另有黍、小麥、水稻和大豆,主要家畜有豬、狗、牛、羊等。

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可分為照格莊、郝家莊、王推官、土城、尹家城、安邱堌堆等六個地方類型,並可分為四期,相對年代介于海岱龍山文化和商文化研究價值之間,絕對年代約為公元前1800至前1450年。

岳石文化的遺物發現很早,由於沒有認識到它的文化面貌和特徵,長期以來,一直把它看成是龍山文化的範圍。直到1979年,專家才認識到東嶽石文化面貌、特徵與龍山文化有着本質的區別,特別是陶器造型和風格,都別具一格,與龍山文化、汶口文化都不相同,應屬於兩個不同的考古學文化。而在文化層位上,這類文化又都是疊壓在龍山文化之上,即晚於龍山文化,因而專家把岳石文化從龍山文化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考古文化,故被定為「東嶽石類型」或「岳石文化」。它是夏代至早商時期,東夷族所創造的一種古老文化。

文物研究

東嶽石遺址所產生的岳石文化,填補了山東龍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間的空隙,為研究東夷文化和夏商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外,岳石文化和二里頭文化、下七垣文化、鬥雞台文化、馬橋文化等周圍同期文化存在着相互影響和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平度市博物館對東嶽石遺址的第二次挖掘,揭露面積300多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器450餘件,這些資料將會為岳石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實物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