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漢字

來自網絡的圖片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化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西周時演變成籀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通行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漢字/漢字

外文名稱; Chinese Characters

拼音; hàn zì

文字類型; 意音文字,表形+語素文字

特點; 大多單字單音表義

字符組合; 左右+上下二維組合

注音符號; ㄏㄢˋ ㄗˋ

源流

漢字起源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結繩說: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們靠結繩記事、認事,此舉起到了幫助人們記憶的作用。《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漢代鄭玄注:"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莊子·胠篋》篇雲:"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又如《周易正義》引《虞鄭九家義》: "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東漢以後,不少人把漢字起源附會於結繩 。

八卦說:關於八卦的起源說法並不統一,有摹象說、星象說、數說和楊雄的"亥"為物之源說等等。《周易·繫辭》雲:"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話提到八卦源自庖犧氏對自然客觀世界的摹象,這與"依類象形"而作的漢字的起源是相似的。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里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把八卦和書契(文字)的作用相提並論,把漢字的起源與八卦聯繫起來 。

倉頡造字說: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 。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后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和"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刻契說:刻契是古人在結繩記事後又一種幫助記憶的實物記事法,多作契約用,比結繩記事進步多了。所謂"刻契"就是在木條上或竹條上刻上刻痕。《釋名·釋書契》:"契,刻也,刻識其數也。"《周易·繫辭》鄭玄注:"書之於木,刻其側為契,各持其一,後以相符合。"鄭玄又在《周禮·質人》註裡說:"書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書兩札,刻其側。"《列子·說符篇》:"宋人有游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所說的"齒"即是質契上所刻的齒痕。這種刻契具有記事記數的作用,可以作為契約的憑證,也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刻契的一些符號與某些漢字形體相似。如"一、二、三、亖、ࠄ�"與漢字數字"一、二、三、四、五"的古文字別無二致 。宋末元初戴侗提出"書始於契,契以記數"而"各如其數",認為"刻識其數"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個源頭 。

刻劃說:郭沫若先生立足於半坡陶符與殷商甲骨文的比較考察,認為早期的文字可以從結構上分為"刻劃"和"圖畫"兩大系統,"刻劃系統是結繩、契木的演進,為數不多,這一系統應該在圖形系統之前" 。從半坡發現的刻劃符號來看,有的是數字,有的是單字。許多現代學者認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義,當為漢字之源頭 。

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土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

圖畫說:關於漢字的起源,歷史上曾盛行"河圖洛書說"。《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竹書紀年》指出:"黃帝軒轅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沈約注:"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部分近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

沈兼士先生在1927年提出了漢字起源於記事的圖畫這一觀點,認為在古漢字之前還有一個"文字畫"的起源階段。沈兼士《從古器款識上推導六書以前之文字畫》:"蓋於六書文字時期以前,應尚有一階段,為六書文字之導源,今姑定名為'文字畫時期'"。文字畫是向文字進化的記事性圖畫,具有亦畫亦字的特點,初步具備了文字記錄信息的可識性功能。關於記事圖畫與記詞文字的聯繫與區別,沈兼士先生講得尤為精闢:"文字畫為摹寫事物之圖象,而非代表言語之符號,雖為象形字之母型,而不得徑目為六書象形指事之文。"

在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遺址的陶器上,發現有更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是早期的圖形文字。

漢字演變 經歷階段

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始於殷商時期。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所記內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內容大多是頌揚祖先及王侯們的功績,同時也記錄重大歷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個字,記事涉及面很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

大篆

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讚美。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隸書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

隸書強化了漢字的記號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對漢字的改變很大,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隸書為後來的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奠定了基礎。

隸書分秦隸(古隸)和漢隸(今隸)。隸書的出現,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正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楷書到唐代發展到高峰,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唐·歐陽詢)、"虞體"(唐·虞世南)、"顏體"(唐·顏真卿)、"柳體"(唐·柳公權)、"趙體"(宋元·趙孟頫)等。

楷書到了宋代,出現了"宋體",現代印刷的宋體、黑體、仿宋等字體都屬於"楷書"。

草書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後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即一般所稱草書,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到唐代的張旭、懷素,宋代的米芾將今草寫得更加放縱,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成為狂草。草書為書法家所常用。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時期吳國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

行書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早期的刻劃符號與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當時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漢字知識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記事性圖畫和刻符,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裡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裡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數量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

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1915年歐陽博存等編著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主編的《大漢和辭典》有49964字;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有54678字;1994年冷玉龍等編著的《中華字海》有85000字。台灣地區教育主管機關編撰的《異體字字典》第五版,內容含正字與異體字,共106230字,是收錄較多漢字的字典。藍德康和松岡榮志主編的《漢字海》是至2020年世界上收錄漢字最多的工具書,正文收列字頭單字102434個,附錄收列字頭單字11112個 。

