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絲竹的結構 一、基本曲調的變奏,如《中花六板》、《慢六板》、《歡樂歌》、《雲慶》; 二、類似西洋音樂迴旋曲式的循環式結構,如《老三六》、《慢三六》; 三、多曲牌聯奏的套曲,如《四合如意》、《行街》。[1]

[]

以上這幾個曲子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頗有代表性的江南絲竹八大曲。在1939年間,絲竹家在上海新世界遊樂場內設「絲竹遊藝」,將上述八曲分別寫於八塊牌子上,絲竹愛好者可從中任意選曲上台演奏,「絲竹八大曲「稱謂則始於此。 演奏江南絲竹的組織有清客串和絲竹班兩種。清客串為市民自娛性組織,演奏地點多在茶館、私人住宅等地,常奏八大名曲,擅用細膩的加花手法,風格淡雅秀麗。除親友婚喪場合前往演奏外(不受酬),不受聘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的演奏活動。絲竹班為民間職業性音樂組織,在農村中以吹鼓手兼奏者居多,風格粗獷樸實,氣氛比鉸熱烈。 江南絲竹樂隊編制比較靈活,它以二胡、笛子為兩件主要樂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彈弦樂器有小三弦、琵琶、揚琴;管樂器還有簫、笙;打擊樂器有鼓、板、木魚、碰鈴等,上海郊區農民樂隊的演奏,往往加用大件打擊樂器。江南絲竹著名的八首樂曲是《歡樂歌》、《雲慶》、《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鷓鴣飛》、《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槳》等樂曲亦常演奏。 江南絲竹樂曲其結構除民間一般常見的曲牌聯綴、循環、變奏的特點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變奏所形成的結構特點。這種特點所形成的一曲多變,構成絲竹樂中一簇一簇圍繞母曲的套曲。如《老三六》、可衍變為《中板三六》(簡稱《三六》)、《慢三六》;《老六板》可衍變為《快六板》、《中六板》、《中花六扳》、《慢六板》(此五曲俗稱《五代同堂》)。這些樂曲既可分別獨立演奏,又可由繁到簡、由漫至快的順序演奏。以《老六板》為例:其演奏順序:《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緩);《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旋律清秀流暢);《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輕快平穩);《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動明快);《老六板》(流水板,旋律簡樸)。當板腔變奏應用於一首樂曲時,對比效果比較強烈。 江南絲竹樂合奏在突出主要樂器二胡、笛子的基本原則下,其它樂器靈活自如地、依據一定的規律特點相互對比烘托,默契協調,獲得獨特的韻味。笛子演奏注重氣息的控制應用,音色圓韻飽滿。高音清遠含蓄,低音悠揚婉轉。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墊音、打音、倚音、顫晉、氣顫音、泛音等。二胡演奏右手要求弓法豐滿柔和,連綿不斷,力度變化非常細膩,左手傳統演奏習用一個把位,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滑音、勾音、空弦裝飾音、左側音、墊指滑音等。 演奏江南絲竹的著名音樂家有周惠、金祖禮、陳重、項祖英、林石城等。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