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直門
簡介
城樓
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面闊五間通寬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3米;樓連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門,四角皆為直角;東西為62米,南北為68米;南側瓮牆辟券門,門上建閘樓。20年代初期,在瓮城內從正東向正西方向拍攝的東直門城樓門洞。門額上鑲嵌的"東直門"三字清晰可見;門洞券頂"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顯示着歲月的滄桑。
東直門地區
有比較準確的歷史記載,是在元代以後。元代以前基本是荒地,元大都的建立,就是開始了東直門準確的歷史,元大都是1267年,由忽必烈下令施工,東直門的歷史就由此開始了。東直門地區在這兒,當時是住的崇文門,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文東武西,在元朝時期,當時的崇文門,也就是今天的東直門,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他有崇文庫和官倉,為什么元代在這兒的官倉這麼集中,是和海運有關的,還有一條河運工程是和東直門是息息相關的,就是壩河,最後進入積水潭,另外一條就是亞麻河,通過東直門水關進入元大都的,把糧食和貨物卸在崇文門地區,這是元代的情況,但是元代的時候,東直門郊區還沒有形成規模,基本上沒有什麼村落。
文化習俗
東直門地區的文化,第一個就是東直門地區的風俗,在東直門郊區六里,明朝修建了一些,像迎春儀式在這裡舉辦的一些地址,近水樓台先得月,所以他們對這個比較重視,還有像藥王廟與東頂,東頂在東直門外,這個也是東直門地區文化的一個特徵還有像俄羅斯館還有東正教堂,康熙年間東直門內就建了俄羅斯館,把雅克薩戰役中俘虜的俄國人全放出來了,後來近代以後,俄羅斯通過《不平等條約》,他們把俄羅斯館變成東正教堂,建成了一個很豪華的教堂,建國以後變成蘇聯大使館,這個東正教堂拆了。另外像元代的清真寺也是很著名的建築,也說明在東直門歷來就是一個國際性建築很集中的地區。
樣樓之說
北京城最先修蓋的城門並沒有記載,可是,北京的老瓦工、老木工,他們常說東直門是北京的第一座城樓,於是便把第一座城樓稱為"樣樓",意思是說它是北京其他城樓的樣子,據說這座城樓是祖師爺魯班修蓋的,就留下來了一個傳說:
不知道是哪一個朝代,哪一年,哪一月,皇帝老兒要修建北京城了,就下了一道聖旨:城門樓子要九丈九高,要蓋得樓上加樓,要蓋得檐子象飛起來一樣。管工大臣召集了全城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廠(建築廠),商量這件事。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廠,也沒做過這麼大的工程,就又約齊了瓦木作老師傅們,商量這件事,到底人多主意多,沒有幾天,就畫出樣子來了。管工大臣瞧了畫樣,說:"可以吧。"皇帝老兒瞧了畫樣,說:"就這麼修蓋吧。"可是,先蓋哪一座呢?管工大臣是有主意的,先蓋東面靠北那座城門樓。八十一家包工廠的掌柜的,是贊成這個主意的,他們心裡明白:這座城門是地勢偏僻的,皇帝老兒永遠也不走過這裡,就是樣子差一點,也不要緊,管工大臣他能交的了差,我們就能賺足了錢。
他們商量好了要修建的那座城門,就是現在這座東直門(東直門元代叫崇仁門,是北京城東面三個門的當中那個門。明初縮進北面城牆五里,東面就剩了兩個城門了,這個門就成了東面靠北的一個門,名字也改叫了東直門。按東直門實高三十四米。)。修建這座東直門城樓,當然打起拱門着手,拱門起來了,緊跟着砌第一層城樓,第一層城樓起來了。周圍二十四根大楠木明柱,中間包着一座四個城樓門,樣子是不難看,包工大木廠高興了,管工大臣心裡也美滋滋的。
往下該起升斗(斗拱)了,升鬥起來了,怎麼瞧怎麼覺得東北角高一點,怎麼辦呢?包工大木廠的掌柜的,賺錢的心盛,告訴工頭說:"你們愣上椽子,也許椽子一壓,就壓平了。"工頭心裡疑惑,木工師傅也覺得不行,要撤升斗的尺寸吧,做升斗時候,又是按照規矩做的,一分一厘也不差,琢磨不出道理來,只好上椽子吧。椽子釘完了,再瞧,東北角更高了,木工師傅急得直出汗,拿尺量吧,怎麼量也都夠尺寸,木工師傅想不出道理來,工頭也想不出道理來,反正東北角這麼高,是沒法苫背上瓦的。
大伙兒正在愁急的時候,就瞧有一個壯工(小工),圍着這個東北角來迴轉悠,木工師傅本來心裡就煩,工頭本來心裡就急,都喝叱這個壯工,說:"大伙兒心裡正着急呢,你瞎轉悠什麼!"這個壯工連哼也沒哼,一轉身直奔了腳手架,噌噌地就上了腳手架,大伙兒都瞧愣了,只見這個壯工到了腳手架頂頭上,仿佛忽然一失腳似的,就從腳手架上掉下來了。下面瞧的人,不由地喊了一聲:"糟了!"再瞧,這個壯工,並沒摔下來,一隻腳正正落在東北角的椽子上,跟着一轉身,抓着腳手架就出溜下來了。工頭正要數說這個壯工,木工師傅也正要數說這個壯工,只見這個壯工,一轉身就鑽進人群不見了。
大伙兒正在猜想這個壯工:為什麼愣沖沖地上了腳手架?為什麼掉下來沒摔着?為什麼一聲不哼就走了?大伙兒誰也猜不出個道理來。這時候,有一位木工師傅,忽然驚叫起來,說:"你們快瞧,城樓東北角怎麼不高了!"工頭和木工、瓦工師傅趕緊過來一瞧,可不是真不高了嗎,上面還低了一個腳印哩!大夥高興了,再找那個壯工,怎麼也找不到了。大伙兒說:"這個壯工,一定是魯班爺。"
城樓蓋起來了,可是,那低下去的一個腳印,卻始終也沒墊起來。大伙兒說:"給魯班爺留下這點古蹟吧。"
歷史發展
創建
