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
东昌府区是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驻地。位于山东省西部,东依东阿县、茌平县,南接阳谷县,西连冠县、莘县,北靠临清。地处东经115°14″—116°06″、北纬36°16—36°42″之间。全区辖8镇2乡和8个办事处,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昌府区就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元代称大东昌路总管府,明代始称东昌府。[1]
目录
简介
东昌府区,是中共聊城市委、市政府驻地。位于山东省西部,东依东阿县、茌平县,南接阳谷县,西连冠县、莘县,北靠临清。地处东经115°14″—116°06″、北纬36°16—36°42″之间。全区辖8镇2乡和8个办事处,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昌府区就是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元代称大东昌路总管府,明代始称东昌府。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被誉为“江北一都会”,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也为东昌府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雄伟挺拔的光岳楼,金碧辉煌的山陕会馆,“摩天迥雁”的宋代铁塔、“富甲天下”的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名的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东昌府自古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属文明礼仪之邦。先后涌现出朱延禧、傅以渐、邓中岳、杨以增、范筑先、傅斯年等一大批经天纬业、济世安民的良佐贤相。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万里雪域留美名,更是东昌府区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历史上,东昌府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的美誉。“光岳晓晴”、“铁塔烟霏”、“圣泉携雨”、“仙客云护”、“崇武连樯”等合称东昌府八大胜景。风景如画的东昌湖,环抱古城,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全国著名的垂钓基地,风光旖旎,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聊城也因此被称作“江北水城”。同时,古城文化商贸区、古运河旅游区和以《水浒》、《聊斋》、《老残游记》等我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情节为背景的景点也正在开发之中,东昌府即将成为中原一带、京九沿线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胜地。
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东昌府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质优良,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物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聊城发电厂已有25KW的发电能力,中外合资、正在建设中的360KW聊城大型发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工程建成后,东昌府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昌府区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自古为华夏战略要地。如今,东昌府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既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处于京九、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这个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上,是山东西部、中原一带和京九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大集散中心,不仅起着辐射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而且是我省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重要通道。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比2003年增长20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28.93:33.83:37.24调整到17.71:42.11:40.1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1.22个百分点。五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1.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5.8倍。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亿元,可用财力达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分别增长21%和12.9%,比2003年分别增长1.8倍和1.39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237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8%,分别是2002年的1.71倍和1.75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37.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1.54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1.54倍和2.7倍。
2003-2007年五年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2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控制面积达到35万亩,五年来增加18万亩和20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由5个发展到40个。特别是“甜翠”牌蔬菜展现了该区农业品牌经济的良好前景。畜禽养殖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新增规模养殖企业120多家,2007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实现12.6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绿色东昌”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共植树100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达26%,比2003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水产养殖业规模效益同步增长,我区已跨入全省内陆渔业先进县行列。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明显加快,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全区在外务工人员达到21万人次,年创收10亿多元。
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累计投资2.5亿元,新修改造县乡村公路1582公里,“村村通”油路率达到99.8%;945个行政村通上了客车,通车率达99%,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覆盖全区。投资1亿多元,新建农村供水工程25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沼气池5816个,新通有线电视6万余户。投资2500多万元,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抗旱防汛能力明显提高。投资3亿多元,全面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建设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投资2448万元,对14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农民群众参合率达到86.6%,两年累计报销医疗费用3145.5万元。多渠道筹集资金1060万元,完成4处乡镇中心敬老院的新建改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
五年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86亿元,年均增长近40%,共有63个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几项主要工业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增长。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1家,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126.71亿元和9.7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05%和23.31%,比2003年分别增长6倍和8倍。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快速膨胀,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增加到14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民营经济迅猛发展。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工商税收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比2003年增长近3倍。我区已初步形成钢管、轴承及保持器、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区域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五年间,累计投资29亿多元,新建改建大型商贸流通设施50余处,香江市场、金鼎商厦、五星百货等一批新型商贸流通设施和网点不断涌现,规模档次大幅提升。目前,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57处,其中过亿元的市场19处。2007年城区市场成交额达到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市场加工业稳步发展,市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百货大楼、昆仑超市、亿沣超市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总经销、总代理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包钢物流、汽车商贸等物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铁力货运、千千佳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膨胀。五星百货、国美电器、永和豆浆、肯德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我区,初步形成了配置市场化、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的市场商贸流通新格局。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江北水城”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2007年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7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倍和2.9倍。同时,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拓宽。
始终坚持实施“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战略,努力拓宽招商渠道,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以来,累计引进项目1379个,计划总投资314.2亿元,到位资金161.7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435个。聊城市新生蔬菜加工公司,山水水泥、中通钢构、昌华造纸机械、中奥毯业、鑫鹏源钢管、嘉隆钢管、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运营。五年累计投资3.5亿元,用于嘉明经济开发区和凤凰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两园区招商引资的载体作用明显增强。目前,两园区入园企业达237家,总投资45.6亿元,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亿元,利税4.7亿元,两园区已成为我区项目建设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外经贸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间,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由10家发展到78家,2007年全区出口创汇完成3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4万美元。
2008年招商引资了聊城宝利通年产50万吨新型无缝钢管项目,项目竣工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利税1亿元。聊城嘉隆管业年产50万吨石油套管项,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量50万吨,预计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1亿元。聊城万联轴承有限公司年产500万粒轴承滚,项目竣工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600万元。
