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
丫 |
丫,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yā,象形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本义指物体上端分叉的部分;"丫"是分叉的部位,表示次要的、不受重视的,因此,"丫"也借用来指丫头,指女孩子或旧时供使役的女孩儿。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丫
拼音; yā
部首; 丨
郑码; udi
字级; 常用字、一级字(编号0056)
平水韵; 六麻 平声
注音; ㄧㄚ
结构; 单一结构
总笔画; 3
统一码; 基本区 U+4E2B
仓颉码; cl
四角号码; 8020₇
笔顺编号; 432
异体字; 亚、桠、枒、੭�
字源演变
"丫",象形字。字形像物体上端分叉形。《广韵》:"丫,象物开之形。""丫"的本义指物体上端分叉的部分。作此义解时,异体字有"枒"和"桠"。"枒"有"木"、"牙"构成,"木"表示树木,"牙"为"芽"省字,为嫩芽、发芽。树木的新芽可生长为分枝,故"枒"字从木、从芽省。"桠"字从"亚","亚"表示处于次要位置,为次要、次生。枝桠分出的小叉相对于主干是次要的,是从主干上次生出来的。
"丫"是分叉的部位,表示次要的、不受重视的,因此,"丫"也借用来指丫头,指女孩子或旧时供使役的女孩儿。这反映了旧时重男轻女,男主女次的社会现象;也形象地描绘了旧时女孩惯于梳枝丫状发髻的特点。在口语中,"丫"运用得更加普遍,比如口语中的"脚丫",因为脚趾是足部的分支,故称。"撒丫子"指拾腿走开或奔跑,有开溜的意思。
"丫"不见于甲骨文,通常被用于口语当中,在表示树木以外的意思,尤其是表示人的时候,"枒"或"桠"不能替代"丫",这说明表示树枝的"丫"和表示人或其他事物的"丫"本来是两个字,只是简化之后才被合并在一处的。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丑也。象人局背之形。贾侍中说:以为次弟也。凡亚之属皆从亚。衣驾切
说文解字注 亚,丑也。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故诅楚文亚駞。礼记作恶池。史记卢绾孙他之封恶谷。汉书作亚ࠔ�。宋时玉印曰周恶夫印。刘原甫以为卽条矦亚父。象人局背之形。像丑恶之状也。衣驾切。古音在五部。贾侍中说㠯为次弟也。别一义。易上࣪�。言天下之至啧而不可恶也。荀爽恶作亚。云次也。尙书大传。王ফ�舟入水。ࡔ�钟恶。观台恶。将舟恶。郑注。恶读为亚。亚、次也。皆与贾说合。 凡亚之属皆从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