位於北京東二環東直門立交橋的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崇仁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樓曾引發火災,火災後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於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清朝在嘉慶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樓。1915年因修築環城鐵路將瓮城、閘樓拆除,於箭樓後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台基,台基於1958年拆除。
改建
1950年在東直門城門北側開豁口,以利交通,1969年拆除東直門城樓。1979年在城門原址東側建立交橋,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東直門地鐵站和東直門長途汽車站。東直門城樓形制與朝陽門略同,尺度略小。
明清東直門
地區,這是東直門地區發展比較快的時期,明朝在1368年明軍徐達奉朱元璋的命令,占領元大都以後,對北京城進行改造,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又對北京城進行了改造,東直門從過去的東城牆的東邊變成了東北角的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樣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明代東直門
起名是本着這個意思起的,是民興教興,東至東海,西至西陲。所以這樣才有東直門、西直門,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待考證。明朝的東直門地區也和元代一樣修建了城樓。朝陽門當時是運糧的或者又叫糧門,石景山的煤就是從那個地方進去的,我們的東直門是運木材沙石的,因此有人叫做建直門。那個門都是用木材建築的。至於明朝東直門,明朝的時候依舊是倉庫集中的地方,和元代區別的時候,這個時候達官貴人進駐到東直門,像永昌胡同,還有元大人胡同,這些高官都居住在北京,北京過去的說法是南富西貴,這個地區慢慢變成既富且貴,這個時候東直門郊區的規模基本形成,比如三里屯,這種自動郊區的格局基本在明朝形成了。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的舊址,但是有所改變,但實行了滿漢分居的形式,滿人居住在東城,漢人居住在南城,過去如果是旗人根本不問你住哪兒,只問你是哪個旗的。另外清朝和蒙古關係變好,清朝在東直門地區廢置的官倉基礎上修建了王府。另外同樣也是一個倉庫重地,海運倉啊,而今北京還有保留這個地名,這依然是一個倉庫的重要地。
東直門郊外
地區進一步發展的比較及時,這也是它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1840年以後的東直門地區,近代特別是晚清,雖然社會的發展,社會關係發生變革,因此有一些近代設施也引入到東直門,首先是1908年東直門的水廠建設,我們知道北京的水資源一直很緊張。老百姓說南城茶葉北城水,水好在北城,所以在城裡水資源最緊張的時候,東直門建立了水廠,一開始以孫河水源作為水廠,孫河水源絕了以後,直接在東直門取地下水。所以推車送水也是北京的一個特色,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件。
第二就是1915年,鐵路是在八國聯軍1897年修到北京的,因此在1915年,當時的孫貴春修環城鐵路,是從西直門經德勝門,安定門到東直門,和軍工鐵路相接,形成了環城鐵路,東直門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同時對於東直門的官艙來講影響也是很大的。近代以後,隨着漕運的斷絕,原來的倉庫失去了意義,王府也換了主人,這個呂青王府變成了青年學堂。
建制規模
城門城台底基寬39.95米,底基厚28.8米,城台頂寬35.20米,頂進深22.90米,城台高11.58米。內側券門高7.70米,寬6.35米,外側券門高5.25米,寬5.30米,城台內側左、右馬道寬4.8米。
城樓連廊,面闊31.50米,連廊通進深15.30米,連城台通高34米。
瓮城為正方形,四隅均為直角,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瓮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閘樓形制同朝陽門。瓮城西北角建關帝廟。瓮城門上有一單檐硬山譙樓,其外側牆體辟有兩層箭孔。城樓朱楹丹壁,面闊5間,進深1間,樓高34米。瓮城與城門相對之垣牆正中築箭樓,其外側面闊7間約32米,內側廡座面闊5間約27米,通高30餘米。樓前、左、右三面牆體各闢箭孔4層,共有箭孔80個。
古時用途
東直門在明朝初期建設北京時所需的木材大多由此門運送進北京城。清朝時南方的木材常常儲存在東直門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從東直門運進北京城,因此東直門又俗稱"木門"。清朝時於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清朝時在東直門設為"春場",每至立春時順天府尹於此鞭"春牛""打春"。 東直門是北京九座城門中最貧之門,以郊外盆窯小販,日用雜品占據瓮城為主,但瓮城廟中的藥王雕像極為精細,市人稱"東直雕像"。 古代的磚窯大多雲集在東直門外,因此東直門不僅走拉木材車,還走拉磚瓦車。
參考來源
- ↑ 東直門是位於北京城內城東垣北側的一座城門 新浪 2018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