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雲
中雲是由微小水滴、過冷水滴或者冰晶、雪晶混合而組成。中雲的雲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雲在夏季多出現降雨,而在冬季多出現降雪。高積雲較薄時不會出現降水,但在高原地區的高積雲出現雨(雪、幡)。
目錄
定義
分類
中雲分為高層雲(Altostratus)和高積雲(Altocumulus)[1]。
高層雲
雲體成均勻分布,灰白色或灰色,雲底常有條文結構,多出現在鋒面雲系中,常布滿全天。高層雲一般由直徑5-20微米的水滴、過冷水滴和冰晶、雪晶混合組成。
高層雲又可分成2類:
1、透光高層雲
雲層較薄,厚度均勻,呈灰白色,日、月被掩輪廓模糊,似隔一層毛玻璃。
2、蔽光高層雲
雲層較厚,足灰色,底部可見明暗相間的條紋結構,日、月被掩,不見其輪廓。
高積雲
雲塊較小,輪廓分明,在厚薄、層次上有很大差異,薄的雲塊成白色,能見日月輪廓,厚的雲塊成暗灰色,日月輪廓分辨不清。常成扁圓型、瓦塊狀魚鱗片或水波狀的密集雲條。高積雲由水滴或水滴冰晶混合組成。日月光透過薄的高積雲常由於衍射而形成內蘭外紅的光環或華。
高積雲的成因與層積雲類似。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晴天,民間有「瓦塊雲,曬煞人」「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的說法。厚的高積雲如繼續增厚,融合成層,則說明天氣將有變化,甚至會產生降水。
高積雲又可分成6類:
1、透光高積云:雲塊較薄,個體分離、排列整齊,雲縫處可見藍天;即使無縫隙,雲層薄的部分,也比較明亮。
2、蔽光高積云:雲塊較厚,排列密集,雲塊間無縫隙,日、月位置不辨。
3、莢狀高積云:雲塊呈白色,中間厚,邊緣薄,輪廓分明,孤立分散,形如豆莢或呈檸檬狀。
4、堡狀高積云:雲塊底部平坦,頂部突起成若干小雲塔,類似遠望的城堡。
5、絮狀高積云:雲塊邊緣破碎,很象破碎的棉絮團。
相關知識
雲的九族:天上的雲總是形態各異,千變萬化的,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雲主要是由空氣上升絕熱冷卻而形成的,這是雲形成的共性,但是水汽在凝結或凝華過程中有着不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雲狀,這是不同雲形成的個性。
根據形成雲的上升氣流的特點,雲可分為對流雲、層狀雲和波狀雲三大類。對流雲包括淡積雲、濃積雲、禿積雨雲和鬃積雨雲,捲雲也屬於對流雲;層狀雲包括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和層雲;波狀雲包括層積雲、高積雲、捲積雲。
根據云底的高度,雲可分成高雲、中雲、低雲三大雲族。然後再按雲的外形特徵、結構和成因可將其劃分為十屬二十九類。它們主要是:
低雲
包括層積雲、層雲、雨層雲、積雲、積雨雲五屬(類),其中層積雲、層雲、雨層雲由水滴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2,500米以下。大部分低雲都可能下雨,雨層雲還常有連續性雨、雪。而積雲、積雨雲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混合組成,雲底高度一般也常在2,500米以下,但云頂很高。積雨雲多下雷陣雨,有時伴有狂風、冰雹。
屬於低雲的有:層積雲、層雲、雨層雲、積雲、積雨雲。
中雲
包括高層雲、高積雲兩屬(類),多由水滴、過冷水滴與冰晶混合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雲常有雨、雪產生,但薄的高積雲一般不會下雨。
屬於中雲的有:高層雲、高積雲。
高雲
包括捲雲、卷層雲、捲積雲三屬(類),全部由小冰晶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高雲一般不會下雨,但冬季北方的卷層雲、密捲雲偶爾會降雪。
屬於高雲的有:捲雲、卷層雲、捲積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