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史
中國古代建築史 |
《中國古代建築史》是關於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的理論著作。主編劉敦楨。1965年書稿完成,1980年由建築工程出版社出版。該書簡要而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古代建築各歷史階段的發展和成就,旁徵博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對於考證我國古代建築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書共64萬字,圖片487幅。
目錄
基本內容
書名:中國古代建築史
原版名稱:中國古代建築史
頁數:432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裝幀:精裝
字數:734000
作者:劉敦楨
ISBN:9787112019298
定價:8.50
出版時間:1984-6-1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理論著作,簡要而系統地敘述了我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和成就,並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記錄。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建築遺產。中國古建築在世界上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體系,在世界古代建築史中占據着重要的地位。 本書簡要而系統地敘述了我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和成就,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記錄,文字簡要,敘事詳明,資料圖片豐富,附圖質量較好,有不少資料是過去未曾發表的,在目前同類書和資料中是較好的一部,對建築歷史研究工作和建築教學工作都具有參考價值。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自然條件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幾個階段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第一章
第一節原始人群的住所
第二節 仰韶文化的建築遺蹟
第三節 龍山文化的建築遺蹟
第二章
(公元前21世紀—前476年)
第一節 夏——中國奴隸制國家的誕生
第二節 商朝的宮室和陵墓
第三節 西周和春秋時代的建築
第三章
(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第一節 戰國到三國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二節 城市的發展
第三節 秦、漢、三國的宮室
第四節 住宅
第五節 陵墓
第六節 秦萬里長城和漢長城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四章
(公元265—589年)
第一節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二節 都城及宮殿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寺和塔
第五節 石窟的建築和雕刻
第六節 陵墓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五章
(公元581—960年)
第一節 隋、唐、五代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二節 隋、唐的都城與宮殿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寺、塔、石窟
第五節 陵墓
第六節安濟橋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六章
(公元960—1279年)
第一節 宋、遼、金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二節 城市與宮殿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祠廟及寺、塔、經幢
第五節 陵墓
第六節 《營造法式》
第七節 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第七章
(公元1271—1840年)
第一節 元朝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二節元大都和大都宮殿
第三節 元朝的宗教建築
第四節 明、清時期社會的變動和建築概況
第五節 明、清的都城及宮苑
第六節 明代的萬里長城和海防據點
第七節 明、清一般城鎮、住宅、園林及家具陳設
第八節 明、清的壇廟建築和陵墓建築
第九節 明、清的宗教建築
第十節 元、明、清建築的材料、技術和藝術
摘錄
原始社會
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從棲息於巢與穴,進步到有意識地建造房屋。出現了干闌式與木骨泥牆的房屋。干闌的實例如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建築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已有棒卯技術。木骨泥牆房屋實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陝西臨潼姜寨最具代表性。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個廣場,每座「大房子」周圍環繞着若干或圓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聚落的特色。二者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時期母系氏族社會議事的地方。龍山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以西安客省莊的一座呂字形平面的房屋為例,房屋面積比仰韶時期的變小,室內有供存貯的窖穴,表現了父系氏族社會私有財產的出現,建築技術的進步是地面上鋪有「白灰面」。近年在浙江餘杭縣的瑤山與匯觀山發現有祭壇,為土築的,呈長方形。在內蒙古大青山和遼寧喀左縣東山嘴發現用石塊堆成的方形和圓形的祭壇;在遼寧建平縣發現了一處內中有女神像的中國最古老的神廟遺址。這些考古發現,使人們對於中國原始社會的建築水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奴隸社會
此階段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時期。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代的城市遺址在河南王城崗、山西夏縣及河南淮陽平糧台有所發現。有人認為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夏代都城之一——斟郇的遺址。
