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吻鲟
中吻鲟(学名:Acipenser medirostris)是鲟科、鲟属鱼类。全长125-170厘米,可长达250厘米、重160千克,一般为8-40千克。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无骨板;第一背骨板常与头部骨板相连;吻须有毛,侧、腹骨板问有绿带,吻须近口端。中吻鲟体背部为橄榄色、黑褐色或灰色,腹部稍为黄色。中吻鲟吻突出。下唇分裂。背骨板与侧骨板之间有星状小骨板和不规则的小骨片。[1] 中吻鲟主要生活在海洋,只有很短的时间在淡水中产卵繁殖,而且很少洄游到河流的上游。在罗格河淡水中,中吻鲟从夏季到秋季栖息6个月之久,其栖息地一般为水深5米以上的低比降河段或河床低洼处。中吻鲟的食物主要是底柄无脊椎动物,鱼类很少。
目录
动物学史
中吻鲟与分布于亚洲的库页岛鲟曾被当作一个种看待,或后者当作是中吻鲟的一个亚种。但遗传学研究证明两者不是一个种,两者的基因组大小明屁不同;两者在外部形态上也存在差异。中吻鲟与高首鲟同域分布。以前对中吻鲟的研究较少,后来相关研究报道增多。
形态特征
中吻鲟全长125-170厘米,可长达250厘米、重160千克,一般为8-40千克。头长占全长16.2-21.6%,吻长占全长5.0-9.9%,体高占全长9.2-13.0%,吻须至口的距离占头长21.3-29.3%,吻须至吻端的距离占头长12.4-24.8%,背骨板7-12枚,侧骨板22-33枚,腹骨板7-12枚,鳃耙数15-26。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无骨板;第一背骨板常与头部骨板相连;吻须有毛,侧、腹骨板问有绿带,吻须近口端。
中吻鲟体背部为橄榄色、黑褐色或灰色,腹部稍为黄色。中吻鲟吻突出。下唇分裂。背骨板与侧骨板之间有星状小骨板和不规则的小骨片。
生活习性
早期的研究认为,中吻鲟主要生活在海洋,只有很短的时间在淡水中产卵繁殖,而且很少洄游到河流的上游。但后来有人报道,在罗格河淡水中,中吻鲟从夏季到秋季栖息6个月之久,其栖息地一般为水深5米以上的低比降河段或河床低洼处。
中吻鲟亲鲟于秋季聚集在河口,在秋季和冬季进行溯河洄游,洄游的距离局限在100千米左右,在越冬期间完成性腺的最后成熟。中吻鲟在淡水中可连续停留6个月之久;降海洄游发生在秋季和冬季水温降至10℃以下、河水流量增加到100立方米/秒时。进入海洋后,中吻鲟则可广泛生活在从墨西哥到白令海的海岸水域。在夏末和秋初,中吻鲟聚集在海湾和河口,特别是哥伦比亚河河口、威拉帕湾和格雷斯湾。
中吻鲟的食物主要是底柄无脊椎动物,鱼类很少。
近种区别
霍奇莱特纳和格斯纳(Hochleithner & Gessner,1999)记述了中吻鲟与库页岛鲟(Acipenser mikadoi)的形态区别是后者的侧骨板数、臀鳍条数和背鳍条数较多。但North等(2002)发现中吻鲟与库页岛鲟在可数性状方面具有较大的重叠性;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可量性状上,库页岛鲟具有较长的头部和吻部。
中吻鲟与同域分布的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在外部形态上相似,一般难以区分。与高首鲟相比,中吻鲟的吻须近口端,吻较长而窄,侧骨板数较少,体形较小,体色深绿色至橄榄色,体侧有绿色条纹。但最可靠的区分标准是肛门的位置,中吻鲟肛门位于腹鳍插入处或其前,而高首鲟的肛门位于其后。
分布范围
地理范围:中吻鲟分布于北美西海岸的海洋和大型河流(河口),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到墨西哥的恩塞纳达。已知中吻鲟在流入太平洋的三大河流中产卵:美国俄勒冈州的罗格河、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和克拉马斯河。可能的产卵河流还包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和斯基纳河。中吻鲟的分布与高首鲟的分布部分重叠。中吻鲟实际上存在2个遗传种群:在罗格河、克拉马斯河产卵的北方种群和在萨克拉门托河产卵的南方种群。两个种群的生物学差异尚不十分清楚,只知道两者所处的生态条件差异较大。
国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墨西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斯加、俄勒冈州)。
繁殖方式
中吻鲟雄性8-10年成熟,雌性10-12年(最小1米长)成熟,繁殖周期2-6年。中吻鲟卵径3-4毫米。5-7月份,中吻鲟在浅水区产卵,产卵处的河床底质为石质,水流较急,水温8-17℃。中吻鲟幼鲟在河流中滞留l-4年。在萨克拉门托河,中吻鲟于晚春至早夏产卵,产卵场分布于汉密尔顿市与红崖分流大坝之间;在罗格河,中吻鲟于3-6月产卵,可能的产卵场位于距河口15-30千米、35-45千米、70-105千米处的江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中吻鲟的资源量很少。根据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资料,在加拿大水域,成鲟资源量估计只有数千尾。相比之下,美国水域的中吻鲟资源量似乎较多,20世纪80年代的年捕捞量约6000-10000尾成鲟(>1.3迷米),但在美国,中吻鲟也处于受胁状态。
濒危原因
在加拿大,由于中吻鲟的鱼肉和鱼子酱的气味和味道不佳,中吻鲟没有被商业捕捞利用,中吻鲟物种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产卵和觅食的河流功能的退化。河流建坝、人类的采矿等活动以及环境污染也威胁着中吻鲟物种的生存。但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年捕捞量约6000-10000尾,到90年代初期,中吻鲟仍不受法律保护。有人认为,在美国,过度捕捞将使中吻鲟物种迅速走向濒危。虽然在保护中吻鲟成熟个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中吻鲟喜在江河某些特定的栖息地群居较长的时间,因而偷捕对这些中吻鲟仍然构成了较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