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歷史
1982年武漢地質學院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物館。2001年由邵逸夫基金資助擴建新館,於2003年完工,並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風景旅遊區[1],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為全國首家擁有4A級旅遊景區的高校。該館收藏有標本5萬餘件,重要藏品近3千件。展示了地球46億年的歷史、地球生命38億年進化史,展出大量珠寶玉石、礦物岩石、地下寶藏,並且也突出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博物館周邊還有寶玉石一條街、遷地保護木化石林、室內攀岩壁、校園隧道、戶外拓展中心等設施。
建築
逸夫博物館總體上採用交錯網格布局方式:門廳及研究管理部分與陳列廳部分斜交,平行於魯磨路,陳列廳部分與西校區中心廣場及其周邊建築垂直。五層方塊體的博物陳列區位於建筑北面,而三層高條形的學術研究及內部辦公區與魯磨路平行。南面有兩層高卵形學術報告廳。三個部分由兩層的中央大廳相連。藏品庫區及設備用房位於博物陳列區下層。東面設有主入口廣場,面積4730m平方米,設計為兩層台地,有植被及各類娛樂設施。
該館陳列區面積有5000餘平方米。從主入口進入中央大廳後,南面是卵形體,一層為多媒體學術報告廳,二層為地球科學展廳。北面藏品陳列區,一層為禮品部和機動展廳,二層為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中間是通高三層的恐龍展廳,恐龍知識廳和生命起源廳分列東西側。三層環繞恐龍展廳上空,東西分別為校史廳和人文展廳。四層為教學展廳,五層為珠寶玉石展廳。主展廳被長廊穿越切割,模仿了地質「斷層」和「岩層裂隙」的形態,管理辦公及研究部分的功能空間斜插入展示區。多媒體學術報告廳設計成卵形空間,則是對仿生形式的運用。布展材質以仿石噴塗為主,另外還有花崗石火燒板和隔熱玻璃,以烘托出地質主題氛圍。廳內採用了計算機、多媒體、網絡、影像技術來達成信息化展示;還設有一些互動類的項目。
重要藏品
1984年入藏的黑龍江滿洲龍化石采自黑龍江省嘉蔭縣,距今約6500萬年。化石長10.5米,高6.1米,包括68塊骨骼,包括下頜骨、頸骨、背椎、尾椎、肋骨、肱骨、脛骨、指骨等。1995年入藏的胡氏貴州龍是一種海生爬行動物,采自貴州省興義縣,距今2.3億年。2003年入藏的關嶺創孔海百合為百合花狀棘皮動物,來自貴州省關嶺,距今2.3億年。其根部20~30厘米、冠長13~30厘米、莖長25~100厘米、莖徑最大有2.5厘米二冠大,面積有15平方米[2]。2003年入藏的一組長形恐龍蛋化石包括23個恐龍蛋,距今有8000萬年。蛋體灰黑色,長13~23厘米、寬3~5厘米,厚2~4厘米,放射狀排列。1982年採集的菊石來自中生代時期,直徑25厘米,是一種軟體動物化石。另外,該館還有許多產自廣東陽春的孔雀石標本。
視頻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湖北武漢4A級景區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新浪,2008-8-1
- ↑ 黑龍江滿洲龍,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20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