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也有6萬多的說法),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被規範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後,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那漢字將是世界上沒人能夠也沒人願意學習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華字海》一類字書里收錄的漢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存在過而書面語裡已經廢置不用的字。據統計,十三經(《易經》、《尚書》、《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字數為6544個字。因此,實際上人們日常使用的漢字不過六千多而已。

在漢字計算機編碼標準中,最大的漢字編碼是台灣地區的CNS11643,5.0版全字庫可供查詢的字共87,047個漢字、10771個拼音文字及894個符號。台港民間通用的大五碼收錄繁體漢字13053個。GB18030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最新的內碼字集,GBK收錄漢字簡體、繁體及20912個,而早期的GB2312收錄簡體漢字6763個。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則收錄漢字20902個,總數亦高達七萬多字。

初期的漢字系統字數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複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學習的困難,單一漢字能表示的意義有限,於是有許多單一的漢語意義是用漢語詞語表示,例如常見的雙字詞。漢語書寫的發展多朝向造新詞而非造新字。殷墟的甲骨文及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造字方法 漢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據漢字的結構和造字規律,歸納總結出來的造字方法。漢字造字法有六種,又稱"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假借和轉注。"六書"最早出現在《周禮》,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對"六書"的進行了完善,近現代的學者在《說文解字》基礎上進行了很多改進,有三書說、四書說等,但"六書"依然是被廣泛認可的造字法。

象形:象形:描畫事物的形象的造字法,如"日、月、山、水、人、木、火、口、目、田"等就是描繪其圖案來造字,後來逐漸演化變成如今的造型。象形造字法是人類最本能的造字方法。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象徵符號來造字,比如"刃(刀鋒的那邊加一點)、本(樹根加一點)、甘(舌頭加一點)、亦(由"大"張開手臂的人,胳肢窩下加兩點,指胳肢窩)"。

用純象徵的符號造字也屬於指事造字法,比如"一、二、三、五、七、十、上、下",用純象徵符號造字就屬於記號字。

形聲: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的造字法。形旁是漢字對事物進行歸類的表義部件,聲旁表示該字的讀音,比如:

左形右聲:證、抖、城、構、偉;右形左聲:戰、勵、剛、彰、瓴;上形下聲:芳、崗、晨、籠、霧;

下形上聲:想、熬、袋、劈、汞;外形內聲:圓、厘、匪、閨、匈。

例如"鳩"字的形旁"鳥";聲旁"九"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

會意: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符號組成新字的造字法(不同於形旁和聲旁組成的形聲字),比如:

"日"和"月"組成"明"字;

"人"和"言"組成"信"字,表替人帶話而不加改變為值得信賴;

"人"和"木"組成"休",表示人在樹下休息……

有些會意字是兩個或幾個同樣的字重疊組成的。比如:

兩個"人"組成"從",三個"人"組成"眾";

兩個"木"組成"林",三個"木"組成"森";

兩個"口"組成"呂",三個"口"組成"品"等。

假借:借用讀音不同的字和形旁來組字的造字法,假借字和形聲字關係密切,只是聲旁的表音功能喪失了。比如:

兌dui---shuo說 tuo脫 yue悅閱

告gào---gù梏牿 hú鵠 jiào窖 kù酷

且qie---cu粗殂 ju跙沮狙疽齟雎 qu蛆 zu祖 阻組詛俎 zhu租助 zui咀

者zhe---du都賭堵睹 chu褚儲 shu暑署 zhu豬諸煮箸渚著 tu屠 xv緒

占zhan---dian玷 nian拈鯰黏 zhen砧 tie貼帖

轉注:字的意義發生變化而轉作它用,其本義用另一個字來註解和代替。轉注不是一種造字法,是與造字密切相關的用字法,轉注字都是兩字一對,比如:

其--箕:"其"本義是"簸箕"的象形,後來轉做虛詞,"其"的原始義用"箕"字代替;

斤--斧:"斤"原始義為"斧",後來轉做量詞"斤",原始義用"斧"字代替;

莫--暮:"莫"原始義是"暮-太陽落在草下"之會意,後來轉做虛詞,原始義用"暮"字代替;

要--腰:"要"原始義是"人體腰部"之象形,後來轉做動詞,原始義用"腰"字代替;

益--溢:"益"原始義是"水從皿中溢出"的會意,後轉做益處之義,本義用"溢"字代替;

