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華醫學會各專科分會主動擔負起疫情防控責任,在推薦專家、提供學術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3月23日,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第二期在線直播公益講座舉辦,聚焦熱點問題,解讀婦產科及生殖醫學相關診療進展,充分發揮了分會的社會影響力。

目錄

簡短致辭

講座開始前,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黃國寧教授作簡短致辭,他希望全國的同道們在此次公益講座期間可以共同討論生殖醫學、婦產科相關的熱點問題,進一步規範、科學地開展臨床工作。

本次公益講座大咖雲集,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黃學鋒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常委、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劉平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第二屆主任委員、廣東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周燦權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委員、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邵小光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1]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高穎教授帶來精彩講座。

黃學鋒:男性高齡對生育的影響

黃學鋒教授從男性高齡(APA)的定義、APA對生育和子代的影響、影響機制以及處理建議四個方面詳細地介紹了「男性高齡對生育的影響」。男性高齡導致性功能障礙增多,主要表現為勃起功能障礙、性慾低下和射精障礙。研究表明,高齡男性中勃起功能障礙的患病率為30%~50%,遠高於年輕男性,且隨着年齡的增高而上升。APA可導致性腺功能、精子正常形態的比例和精子濃度下降,影響精子DNA完整性、增高輔助生殖技術(ART)的自然流產率等。此外,APA還會導致子代遺傳疾病和罹患腫瘤的風險增高,增加子代軟骨發育不全風險、染色體異常疾病以及罹患神經認知疾病的風險。目前的研究認為,高齡男性精子DNA點突變頻率增高,可能是子代遺傳疾病風險增高的主要原因。黃學鋒教授給出了高齡男性的性功能異常處理建議:(1)預先充分了解性功能情況;(2)酌情使用長期小劑量PDE5抑制劑,並在ART前儘早預防服用;(3)預先冷凍精子;(4)心理輔導;(5)必要時配偶輔助取精;(6)最後才選擇手術取精。對於高齡男性不育或ART前的處理建議,即使精液正常,均建議予以相應處理:(1)檢測精子DNA損傷;(2)改善全身健康狀況;(3)均衡飲食;(4)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5)補充生長激素;(6)中藥治療。最後,黃學鋒教授分享了抗氧化治療精子異常的臨床經驗:採用蝦青素、左卡尼丁、Mitoq、葉酸、鋅等方式進行抗氧化治療精子DNA損傷,可能有助於改善精子質量和生育能力,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劉平:惡性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劉平教授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為題為參會代表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報告。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為不孕不育患者帶來福音,配子和胚胎體外冷凍保存、低溫生物學技術為實現生育力體外保存提供可能。癌症患者生育力體外保存原則為:充分的風險評估、詳細諮詢和知情同意、多學科合作和多種方法的靈活應用;堅持保護生命為第一原則,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不能產生額外風險,不應妨礙腫瘤治療,不應在預後極壞的患者中開展。精液冷凍保存是青春期後男性患者生育力體外保存的最好選擇;關於青春期前,男性患者睾丸組織[2]和精原幹細胞凍存並移植適用於睾丸內無成熟精子的人群仍處於研究階段。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技術可採用胚胎冷凍、卵母細胞冷凍、不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卵巢組織冷凍移植等。最後,劉平教授通過女性生育力保存「決策樹」介紹了女性惡性腫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必須具備的條件:40歲及以下;預後良好;未來能承受妊娠;不育風險高以及實施生育儲備風險低。否則,不得實施女性生育力保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