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
简介
城楼
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20年代初期,在瓮城内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东直门地区
有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是在元代以后。元代以前基本是荒地,元大都的建立,就是开始了东直门准确的历史,元大都是1267年,由忽必烈下令施工,东直门的历史就由此开始了。东直门地区在这儿,当时是住的崇文门,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文东武西,在元朝时期,当时的崇文门,也就是今天的东直门,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他有崇文库和官仓,为什幺元代在这儿的官仓这么集中,是和海运有关的,还有一条河运工程是和东直门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坝河,最后进入积水潭,另外一条就是亚麻河,通过东直门水关进入元大都的,把粮食和货物卸在崇文门地区,这是元代的情况,但是元代的时候,东直门郊区还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没有什么村落。
文化习俗
东直门地区的文化,第一个就是东直门地区的风俗,在东直门郊区六里,明朝修建了一些,像迎春仪式在这里举办的一些地址,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他们对这个比较重视,还有像药王庙与东顶,东顶在东直门外,这个也是东直门地区文化的一个特征还有像俄罗斯馆还有东正教堂,康熙年间东直门内就建了俄罗斯馆,把雅克萨战役中俘虏的俄国人全放出来了,后来近代以后,俄罗斯通过《不平等条约》,他们把俄罗斯馆变成东正教堂,建成了一个很豪华的教堂,建国以后变成苏联大使馆,这个东正教堂拆了。另外像元代的清真寺也是很著名的建筑,也说明在东直门历来就是一个国际性建筑很集中的地区。
样楼之说
北京城最先修盖的城门并没有记载,可是,北京的老瓦工、老木工,他们常说东直门是北京的第一座城楼,于是便把第一座城楼称为"样楼",意思是说它是北京其他城楼的样子,据说这座城楼是祖师爷鲁班修盖的,就留下来了一个传说:
不知道是哪一个朝代,哪一年,哪一月,皇帝老儿要修建北京城了,就下了一道圣旨:城门楼子要九丈九高,要盖得楼上加楼,要盖得檐子象飞起来一样。管工大臣召集了全城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厂(建筑厂),商量这件事。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厂,也没做过这么大的工程,就又约齐了瓦木作老师傅们,商量这件事,到底人多主意多,没有几天,就画出样子来了。管工大臣瞧了画样,说:"可以吧。"皇帝老儿瞧了画样,说:"就这么修盖吧。"可是,先盖哪一座呢?管工大臣是有主意的,先盖东面靠北那座城门楼。八十一家包工厂的掌柜的,是赞成这个主意的,他们心里明白:这座城门是地势偏僻的,皇帝老儿永远也不走过这里,就是样子差一点,也不要紧,管工大臣他能交的了差,我们就能赚足了钱。
他们商量好了要修建的那座城门,就是现在这座东直门(东直门元代叫崇仁门,是北京城东面三个门的当中那个门。明初缩进北面城墙五里,东面就剩了两个城门了,这个门就成了东面靠北的一个门,名字也改叫了东直门。按东直门实高三十四米。)。修建这座东直门城楼,当然打起拱门着手,拱门起来了,紧跟着砌第一层城楼,第一层城楼起来了。周围二十四根大楠木明柱,中间包着一座四个城楼门,样子是不难看,包工大木厂高兴了,管工大臣心里也美滋滋的。
往下该起升斗(斗拱)了,升斗起来了,怎么瞧怎么觉得东北角高一点,怎么办呢?包工大木厂的掌柜的,赚钱的心盛,告诉工头说:"你们愣上椽子,也许椽子一压,就压平了。"工头心里疑惑,木工师傅也觉得不行,要撤升斗的尺寸吧,做升斗时候,又是按照规矩做的,一分一厘也不差,琢磨不出道理来,只好上椽子吧。椽子钉完了,再瞧,东北角更高了,木工师傅急得直出汗,拿尺量吧,怎么量也都够尺寸,木工师傅想不出道理来,工头也想不出道理来,反正东北角这么高,是没法苫背上瓦的。
大伙儿正在愁急的时候,就瞧有一个壮工(小工),围着这个东北角来回转悠,木工师傅本来心里就烦,工头本来心里就急,都喝叱这个壮工,说:"大伙儿心里正着急呢,你瞎转悠什么!"这个壮工连哼也没哼,一转身直奔了脚手架,噌噌地就上了脚手架,大伙儿都瞧愣了,只见这个壮工到了脚手架顶头上,仿佛忽然一失脚似的,就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下面瞧的人,不由地喊了一声:"糟了!"再瞧,这个壮工,并没摔下来,一只脚正正落在东北角的椽子上,跟着一转身,抓着脚手架就出溜下来了。工头正要数说这个壮工,木工师傅也正要数说这个壮工,只见这个壮工,一转身就钻进人群不见了。
大伙儿正在猜想这个壮工:为什么愣冲冲地上了脚手架?为什么掉下来没摔着?为什么一声不哼就走了?大伙儿谁也猜不出个道理来。这时候,有一位木工师傅,忽然惊叫起来,说:"你们快瞧,城楼东北角怎么不高了!"工头和木工、瓦工师傅赶紧过来一瞧,可不是真不高了吗,上面还低了一个脚印哩!大伙高兴了,再找那个壮工,怎么也找不到了。大伙儿说:"这个壮工,一定是鲁班爷。"
城楼盖起来了,可是,那低下去的一个脚印,却始终也没垫起来。大伙儿说:"给鲁班爷留下这点古迹吧。"
历史发展
创建
