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荔枝沟试验基地
基地条件
基地总面积38.5亩,全部为自由产权土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3.5亩,试验用地面积15亩,建有综合试验楼、食堂、宿舍等。
研究方向
基地工作
基地承担了南繁棉花的生育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
开放共享内容
基地可对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全年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基础性试验可完全托管,专业性试验可以部分托管,特殊性试验需要用户自行管理。可以开展旱作南繁作物转基因中间试验,分子检测、分子克隆、显微镜[2]观察等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提供试验用地、实验室、食堂、宿舍。
负责人:刘记
相关资讯
伟大的基础成就伟大的创举——南繁基地不再“难烦”
在立足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南繁科研服务,为全国大多数棉花科研教学单位、生产单位、棉种企业提供南繁科研服务,为更多涉农科研单位提供南繁科研服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海南综合试验基地,记者了解到,培育一个在生产中应用的棉花新品种通常需要10—13年时间,而通过南繁育种可使棉花种植由一年1代变为一年2代,缩短育种周期4—5年,总时间节省38%—40%。也正是育种提速,促进形成了中棉所12号、中棉所16、中棉所19三项国家一等奖和中棉所17、中棉所20、中棉所24、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四项国家二等奖,使我国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市场占有率由1999年的5%上升到了2009年的97%。
可就在辉煌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的南繁史和艰苦的奋斗史让人感叹。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李付广介绍,海南综合试验基地包括崖城基地、大茅基地和荔枝沟基地。基地在建设初期,科研人员挑水灌溉,收工后上山砍柴,就地搭灶煮饭,田间草庵留宿,闷热的仓库宿舍无空调、无电视、无电话、无室内卫生间,一个公共浴池也要男女单双日分开使用;倒闭的厂房、杂乱无章的农田,外面下大雨、房间下小雨的仓库不堪入目,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崖城基地自1982年启用以来,连续28年饮用的都是含氟量超标的劣质水。为了衣被天下,南繁科研人员对简陋至极的生活条件和艰苦的科研条件并没有太多的怨言,但因实验室的条件短缺,科研人员田间取样后,要长途跋涉返回内地实验室进行测试,往往由于样品错过最佳处理时期而影响了试验效果,甚至导致了试验报废;再加上隔离条件差造成作物花粉天然杂交、干旱缺水造成科研材料枯死、牲畜啃食科研材料时有发生,给南繁科研人员带来了数不清的烦恼,种种不利因素使“南繁”变成了“难烦”。
中央财政修缮购置专项的实施,使基地得到了空前发展,带来了南繁科研的春天。
参考文献
- ↑ 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分析,搜狐,2023-01-01
- ↑ 关于显微镜的分类,搜狐,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