(二)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商代是我國奴隸社會大發展的時期,青銅工藝已達到純熟程度,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記述的歷史。建築技術明顯提高。著名遺址有:①鄭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仲丁時的嗷都。②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早商宮殿建築,可能是成湯都城——西亳的遺址。其中一號宮殿最大,是我國迄今發現的規模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築。二號宮殿是一更為完整的廊院式建築(二里頭宮殿遺址,近來列入夏代,存疑)。③黃陂盤龍城商城遺址,夯土台基上平行排列三座殿堂。可能是商代某一諸侯國的宮殿。④河南偃師屍溝鄉早商城址。已發掘出兩座庭院式建築。⑤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小屯村。中國考古界多年來對殷墟做過細緻的考古發掘工作,對於它的宮殿、墓葬等已有較清楚的認識。它的建築建於長方形土台上,長面朝前,有縱有橫,說明布局已具庭院的雛形。它的墓葬為土壙木槨墓,深達十幾米,四出羨道,有很多殉葬的人與物。安陽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西周(公元前1l世紀~前771年)
西周時在奴隸主內部已有按宗法分封的制度,規定了嚴格的等級。表現在城市的規模
上就是諸侯的緘按公、侯、伯、子、男的等級,分別不准超過王城的1/3、1/5、1/9。否則即是「僭越」。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遺址是陝西岐山風雛村的「中國第一四合院」,是一處二進院的宗廟建築。另外在湖北圻春出土了一處建築遺址,為干闌式建築。西周在建築上突出的成就是瓦的發明,使建築脫離了「茅茨土階」的簡陋狀態。
(四)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時期宮殿建築的特色是「高台榭、美宮室」。這一方面是高台建築有利於防刺客、防洪水、可供帝王享受登臨之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建築技術的原因,當時要修建高大的建築,要依傍土台才能建造成功。近年對秦國都城雍城的考古工作中出土了36emxl4cmx6em的青灰色磚和質地堅硬有花紋的空心磚,說明我國早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了用磚的歷史。此時期傑出的工匠為公輸般——魯班,被後世奉為多種行業工匠的祖師爺。
封建社會
此階段包括: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一)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戰國時戰亂頻仍,「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前對諸侯國城址大小的限制已失去控制。城市規模擴大是這一時期的特點。戰國七雄各國的都城都很大,以齊國的臨淄為例:大城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城內居民達7萬戶,街道上車轂相碰,人 肩相摩。大城西南角有小城,推測是齊國宮殿所在地,其中有高達16m的夯土台。在陝西咸陽市東郊發掘的秦咸陽一號宮殿是一座以夯土台為核心,周圍用空間較小的木構架建築環繞的台榭式建築。該建築具有採暖、排水、冷藏、洗浴等設施,顯示了戰國時期高級建築已達到的水平。當時的木工技術,從近年河南、湖南等地出土的戰國墓的棺槨上,可看到已有形式多樣的榫卯,說明木工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在河北平山縣的戰國中山王臀的墓中出土了一塊銅板錯銀的「兆域圖」,該圖大體上是按一定比例製作的,有名稱、尺寸、地形位置的說明,並有國王詔令。此圖被譽為中國現在已知的最早的建築總平面圖。
(二)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他每滅一國,就在咸陽北坂上仿建那一國的宮室,這在建築技術,建築風格上起到了交流融會作用。秦代的都械與宮殿均不遵周禮,而是在跨渭水南北廣闊地區,彌山跨谷地修建。膾炙人口的阿房宮是秦始皇擬建的朝宮的前殿。
歷史分期
<-- -->中國建築自其源始至於今,未嘗一時停止其活動,其蛻變為賡續的,故欲強為劃分時期,本為一種不合理且不易為之事。然因歷朝之更替,文化活動潮平之起落,以及現存資料之多寡,姑分為下列各時期。
一、上古或原始時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間文獻與實物雙方資料皆缺乏。殷周戰國以來城廓宮室遺址雖已有多處確經認定,但尚有待於考古家之發掘。殷以前則尚無實物可考證。
二、兩漢時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餘年間為中國建築成年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之記載頗為豐富,建築之結構形狀則有遺物可考其大略。但現存真正之建築遺物,則僅墓室、墓闕數處,他為間接之材料,如冥器漢刻之類。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至公元590年),雖在五胡擾攘之破碎河山下,宮殿與佛寺之建築活動極為澎湃。而佛教之興盛則為建築活動之一大動力。實物之在工藝表現上吸收有「希臘佛教式」之種種圓和生動 雕刻,飾紋、花草、鳥獸、人物之表現,乃脫漢時格調,創新作風。遺存 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隋唐時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統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土木,為唐代之序幕。唐為中國工藝之全盛及成熟時期。因政治安定,佛道兩教興盛。宮殿寺觀之建築均為活躍。天寶亂後,及會昌後周兩次滅法,建築精華毀滅殆盡,現存實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磚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橋,唐末一木構佛殿,則為此期間最可貴之遺物。唐之建築風格,既以倔強粗壯取勝,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見長,誠蔚然大觀。
五、五代宋遼金時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趙宋以後,中國之藝術,開始華麗細緻,至宋中葉以後乃趨纖靡文弱之勢,宋遼金均注重於 宮殿之營建,其宮殿雖已毀盡,其佛寺殿宇之現存者,尚遍布華北各省,至於塔幢,為數尤伙,作風手法,特徵顯著,規則謹慎,循舊制之途徑,增減嬗變不已,此期除遺留實物眾多外,更有《營造法式》一書,為研究中國歷代建築變遷之重要資料。