自--鼻:"自"原始義是"鼻子"之象形,後來轉做代詞或介詞,原始義用"鼻"字代替。

總結以上六書--"象形"和"指事"是純正的"造字法",一般用於獨體字;"形聲"、"會意"和"假借"是"組字法",一般用於合體字;轉注是"用字法"。總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們群策群力歸納出來的文字學理論,其所含的漢字構成法則,並非一人獨創,是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長期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體智慧的結晶。

字形 漢字因形狀方正,有"方塊字"的別稱,從結構上來看,漢字有以下特色:

規整的字體(如楷書、宋體、隸書、篆書等)書寫下的漢字是一種方塊字,每個字占據同樣的空間。漢字包括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體字由基礎部件組合構成,占了漢字的90%以上。合體字的常見組合方式有:上下結構,如"笑"、"尖";左右結構,如"詞"、"科";半包圍結構,如"同"、"趨";全包圍結構,如"團"、"回";上中下結構,如"贏";左中右結構,如"斑";"品"字形結構,如"品"。漢字的基礎部件包括獨體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筆畫,筆畫也具有一定的含義,如橫畫(一),可表示地平線(如旦字中的一橫)等。

書寫漢字時,筆畫的走向和出現的先後次序,即"筆順",是比較固定的。基本規則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不同書寫體漢字的筆順可能有所差異。

從字體上分,可將各類漢字的字體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是從宋代活字印刷發展起來的宋體、黑體(包括粗、細等線體)等;第二類是由書法演變而來的字體,如楷體、仿宋體、行楷、隸體、魏體、舒體、顏體、瘦金體以及鋼筆書寫的字體等;第三類是屬於美術字體,如綜藝、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體多是屬於以上三類字體的變異,例如:由宋體演變的大標宋、小標宋、報宋、長宋、中宋、姚體等;由黑體演變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線體(包括粗、中、細等線體,後又演變出粗、准、細圓體)等;由楷體、仿宋體等演變而來的中楷和細仿宋等;由黑體和宋體演變而來的美黑;由隸體演變而來的隸變體等。

筆畫最少的漢字只有一划。有的字在書面上沒有,只在民間流傳"biang"是筆畫較多的漢字,有56筆,異體字共有45筆,繁體字共有59筆。"biangbiang面"是源於陝西的一種面,也是一家麵館的品牌,還在使用這個字,流傳不廣,2006方才流行,聲稱只能在康熙字典中查到"biang"字寫法。事實上,在康熙字典中查不到"biang"字的寫法。

關於biang,有一個字謎:

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 。

東一扭,西一扭。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坐了個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打個勾勾掛麻糖,

推個車車逛咸陽。

日文漢字有一個字有84畫之多,日語讀作"たいと"(Tai-To),Unicode 1.13.0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已收入此字,編碼為3106C,是2020年已知筆畫最多的漢字。

注音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中國大陸現今以普通話作為標準讀音,普通話的音節由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及聲調確定,實際用到1300多個音節。由於漢字數目龐大,因而有明顯的同音字現象;同時還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稱為多音字。這一情況在漢語各種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在近現代,為了表示一些外國制單位曾廣泛創造並使用多音節漢字,如"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陸地區由於官方廢除已基本不使用,台灣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近代以來,又發展出了漢字形式的注音符號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號仍是台灣地區教學的一部分,中國大陸最為廣泛使用的是漢語拼音。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意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例如"龐"從"龍"而得聲,但北京話前者讀"páng",後者為"lóng"。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就是音韻學所探討的課題。需要注意的還有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元音āáǎàa ōóǒòo ēéěèe īíǐìi ūúǔùu ǖǘǚǜü)

詞語 語素是漢文表意的最小單位,類比於英語的"詞彙"和"詞組"的總稱。絕大多數漢字可以獨立構成語素,比如"我",類比於英語中的單一字母構成的詞彙,比如"I"。白話文大多數詞語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漢字構成的,不過,和英語中"詞彙"和"字母"的關係不同,語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個漢字獨立構成語素時的意思有相關性,因此相當程度上簡化了記憶。詞語包括語素和若干個語素形成的短語。

漢字的高效率,幾百個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種事物的上萬漢字;幾千個常用字,又可以輕鬆組合出數十萬詞語。

偏旁 偏旁,漢字合體字的組成部分。舊稱左為偏,右為旁。今泛稱合體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為偏旁 。在漢字的結構中,偏旁是比筆畫大的構字部件,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單位。如"坡"中的"皮"是表示讀音的偏旁,"土"是表意的偏旁。

