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羊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中華羊茅

學 名:Festuca sinensis

Keng ex S. L. Lu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早熟禾亞科

族:早熟禾族

屬:羊茅屬

亞 屬:貧芒亞屬

種:中華羊茅

命名者及年代:Keng ex S.

L. Lu,1992

中華羊茅(學名:Festuca sinensis Keng ex S. L. Lu)是禾本科羊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鞘外分枝,高可達80厘米,葉鞘鬆弛,具條紋,無毛,長於其葉片;葉舌具短纖毛;葉片質硬,直立,頂生者甚退化,葉橫切面具維管束,圓錐花序開展,小穗淡綠色或稍帶紫色,穎片頂端漸尖,7-9月開花結果。 中華羊茅分布於中國甘肅青海四川。生於海拔2600-48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叢、林下。 中華羊茅莖葉柔嫩,適口性好,是高寒牧區草地生產建設的優良栽培牧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1]

目錄

中華羊茅形態特徵

中華羊茅是多年生草本, 具鞘外分枝,疏叢。稈直立或基部傾斜,高50-80厘米,徑1-2毫米,具4節,節無毛而呈黑紫色;

葉鞘鬆弛,具條紋,無毛,長於或稍短於其節間,頂生者長16-22厘米,甚長於其葉片;葉舌長0.3-1.5毫米,革質或膜質,具短纖毛;葉片質硬,直立,干時卷折,無毛或上面被微毛,長6-16厘米,寬1.5-3.5毫米,頂生者甚退化,長3-6厘米;葉橫切面具維管束7-13,厚壁組織成束,與維管束相對應,上表皮內均有,下表皮內僅主脈有,具泡狀細胞。

圓錐花序開展,長10-18厘米;分枝下部孿生,主枝細弱,長6-11厘米,中部以下裸露,上部1至2回地分出小枝,小枝具2-4小穗;小穗淡綠色或稍帶紫色,長8-9毫米,含3-4小花;小穗軸節間長約1毫米,具微刺毛;穎片頂端漸尖,第一穎具1(3)脈,長5-6毫米,第二穎具3(4)脈,長7-8毫米;外稃上部具微毛,具5脈,頂端具長0.8-2毫米的短芒,第一外稃長約7毫米;內稃長約6毫米,先端具2微齒,脊具小纖毛;花葯長約1.2-1.8毫米;子房頂端無毛或被少量的毛。穎果長約5毫米。花果期7-9月。

中華羊茅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甘肅、青海、四川。生長在海拔2600-4800米的高山草甸、山坡草地、灌叢、林下。 中華羊茅

中華羊茅繁殖方法

中華羊茅 翻地和整地:播種的前一年對土壤進行夏翻和秋翻,生荒地要求夏翻,仲秋耙磨。整地前:每畝施有機肥料1000-1500千克作基肥。具備灌水條件的地區,播前結合灌水並施入化肥。

滅雜草:播前採用淺耕法滅除雜草。方法是:用輕把破碎土壤,讓雜草有條件出苗,待雜草高達1-2厘米時,用輕耙帶木褸子耙磨一遍,使雜草裸露地表,七天後待雜草又出土時再進行第二次滅雜草,滅草五天後即可播種。同德巴灘多年來採用此法可以減少50-70%雙子葉雜草的危害。

鎮壓:在春墒不好又無灌溉條件的地區,播前需進行鎮壓,使表土緊實,能有效地控制播種深度,克服斷條、斷壟等缺點。播後鎮壓能使種籽和土壤緊密接觸,有利出苗。

種籽處理:播前對種籽進行純淨度和發芽率的測定,種籽要翻曬,並用風篩、風車或機械進行精選。要求純淨度為96%,發芽率65%以上。

中華羊茅 播種期:播種時間春、夏、秋播均可,但以春播較好。有灌水條件春墒好的地區春播,春墒不好又無灌水條件則夏播為宜(六月上中旬)。初秋播種應力爭早播,否則會影響當年生長,甚至難以越冬。

播種量和播種深度:每畝播種量0.6-1千克,一般收種籽可少播,收青乾草可多播。播深2-3厘米,行距15-30厘米。

中華羊茅栽培技術

保護和鋤草:當年播種幼苗細弱,生長緩慢,根系扎入土壤較淺,要嚴加保護,禁止牲畜踐踏和採食。

播種面積小的試驗地,種籽田用人工鋤草1-2次。大面積人工草地,種籽田可採用2,4-D丁醋乳油滅除雙子葉雜草,每畝藥量50-75克,加水35千克,晴天時均勻噴灑,同德巴灘用此法滅除種籽田雜草,滅除率為85-93%。

灌水和施肥:在分孽和拔節期灌水能獲得較高產量。在拔節期對生長第三年的中華羊茅採用海晏產的小型噴灌機噴灌一次,滲水深度20厘米,可增產。施肥也能提高牧草產量。

中華羊茅主要價值

中華羊茅開花期粗蛋白質含量為13.57%,葉量多,葉和花序占全株的40.6%,葉片不脫落,莖稈柔軟,適口性好。中華羊茅返青早,分栗多,再生力強,結實性能好。馴化二代第二至第五年平均畝產青乾草348.15千克,畝產粗蛋白質47.25千克。馴化三代第二至四年畝產青乾草407.55-439.55千克。第二至第五年產量較穩定。

參考來源

  1. 中華羊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