六、元明清時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宮殿之規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間建築傳統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 ,始有西藏樣式之輸入外,更有耶穌會士,輸入西洋樣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之刊行,則為清官式建築之準繩。最後至清末,因與歐美接觸 頻繁,醒於新異,標準搖動,以西洋建築之式樣滲入都市,一時呈現不知 所從之混亂狀態於民居市井中,舊建築之勢力日弱。
七、民國時期(公元1912年以後),民國初年,建築活動頗為沉滯。始歐美建築逐漸開拓其市場於中國各通商口岸,而留學歐美之中國建築師 亦起而抗衡,於是歐式建築之風大盛。近二十年來,建築師始漸回顧及中 國固有之建築。遂有采其式樣以營建近代新建築者,自此而後,建築師對 於其設計樣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時代式樣之自覺,不若以前之惟傳統是遵。今後之中國建築,亦將如今後世界各處之建築,將減少其絕對之地方性。然因傳統、背景民族氣質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將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則尚有所待耳。
建築與人類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人自一出生就是生活在建築所構成的空間。而建築又是一種即有藝術形象,又同時具有不同物質功能的構築物。中國的古建築無論是宮殿、壇廟、還是園林、住宅,它們的個體和群體形象都與一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諸方面的條件有關。
中國的古建築可謂是數之不盡,中國古建築多集中於壇廟建築、宮殿建築、園林建築和住宅建築,而這些建築藝術均在北京城發展到了巔峰。北京的皇城由明代開始規劃和建造,王宮占地72萬平方米,房屋大小共近千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1407年開始建造,1420年全部完工,只用了13年的時間,而這13年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備材和各種準備工作,真正現場施工只用了五年不到的時間,爾後經過清王朝幾百年的修繕和擴建,最終成為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宮殿。
宋朝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大轉變時期。宋朝建築的規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築更為秀麗、絢爛而富於變化,出現了各種複雜形式的殿閣樓台。建築裝飾絢麗而多彩。流行仿木構建築形式的磚石塔和墓葬,創造了很多華麗精美的作品。建築構件的標準化在唐代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各工種的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較嚴格的規定,並且出現了總結這些經驗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營造法式》是北宋政府為了管理宮室、壇廟、官署、府第等建築工程,於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頒行的,是各種建築的設計、結構、用料和施工的「規範」。現存宋代的建築有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福建泉州清淨寺、河北正定隆興寺和浙江寧波保國寺等。其建築特徵是,屋頂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遠,重要建築門窗多採用菱花隔扇,建築風格漸趨柔和。
元朝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又一發展時期。元大都按照漢族傳統都城的布局建造,是自唐長安城以來又一個規模巨大、規劃完整的都城。元代城市進一步發展了各行各業的作坊、店鋪和戲台、酒樓等娛樂性建築。從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藏傳佛教寺院和塔,大都、新疆、雲南及東南地區的一些城市陸續興建伊斯蘭教禮拜寺。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建築藝術逐步影響到全國各地。中亞各族的工匠也為工藝美術帶來了許多外來因素,使漢族工匠在宋、金傳統上創造的宮殿、寺、塔和雕塑等表現出若干新的趨勢。現存元代的建築有山西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等。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高峰時期。明朝由於制磚手工業的發展,磚的生產大量增長,明代大部分城牆和一部分規模巨大的長城都用磚包砌,地方建築也大量使用磚瓦。琉璃瓦的生產,無論數量或質量都超過過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築已經高度標準化、定型化。清朝於1723年頒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統一了官式建築的模數和用料標準,簡化了構造方法。民間建築的類型與數量增多,質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築也有了發展,地方特色更加顯著。皇家和私人的園林在傳統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明未出現了一部總結造園經驗的著作——《園冶》,並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北京明清故宮和瀋陽故宮就是明清宮殿建築群的實例。
特徵概說
(1)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中國古代建築在結構方面盡木材應用之能事,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同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
(2)保持構架制原則以立柱和縱橫樑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使建築物上部荷載均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所以門窗等的配置,不受牆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牆倒屋不塌"之妙。