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称东直门,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楼曾引发火灾,火灾后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于东直门外建水关,管理进京货物。清朝在嘉庆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楼。1915年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台基于1958年拆除。
改建
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以利交通,1969年拆除东直门城楼。1979年在城门原址东侧建立交桥,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东直门地铁站和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东直门城楼形制与朝阳门略同,尺度略小。
明清东直门
地区,这是东直门地区发展比较快的时期,明朝在1368年明军徐达奉朱元璋的命令,占领元大都以后,对北京城进行改造,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又对北京城进行了改造,东直门从过去的东城墙的东边变成了东北角的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样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明代东直门
起名是本着这个意思起的,是民兴教兴,东至东海,西至西陲。所以这样才有东直门、西直门,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待考证。明朝的东直门地区也和元代一样修建了城楼。朝阳门当时是运粮的或者又叫粮门,石景山的煤就是从那个地方进去的,我们的东直门是运木材沙石的,因此有人叫做建直门。那个门都是用木材建筑的。至于明朝东直门,明朝的时候依旧是仓库集中的地方,和元代区别的时候,这个时候达官贵人进驻到东直门,像永昌胡同,还有元大人胡同,这些高官都居住在北京,北京过去的说法是南富西贵,这个地区慢慢变成既富且贵,这个时候东直门郊区的规模基本形成,比如三里屯,这种自动郊区的格局基本在明朝形成了。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旧址,但是有所改变,但实行了满汉分居的形式,满人居住在东城,汉人居住在南城,过去如果是旗人根本不问你住哪儿,只问你是哪个旗的。另外清朝和蒙古关系变好,清朝在东直门地区废置的官仓基础上修建了王府。另外同样也是一个仓库重地,海运仓啊,而今北京还有保留这个地名,这依然是一个仓库的重要地。
东直门郊外
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比较及时,这也是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840年以后的东直门地区,近代特别是晚清,虽然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革,因此有一些近代设施也引入到东直门,首先是1908年东直门的水厂建设,我们知道北京的水资源一直很紧张。老百姓说南城茶叶北城水,水好在北城,所以在城里水资源最紧张的时候,东直门建立了水厂,一开始以孙河水源作为水厂,孙河水源绝了以后,直接在东直门取地下水。所以推车送水也是北京的一个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
第二就是1915年,铁路是在八国联军1897年修到北京的,因此在1915年,当时的孙贵春修环城铁路,是从西直门经德胜门,安定门到东直门,和军工铁路相接,形成了环城铁路,东直门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同时对于东直门的官舱来讲影响也是很大的。近代以后,随着漕运的断绝,原来的仓库失去了意义,王府也换了主人,这个吕青王府变成了青年学堂。
建制规模
城门城台底基宽39.95米,底基厚28.8米,城台顶宽35.20米,顶进深22.90米,城台高11.58米。内侧券门高7.70米,宽6.35米,外侧券门高5.25米,宽5.30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4.8米。
城楼连廊,面阔31.50米,连廊通进深15.30米,连城台通高34米。
瓮城为正方形,四隅均为直角,东西长62米,南北宽68米,瓮城南侧辟券门,券门上建闸楼,闸楼形制同朝阳门。瓮城西北角建关帝庙。瓮城门上有一单檐硬山谯楼,其外侧墙体辟有两层箭孔。城楼朱楹丹壁,面阔5间,进深1间,楼高34米。瓮城与城门相对之垣墙正中筑箭楼,其外侧面阔7间约32米,内侧庑座面阔5间约27米,通高30余米。楼前、左、右三面墙体各辟箭孔4层,共有箭孔80个。
古时用途
东直门在明朝初期建设北京时所需的木材大多由此门运送进北京城。清朝时南方的木材常常储存在东直门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从东直门运进北京城,因此东直门又俗称"木门"。清朝时于东直门外建水关,管理进京货物。清朝时在东直门设为"春场",每至立春时顺天府尹于此鞭"春牛""打春"。 东直门是北京九座城门中最贫之门,以郊外盆窑小贩,日用杂品占据瓮城为主,但瓮城庙中的药王雕像极为精细,市人称"东直雕像"。 古代的砖窑大多云集在东直门外,因此东直门不仅走拉木材车,还走拉砖瓦车。
参考来源
- ↑ 东直门是位于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的一座城门 新浪 2018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