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不谋而合 从禅学角度看耶稣
耶稣 |
东西方文化的不谋而合 从禅学角度看耶稣路易斯将诠释耶稣的工作比喻为:只掌握了小说的部分情节,却想推敲出整个故事。如果有人突然宣称他已经发现了那遗失的部分,这时我们又该把这份“发现”当成什么呢?路易斯建议运用以下的原则来执行品质管理:[1]
如果发现的人认为这新的章节具有重要性,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审视它是否能阐释及辉映其他部分,并且能将其他部分串连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但如果这新的章节是伪造的话,那么不管它第一眼看起来有多么吸引人,在长时间的审视之后,我们仍然会逐渐发觉它很难与其他部分协调一致。但如果它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就会有一种聆听新的乐章、阅读新章节的感觉,好像这整部经典过去被我们忽略的所有细节,现在全都有了解答和意义。虽然新的章节或主题本身有其难解之处,但如果能不断地破解其他部分的困难,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它是真的。
如果从禅的观点来看耶稣,也许就能补足历史耶稣的不足之处。其实我们已经发现,禅很成功地为耶稣的那些隐晦的话语找出了意义。我们也会继续看到禅解开了环绕着耶稣的许多奥秘,包括他是如何击溃死亡的。禅的观点不仅符合路易斯所说的前后一贯的标准,也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洞见,这些洞见都可以当做我们心灵解脱的基础。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禅的观点可以拿来解释基督教的主题——耶稣复活的故事。耶稣战胜了死亡,这可能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讯息了。圣保罗曾经说过:“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十七节)耶稣肉身复活这件事到现在仍然在争辩中,不过许多人都同意,耶稣死后不久,他的门徒在行为上的确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以相当惊人的定力来承受各种困境、迫害及苦难。彼得从背弃者转变为见证者及殉教者,就是一个贴切的例子。
复活节的意义重大,因为它代表人类已经战胜了死亡。不过,用禅的语言来解释这项胜利,却需要花点工夫,因为禅的观点不是超自然的。然而禅并不排斥超自然现象,它只是特别强调“平常中的奇迹”。如果耶稣实际上并未起死回生,那我们又该如何解释门徒的勇气和行为上的转变呢?
为了厘清这一点,我们对耶稣的镜中天地必须有充分的了解。从以下这段约翰福音的摘录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几个门徒就彼此说:“他对我们说:‘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又说:‘因我往父那里去。’这是什么意思呢?”门徒彼此说:“他说‘等不多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明白他所说的话。”
耶稣看出他们有话要问他,便说道:“我说‘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你们为这话彼此相问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痛哭、哀号,世人倒要喜乐;你们将要忧愁,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她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到那日,你们什么也就不问我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明明地告诉你们。到那日,你们要奉我的名祈求;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
门徒说:“如今你是明说,并不用比喻了。现在我们晓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问你,因此我们信你是从神出来的。”耶稣说:“现在你们信吗?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章十六至三十三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