五年来,全区共选聘科技特派员265名,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85项,我区成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场会重点参观点,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推广提供了经验。目前,全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达到24%,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8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6%。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人才2.2万多人,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市第一。投资1亿多元,大规模实施中小学扩建改造工程,新建改建校舍14.1万平方米,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东昌雕刻葫芦、东昌木版年画、聊城八角鼓被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堂邑文庙修缮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并被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社区、广场、文化大院,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樱花节、荷花节、葫芦文化艺术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2007年全省门球锦标赛。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技术验收,并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全区先后投入4640多万元用于创城工作,城区小街小巷得到硬化亮化,“五小行业”得到全面治理,城区保洁制度全面落实,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江北水城”的对外形象更加靓丽。大力支持中华电厂、谭庄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主干道路拓宽、城市拆迁和城市出入口改造等全市重点工程,确保了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审计、物价、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编纂等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五年累计发放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1980万元。认真落实贫困生救助政策,积极开展关爱助学活动,五年共救助贫困学生2.5万人次,没有出现一例因贫辍学现象。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区129个村居委顺利整合为35个社区,社区服务、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共驻共建等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选择了15个村进行了农村社区试点,为今后顺利开展农村社区工作积累了经验。始终高度重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平安东昌”建设扎实有效,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我区相继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模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2]
行政区划
东昌府区辖10个街道、8个镇、2个乡:古楼街道、柳园街道、新区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铺街道、闫寺街道、凤凰街道、北城街道、侯营镇、沙镇镇、堂邑镇、梁水镇、斗虎屯镇、郑家镇、张炉集镇、于集镇、许营乡、朱老庄乡。其中,东城街道、蒋官屯街道由聊城经济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
汉置聊城县,据《水经注》:“聊城县东北有摄城,《左传》所谓聊摄以东是也。”据《史记正义》:“聊城,春秋时齐高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以古地名名县。1958年设市。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国函[1997]82号文批复,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以原县级聊城市的行政区域设立东昌府区。
1995年11月13日,撤销聊城市西王乡,设立湖西街道办事处。1995年12月18日,撤销聊城市郑家乡,设立郑家镇。
1999年7月23日,撤销东昌府区张炉集乡,设立张炉集镇(鲁政函民字[1999]18号)。1999年12月6日,撤销东昌府区于集乡,设立于集镇(鲁政函民字[1999]35号)。
2000年,东昌府区辖4个街道、11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50319人,各乡镇人口: 古楼街道 76275 柳园街道 105109 新区街道 111655 湖西街道 33399 蒋官屯镇 30052 李海务镇 34463 侯营镇 40938 沙镇镇 46892 堂邑镇 32960 阎寺镇 43100 梁水镇 36317 斗虎屯镇 18364 郑家镇 39961 张炉集镇 30575 于集镇 37399 许营乡 33593 朱老庄乡 33867 大张乡 36205 道口铺乡 32648 八甲刘乡 25526 堠堌乡 19289 北杨集乡 32666 东城虚拟街道 19066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东昌府区辖5个街道、11个镇、4个乡。
2003年8月23日,东昌府区撤销蒋官屯镇,以原蒋官屯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蒋官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蒋官屯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道口铺乡,以原道口铺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道口铺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道口铺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李海务镇,以原李海务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凤凰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李海务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北杨集乡,以原北杨集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北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北杨集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闫觉寺镇,以原闫觉寺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闫寺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闫觉寺镇人民政府驻地。[3]
风景名胜
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历史上,东昌府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便是东昌”的美誉。“光岳晓晴”、“铁塔烟霏”、“圣泉携雨”、“仙客云护”、“崇武连樯”等合称东昌府八大胜景。风景如画的东昌湖,环抱古城,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是我国江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也是全国著名的垂钓基地,风光旖旎,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聊城也因此被称作“江北水城”。同时,古城文化商贸区、古运河旅游区和以《水浒》、《聊斋》、《老残游记》等我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情节为背景的景点也正在开发之中,东昌府即将成为中原一带、京九沿线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胜地。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东昌府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质优良,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物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聊城发电厂已有25KW的发电能力,中外合资、正在建设中的360KW聊城大型发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工程建成后,东昌府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4]
交通条件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昌府区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自古为华夏战略要地。如今,东昌府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既是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处于京九、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这个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上,是山东西部、中原一带和京九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一大集散中心,不仅起着辐射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而且是我省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重要通道。
经济发展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4.97亿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2:40:3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2.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65万亩,200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5%。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亿元, 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5户。区重点考核的15户企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25亿元和1.6亿元,分别占全区的49%和53%。 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3.4%。实际利用外资650万美元,出口创汇1780万美元。
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承载功能增强。目前入园企业总数已达158家,其中园区建成投产企业79家,入园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2.3亿元。全区市场及商业网点经营面积343万平方米,2005年市场成交额完成145亿元,增长20.8%;完成市场投入4.43亿元,新增营业面积25.8万平方米。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围绕打造江北水城旅游品牌,进一步搞好四大游乐园区的开发建设及旅游产品挖掘生产,并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使我区旅游业逐步融入到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旅游体系之中。全区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11.3亿元。[5]
社会事业
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更加巩固,有6所学校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城区小学布局建设全面展开。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5%。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农村医疗改革全面开展。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两金”拨付、发放率均为100%。全区累计劳务输出5.8万人,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同时,大力开展了“创城”工作,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成绩显著,平均合法生育率达到9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体育、环保、档案、史志、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政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普遍得到发展。
投资80万元,建设了《东昌远教》频道,2009年9月该频道开播。“东昌远教”频道的开通,让广大党员、群众足不出户,打开电视便可参加远教培训活动。“东昌远教”的启动,更好地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远教、用远教开辟了一条利民惠民的方便之路。[6]
相关视频
东昌府区城市建设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