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嚴諤聲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嚴諤聲(1897~1969年),浙江海寧[1]。解放後,歷任市財委委員兼副秘書長、市工商局副局長、市文史館副館長[2]。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四、五屆市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四屆市政協常委,第一、二、三屆市工商聯常委和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3]。「文化大革命」中,嚴於1969年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並在龍華革命公墓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中文名 :嚴諤生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1897年

主要成就:創辦「新聲通訊社」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海寧人

逝世日期:1969年

目錄

1基本內容

目錄

1基本內容

  (1897~1969年)

  嚴諤聲,浙江海寧人。民國18年(1929年),在滬創辦「新聲通訊社」,着重報道國內外經濟動態,揭露日本「農業中國,工業日本」的陰謀,披露侵華文件「田中奏摺」的內容,因此遭到附有子彈的恐嚇信威脅。

  民國24年,他與成舍我、嚴獨鶴等集資創辦《立報》,擔任總經理,聘請薩空了、惲逸群、舒宗僑等擔任編輯、記者,並以「小記者」筆名,每天為副刊寫一段不到一百字卻發人深省的小文章,名噪一時。「小記者」的筆名是為紀念他在青年時代訪問孫中山後、寫過上萬字文章而用的。同時他還大寫

抗日救國文章,報道救亡運動。民國25年,《立報新聞報》首先刊出《上海文化界救國運動宣言》和上海學生開火車赴京請願等特訊。宋慶齡、何香凝等為聲援

「七君子」發起「救國入獄運動」,《立報》更是連篇登載。民國26年,上海淪為「孤島」,《立報》被迫停刊。嚴以「訥廠(同庵字)」筆名在《新聞

報》繼續寫愛國文章,抨擊敵偽。在辦社會服務版時,也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他曾說「在這裡很多事情不能做,幫助失學青年是責無旁貸的」,他通過報

社舉辦清寒學生貸學金,前後達11屆,最多一次領貸學金的學生有8000人。他關心清苦小學教員,按月補助生活費,受補助的有500多人。還為一些失業

的小工商業者舉辦小本貸金,不計利息,10個月還本。後因拒絕日偽高官厚爵利誘,被捕關進日軍憲兵司令部,經多方營救出獄,隻身遠走香港。

  抗日戰爭勝利後,嚴回到《》社。原以為擺脫日偽桎梏,可以如願辦報,但事與願違,該報受到國民黨CC派控制,需按他們的調子寫社論,嚴 不久憤而辭職。解放前夕,嚴在《商報》運用多種手法,發表新華社廣播的消息。

  嚴長期居住兆豐別墅。解放後,歷任市財委委員兼副秘書長、市工商局副局長、市文史館副館長。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四、五屆市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四屆市政協常委,第一、二、三屆市工商聯常委和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

  「文化大革命」中,嚴於1969年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並在龍華革命公墓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詞條標籤: 學者政府官員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