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溪鎮
東溪鎮位於重慶市忠縣城南,與被譽為長江三峽「人文忠州·三峽水城」的縣城忠州鎮僅一江之隔,屬忠縣城「一江兩岸」南岸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溪鎮與縣城隔長江相望,是瞭望縣城全景的絕好之地。有長江大橋相連,距滬蓉高速公路出口3公里,正在建設的滬蓉高速和規劃中的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鐵路將在此交匯,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城郊農業特色鎮、工業強鎮、旅遊名鎮。[1]
目錄
基本簡介
重慶市忠縣東溪鎮與被譽為長江三峽「人文忠州·三峽水城」的忠縣縣城——忠州鎮僅一江之隔,屬忠縣城「一江兩岸」南岸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鎮幅員面積54平方公里,海拔126——531米,轄9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68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2.4萬人,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城郊農業特色鎮、工業強鎮、旅遊名鎮。
區位優勢獨特。東溪鎮與縣城隔江相望,是瞭望縣城全景的絕好之地。有長江大橋相連,距滬蓉高速出口3公里,正在建設的滬蓉高速和規劃中的沿江高速路、沿江鐵路將在此交匯。
歷史沿革
清末至1949年前後屬天塹鄉,1962年析天塹公社置東溪公社,1983年置東溪鄉,1992年建東溪鎮。1997年,面積54.4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梓桐、犀牛、普樂、雙鳳、立山、寶珠、桐柏、龍洞、永華、天橋、營地、翠屏、三台、龍潭、興旺、雙、洞子、華興、對河、徐坪、雙石、鍾溪22個行政村。2009年,全鎮轄東溪1個社區,華興、鍾溪、興旺、雙新、普樂、寶珠、永華、天塹、翠屏9個行政村。2010年,將東溪鎮普樂村整體劃歸烏楊鎮管轄;調整後,東溪鎮面積49平方千米,轄8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2]
經濟狀況
地方經濟
東溪鎮鎮域經濟雄厚。圍繞「果、蔬、花、豆、草」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大打城郊經濟牌,以鮮果、蔬菜服務縣城,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以化工、建築建材、製造為代表的鎮域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工業經濟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投資環境
該鎮投資環境寬鬆,享有西部大開發、國家解決三峽庫區產業空虛、移民後期扶持、忠縣工業強縣等諸多優惠政策,對外來投資企業實行「保姆式」一條龍服務。東溪人民以誠實守信的傳統風尚、敢為人先的開拓意識,熱忱歡迎四海賓朋、八方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3]
旅遊資源
東溪鎮旅遊資源豐富。集「觀光踏青、佛教朝聖、文化展示、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城市公園——國家AAA級翠屏山旅遊景區,占地面積5480畝,森林覆蓋率達60%。有「翠屏春曉」、「紫極晚煙」等奇特景觀,有美麗蒼翠的秀林松谷等自然資源,還有陸贄墓、姜維井、石馬欄、三台寺、文峰塔等人文景觀,旅遊品牌獨特。
三台寺
三台寺位於忠縣名山——東溪鎮境內的翠屏山上,這裡緊依長江,香火旺盛,是忠縣縣城及附近居民上香拜佛的理想之地。
姜維井
姜維井位於翠屏山一完整的巨石上,相傳為姜維路過此地,後有追兵,前有長江隔斷,在此等候,兵乏馬困,姜維情急之下一劍刺向巨石,拔劍後劍孔竟然流出汩汩泉水,頓時解乏。
石馬欄
石馬欄距離姜維井不遠,為一露出地面的巨石,裡面被人掏空。傳為姜維拴馬之地。但考證應該為石墓之類。
翠屏山
翠屏山在忠縣縣城對岸,與縣城僅一江之隔,整個山形呈等腰梯形,山頂又被等分為三段,恰似古人所用之筆架。忠縣人讀書很不錯,大概源於此山形。此山現為忠縣城居民登山的理想之地,也是東溪鎮政府所在地。
陸贄墓
