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用人人元元字
容齋四筆·序
始予作《容齋隨筆》,首尾十八年,《二筆》十三年,《三筆》五年,而《四筆》之成,不費一歲。身益老而著書益速,蓋有其說。嚷自越府歸,謝絕外事,獨弄筆紀述之習,不可掃除。故搜采異聞,但緒《夷堅志》,於議論雌黃,不復關抱。而稚子櫰,每見《夷堅》滿紙,輒曰:「《隨筆》、《夷堅》,皆大人素所遊戲。今《隨筆》不加益,不應厚於彼而薄於此也。」日日立案旁;必俟草一則乃退。重逆其意,則衷所憶而書之。櫰嗜讀書,雖就寢猶置一編枕畔,旦則與之俱興。而天嗇其付,年且弱冠,聰明殊未開,以彼其勤,殆必有日。丈夫愛憐少子,此乎見之。於是占抒為序,並獎其志雲。
原文
《前漢書》好用人人字,如《文帝紀》「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又曰「人人自安難動搖」,《元帝紀》「人人自以得上意」,《食貨志》「人人自愛而重犯法」,《韓信傳》「人人自以為得大將」,《曹參傳》「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張良傳》「人人自堅」,《叔孫通傳》「吏人人奉職」,《賈誼傳》「人人各如其意所出」,《揚雄傳》「人人自以為咎怒」,《鮑宣傳》「人人牽引所私」,《韓延壽傳》「人人問以謠俗」、「人人為飲」,《張竅傳》「人人有言輕重」,《李尋傳》「人人自賢」,《王莽傳》「人人延問」,《嚴安傳》「人人自以為更生」,《王吉傳》「人人自製」是也。《後漢書》亦間有之,如《崔咽傳》「人人有以自優」,《五行志》「人人莫不畏憲」,《吳漢傳》「諸將人人多請之」,《申屠剛傳》「人人懷憂」,《王允傳》「人人自危」,《苟或傳》「人人自安」,《呂強傳》「諸常侍人人求退」是也。又元元二字,考之六經無所見,而《兩漢書》多用之。如《前漢·文帝紀》「全天下元元之民」,《武紀》「燭幽隱,勸元元」、「所以化元元」,《宣紀》「不忘元元」,《元紀》「元元失望」、「元元何辜」、「元元大困」、「元元之民,勞於耕耘」、「元元騷動」、「元元安所歸命」,《成紀》「元元冤失職者眾」,《哀紀》「元元不贍」,《刑法志》「罹元元之不逮」,《嚴安傳》「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嚴助傳》「使元元之民,安生樂業」,《賈捐之傳》「保全元元」,《東方朔傳》「元元之民,各得其所」,《魏相傳》「尉安元元」、「唯陛下留神元元」,《鮑宣傳》「為天牧養元元」,《蕭育傳》「安元元而已」,《匡衡薛宣傳》「哀閡元元」,《王嘉傳》「憂閔元元」,《谷永傳》「以慰元元之心」,《匈奴傳》「元元萬民」是也。《後漢·光武紀》「下為元元所歸」、「賊害元元」、「元元愁恨」、「惠茲元元」,《章紀》「誠欲元元去未歸本」、「元元未諭」、「深元元之愛」,《和紀》「愛養元元」、「下濟元元」,《順紀》「元元被害」,《質紀》「元元嬰此困毒」,《桓紀》「害及元元」,《鄧後紀》、《劉毅傳》「垂恩元元」,《王昌傳》「元元創痍」,《耿彝傳》「元元叩心」,《郎f傳》「弘濟元元」、「貸贍元元」,《曹褒傳》「仁濟元元」,《范升傳》「元元焉所呼大」、「免元元之急」,《鍾離意傳》「憂念元元」,《何敞傳》「元元怨恨」、「安濟元元」,《楊終傳》「以濟元元」,《虞詡傳》「遭元元無妄之災」,《皇甫規傳》「平志畢力,以慶元元」是也。予謂元元者,民也。而上文又言元元之民、元元黎民、元元萬民,近於復重矣。故顏註:「或雲,元元,善意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2]、王應麟的《困學紀聞》[3],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視頻
兩漢用人人元元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
- ↑ 國學北宋沈括百科全書式筆記《夢溪筆談》(完整版),搜狐,2017-08-01
- ↑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