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

中文名 中国大鲵

英文名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体长 60-70厘米

体重 5-6公斤

寿命 50岁左右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是大鲵属的一种,俗名娃娃鱼,乃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目前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野生数量极为稀少,主要于亚洲中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目录

外形特征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身长约60-70厘米,体重约5-6公斤,大的可长达1.8米,重达30公斤。背呈棕褐色,有黑色斑块,腹色较淡,头扁宽,生有成对的疣突,头的背面有极小的孔和大,躯扁而粗壮,尾短而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 因叫声像婴儿啼哭,故又名“娃娃鱼”,但实属两栖动物,并不属于鱼类。

生态习性

中国大鲵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夜间活动,依靠嗅觉和触觉寻找猎物,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也吃蜥蜴,蠕虫,昆虫小龙虾蜗牛等。

中国大鲵的“霸气进食”

静若处子,动若闪电——貌似笨拙,却在漫不经心的摆头间,显示出了它惊人的捕食速度!

在野外,中国大鲵依靠具有伪装作用的体色以及静止不动的姿态,使猎物疏于防备,具有较高的攻击效率。大鲵的伏击和偷袭的捕猎模式,从简易生存哲学来思考,付出的能量最小,捕猎成功的几率却可以很高。

这种伏击模式,特别适宜大鲵栖息洞穴的生活方式。单独栖息时,它通常尾朝洞里、头向洞外、面向溪流。居于这样有利的地形,在鱼虾游经面前时,大鲵即摆头攻击它的猎物。

中国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漫长的演化历史和极高的进化独特性使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

地理分布

中国大鲵野生数量极为稀少,主要于亚洲中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现时中国湖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分布。

生长繁殖

中国大鲵繁殖期在8-9月,繁殖期的雄性交配竞争十分激烈,会有雄性因此死亡。雌性可产卵400-500枚,众多的卵组成一串念珠的形状,雄性会一直保护这些卵。12-15周后孵化为3厘米长的幼苗,有鳃,它们的外形和成年中国大鲵基本相像。正常情况下,野生中国大鲵寿命在50岁左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