陸贄墓位於重慶忠縣東溪鎮翠屏山,挨着新場鎮不遠,神溪口上邊,與白公祠隔江相望。百姓皆知其地名為陸宣公。
陸贄是唐代賢相,他的學養才能和品德風範,深得當時和後代稱讚。權德輿比之為漢代的賈誼,蘇軾認為他是「王佐」、「帝師」之才。有著述多種,流傳至今的有《陸宣公集》(亦名《陸宣公翰苑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新出版)。其關於時政的奏議、制誥等文章,傳誦古今,被稱為「經世有用之言」、「昭昭然與金石不朽」、「於古今政治得失之故,無不深切著明,有足為萬世龜鑑者」。陸氏後裔繁衍嘉興、湖州一帶者甚眾。嘉興城內舊時有陸宣公祠(址在今嘉興市汽車配件廠),多歷代石刻,「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嘉興城區東門外原有宣公書院,清代已不存。東門外原有石橋名宣公橋,為人所熟知,整治河道時拆掉,其附近尚有宣公路。郊區新豐鎮附近舊時有陸贄墓(按陸贄卒後葬於忠縣東溪鎮,此墓或系衣冠冢),今亦不存。城郊古時尚有陸宣公讀書台、鶴渚、放鶴處等古蹟。[4]
歷史名人
陸贄(754~805) 唐代文臣。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字敬輿。大曆八年(773)進士,中博學宏辭、書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學士。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但兩年後即因與裴延齡有矛盾,被貶充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貞元年卒於任所,諡號宣。有《陸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陸贄出生地相傳在城內甜水井(約在今城區斜西街東首)。陸氏自東漢末即為江南望族,陸贄出生時家門已衰落。父陸侃曾任溧陽縣令,早逝,贄受母教成長。唐大曆六年(771)進士,又應博學鴻詞得高第,授華州鄭縣尉,遷渭南縣主簿。唐德宗即位,由監察御史召為翰林學士。時藩鎮跋扈,朝政紊亂,叛軍陷長安,軍閥朱泚僭稱帝,陸贄隨德宗避亂奉天,轉為考功郎中。李懷光叛亂,又扈從德宗逃往梁州,轉諫議大夫。長安收復後,還東京轉任中書舍人。自任翰林學士後,即參贊機要,負責起草文詔,甚得朝廷倚重,號稱「內相」。時當危難之際,朝政千頭萬緒,大量詔書均由陸贄起草,他疾筆如飛,凡所論列,無不曲盡情理。
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貢舉。次年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宰相。執政期間,公忠體國,勵精圖治,具有遠見卓識。在當時社會矛盾深化,唐王朝面臨崩潰的形勢下,他指陳時弊,籌劃大計,為朝廷出了許多善策。他對德宗忠言極諫,建議皇帝了解下情,廣開言路,納言改過,輕徭薄賦,任賢黜惡,儲糧備邊,消弭戰爭。這些建議有些為德宗採納,化為實際政策。特別是在藩鎮叛亂舉國動搖的情勢下,規勸德宗下詔罪己,為德宗起草了誠摯動人的詔書並頒行天下,前線將士為之感動,有的聽到後痛哭,叛亂者上表謝罪。由於他善於預見,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搖搖欲墜的局面得以轉危為安。陸贄秉性貞剛,嚴於律己,自許「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以天下為己任,敢於矯正人君的過失,揭露奸佞誤國的罪惡。他認為立國要以民為本,對「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的尖銳對比,深為憤慨,同情人民的悲慘生活。他力勸德宗愛人節用,輕徭薄賦,反對橫徵暴斂,主張使「一代黔黎,躋富壽之域」。陸贄為相期間,戶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齡以諂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陸贄仗義執言,多次上書參奏裴延齡的罪行。德宗信用奸臣,不聽忠言,於貞元十年罷陸贄知政事,為太子賓客。貞元十一年春復貶忠州別駕,陸贄謫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當地氣候惡劣,疾疫流行,遂編錄《陸氏集驗方》50卷,供人們治病使用。唐順宗即位後,下詔召還陸贄,詔未至而贄已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