(3)創造斗拱結構形式 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橫樑間的過渡構件,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和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後,斗拱的尺寸日漸減小,但它的構件的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沒有改變。因此,建築學界常用它作為判斷建築物年代的一項標誌。
(4)實行單體建築標準化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屋蓋)三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着青灰瓦或琉璃瓦。西方人稱譽中國建築的屋頂是中國建築的冠冕。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才採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萬字形、套環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歇山、錄頂、懸山、硬山、攢尖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種屋頂各有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形式。各種單體建築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構件尺寸、彩畫都是標準化、定型化的,在應用上,要遵照禮制的規定。宋《營造法式》中對各種單體建築作了概括的原則的記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對官式建築列舉了27種範例,對應用上的等級差別、做工用料都作出具體規定。這種定型化的建築方法對匯集工匠經驗、加快施工進度、節省建築成本固然有顯著作用,但後繼者"遵製法祖",則妨礙了建築的創新。
(5)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 中國古代建築組群的布局原則是內向含蓄的,多層次的,力求均衡對稱。一組建築中的主要建築物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動場所,這一點可以從形體、裝飾、配屬建築等看出來。由於建築群是內向的,除特定的建築物如城市中的城樓、鐘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是露出全部輪廓,使人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國建築的完整形象必須從組群院落整體去認識。每一個建築組群至少有一個庭院,大的建築組群可由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成,組合多樣,層次豐富,也就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
(6)靈活安排空間布局 中國建築的室內間隔可以用各種隔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使室內空間既能夠滿足屋主自己的生活習慣,又能夠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在需舉行盛大宴會時)迅速改變空間劃分。建築組群的室外空間——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是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準備條件。庭院可以栽培樹木花卉,可以疊山辟池,可以搭蓋涼棚花架等等;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的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建築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大規模建築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軸線的建立,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甚至城市規劃也依此原則,以全城氣勢最宏偉、規模最巨大的建築組群作為全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至遲在西周已開始應用彩色來裝飾建築物,後世發展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一點着色的浮雕裝飾的平基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便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開始使用琉璃瓦,至明清時期琉璃製品的產量、品種大增,出現了更多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
中國古建築多以木建築為主,木建築雖然以其柔韌性能防禦地震,但卻抵禦不了雷擊而往往毀於火災,尤其是在朝代更替和戰爭時期也就更不免泱及池魚了。
北京紫禁城中心的太和殿建於公元1420年,它是紫禁城最重要的一座大殿,皇帝的登基、完婚、做壽以及每年的重大節日和朝延大事,皇帝都要親臨此殿,舉行隆重的儀式。但在建成的第二年,太和殿就遭雷擊而發生大火,連同它後面的中和、保和兩座大殿也全部燒毀。據文獻記載,自紫禁城建成後直到清末的400多年中,宮內主要建築發生較大的火災就達24次。
阿房宮: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始皇死後,秦二世繼續修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西至咸陽,東至臨潼,離宮別館,亭台樓閣連綿不絕。秦末戰亂,項羽攻入咸陽,放火焚燒,規模宏大的阿房宮從此灰飛煙滅,盡成灰燼。
圓明園:1860年10月18日,三四千名侵略者手持火把在園內到處縱火,霎時間全園化為一片火海。圓明園上空,煙霧籠罩,火光燭天。「所有宮殿、廟宇、古老的建築,輪奐輝煌、精美華麗、足資紀念的物品都付之一炬,化為劫灰了。」漸漸地,相距十多公里的北京城上空也黑雲籠蓋,無殊日蝕。大火三晝夜不熄,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及暢春園的大部分園林建築也都一齊被焚。就這樣,凝結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大量血汗和智慧、經六朝皇帝150餘年悉心經營的一代名園圓明園,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被閃電般劫毀而破壞殆盡。偌大的圓明三園,十六七萬平方米的園林建築,被燒之後,僅有蓬島瑤台、雙鶴齋、海岳,開襟等三處園林景群及二三十座殿閣、亭榭、廟宇、值房和園門倖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