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色鱗毛蕨,學名:Dryopteris setosa (Thunb.)Akasawa,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40-60厘米。根莖粗短,直立或斜升,密被黑或黑褐色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40厘米,基部以上達葉軸密被褐棕色卵狀披針形毛狀鱗片;葉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15-25厘米,三回羽狀,羽片10-15對,互生,具短柄,羽裂漸尖頭,基部1對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7厘米,披針形,具短柄,二回羽狀或三回羽裂,小羽片10-13對,披針形,下側小羽片較大,基部1對長約6厘米,寬約1.5厘米,羽狀全裂;末回小羽片5-8對,披針形,長1-1.5厘米,寬3-5毫米,具粗齒或全緣,葉脈不顯,羽狀。

目錄

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40-60厘米。根狀莖橫臥或斜升,頂端密被黑色或黑褐色、狹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約15-40厘米,禾稈色,基部密被密黑色狹披針形鱗片,鱗片長約1-2厘米,頂端毛狀捲曲。葉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0-40厘米,寬約15-25厘米,三回羽狀,頂端漸尖;羽片約10-15對,互生,基部具短柄,頂端羽裂漸尖,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7厘米,披針形;小羽片約10-13對,披針形,下側小羽片較大,基部一對最大,長約6厘米,寬約1.5厘米,羽狀全裂;末回小羽片約5-8對,披針形,長約1-1.5厘米,寬約3-5毫米,頂端短漸尖,邊緣具粗齒至全緣。葉脈兩面不明顯。葉近革質,干後黃綠色,葉軸和羽軸密被基部棕泡狀、中上部黑色狹披針形的鱗片,小羽軸和末回裂片中脈下面密被棕色泡狀鱗片。孢子囊群大,靠近小羽片中脈或末回裂片中脈着生;囊群蓋大,棕色,圓腎形,邊緣全緣或有短睫毛。[1]

栽培技術

兩色鱗毛蕨兩色鱗毛蕨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分布於北緯22o-52o之間,對日照長短不敏感,但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因此,多分布林下、山溪兩側和濕潤的溝谷中,乾旱地區無兩色鱗毛蕨分布。光照強度和土壤對兩色鱗毛蕨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蓋度與營養葉和孢子葉的生長發育高度相關,在一定範圍內隨着蓋度增加,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數目減少,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比值增加。基質為暗棕壤的條件,長勢較好,生物量積累較大。總之,喜濕潤、耐陰、耐寒、喜溫暖、喜腐殖質及含水量較高的中性土壤。

繁殖方法:孢子繁殖

⒈孢子採集:9月中下旬當兩色鱗毛蕨的孢子葉由暗綠色轉變為黃棕色時,選取長勢健壯的植株,採取孢子葉,陰乾後碾碎,篩出孢子囊,貯存在溫度0-5℃的冰箱內,播種前用無菌水充分沖洗,展於無菌紙上,等孢子囊干後,自行開裂,彈出成熟的孢子。

⒉培養基配製: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份:3份:2份比例混合,拌勻,過篩製成混合土。將洗淨的粗河沙,石頭,播種容器和混合土分別蒸汽滅菌半個小時。

兩色鱗毛蕨3.播種:先用瓦片蓋上播種容器的底孔,放進小石子,粗河沙約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壓實蓋上玻璃板待用。播種前把裝滿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裡使培養土充分濕潤,取出,將孢子均勻撒在培養土上,播種後再浸放在淺水裡,第二天取出,將播種容器移到溫暖、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的溫室,每天光照4個小時以上,溫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開始萌發,播後10天形成原葉體,71天形成孢子體。孢子體達到3片-4片真葉進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葉4片以上,植株高達4厘米-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移栽。將根系帶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後覆蓋塑料棚並定期澆水。

營養體繁殖:主要是靠產生的無性芽胞,利用頂端分生組織來進行,把無性的芽胞栽到裝有培養土的容器里及時澆水即可。

栽培管理:大田栽培,選擇平整土地、水肥條件好、土質肥沃、滲透性好的地塊進行栽植。兩色鱗毛蕨喜陰,驟然或持續高溫,都要使蕨類失水,造成熱害,夏季搭遮蔭棚保持濕潤的環境。水對蕨類的栽培很重要,滿足蕨類的土壤用水和空氣濕度的要求,原則是少澆水,看苗情,看氣溫澆水,土壤不干不澆水,經常對葉面噴水,清洗葉面的塵埃,保持葉面的清潔和濕度。經常鋤草、鏟趟,進行正常的生產管理。兩色鱗毛蕨的繁殖栽培是林區人民的一種副業產業,結合次生林改造,天保工程,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栽植,是提高廣大林區生活水平很好的一個方向。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達850米林下溝邊。

分布範圍

產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及雲南,朝鮮半島及日本有分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