辭典 中國古代稱"字書",直到《康熙字典》問世才稱"字典"。最早的漢語字 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性的,如《新華字典》;一類是專門性的,如《異體字字典》。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中華大字典》。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漢語大詞典》(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中文大辭典》(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大漢和辭典》(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最中國"漢字"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幾百名演員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過不斷變幻,用大篆、小篆、楷書三種不同字體展現了同一個漢字――"和"。這一幕讓人津津樂道,而這個包含"和諧""和平""和睦"等意義的漢字,再度被評選為"最中國"的漢字。最新一期的《中華遺產》雜誌發布了該社組織的"100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評選結果。"和"字贏得了網上投票的最高票數,也獲得了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貞德等專家的大力推薦 。

漢字特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所以,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漢字更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飽蘸着華夏碧血寫就的。在海外,無論你功成名就還是漂泊淪喪,只要有方塊字的伴隨,你就會有幾多慰藉幾多寄託,因為無論是象形還是指事,無論是會意還是形聲,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個中國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經成為方塊字的魂魄。

相較拼音文字的優點

世界各國使用的文字分為兩大類,即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當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漢字和水書屬於非拼音文字。

現今文字中,漢字是從商朝開始使用並演變。傳說梵文字母是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造並授予人類(《大唐西域記》)其他文字很多都是借用四大字母系統的文字。婆羅米系列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稱為世界四大字母體系。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中國西藏地區用婆羅米系列字母。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使用拉丁字母;俄文、保加利亞文、塞爾維亞文等使用基里爾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臘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臘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馬字母(Aramaic)及希臘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們祖先直接創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閃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閃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這種字母借用了蘇美爾人(Sume)的楔形文字,並經過改造而成的。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聖書文字是埃及人創造的,漢字是漢族先民創造的,中國水族創造的水書,它們都不是拼音文字。四者之中只剩下漢字和水書,其他兩者都已經消亡了。

漢語的另一個奇特之處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語言特性。語言學家把中國各地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歐洲的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之間的差別比中國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們絕不願意承認各自的語言是"羅曼語"的不同方言,因為它們都是獨立的國家。

漢字在世界歷史上,作為其它後發明的文字的母字,如越南、朝鮮和日本都曾經用漢字來記錄着它們的語言。日本人還使用漢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使用漢字,還有另一項重大發明,就是寫中國字,讀日本詞。只要其他國家願意,他們也可以這樣做。如果真是這樣做了,漢字就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符號了,就像數學符號一樣,只表意,不表音。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據統計,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達到16億以上。

20世紀初葉,隨着西方文化的傳入,有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漢字是罪魁禍首,主張將漢字廢掉。到了20世紀後半葉,計算機科學急劇發展,又有些人認為漢字阻礙了科學的發展,方塊字無法輸入電腦,又有一陣要廢除漢字的鼓躁。後來,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了,質疑聲也隨之消散。

漢字是2020年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能看到而又能認讀的最早的漢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這已是相當成熟、相當系統的漢字了。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5000年前的聖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後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地埋藏起來了。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歷史。但在公元330年後,它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婆羅米文等等。而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地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

1.優美

它已成為一種藝術--書法藝術。漢字的書法藝術是任何其它文字所無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書法作品已經成為無價之寶。著名的有蘭亭序、神策軍紀聖功德碑、玄秘塔碑、祭侄稿等無數作品。

2.辨識度高

人類的眼睛視野總是一個面,而不是一條線,所以線性排列不易辨認;排成方塊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線形文字;漢字=方塊文字。漢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閱讀效率。

3.易懂,具有關聯性

例如,"被"是一個形聲字兼會意字。如果從形聲字的角度來看,"被"字左邊的"衣"字旁表示意義,說明被子是屬於衣物一類,右邊的"皮"字在造字的時代和"被"的讀音相似,表示這個字的讀音,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皮"和"被"的讀音變得不一樣了,逐漸失去了它表讀音的功能。如果從會意字的角度來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義指的是一種小被子,到了後代,在被的本義基礎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義。

請比較下面一組中英文的詞:

漢字詞

英文詞

cattle

calf

公牛

bull

母牛

cow

牛奶

milk

牛肉

beef

牛角

horn

⒋形象,直觀達意

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繫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表意性。漢字的表意性使漢字成為世界上單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識, 利於聯想,這也為加快閱讀速度帶來極大的便利。

漢字有着區別於世界其他各種語言的根本特點,這就是漢語語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無論是詞組合成句子,還是單句組合成複句,首先考慮的因素往往是語意的配合,而不是語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幾個負載着重要信息的關鍵詞語在意義上大致搭配得攏,就能言簡意賅地達到交際目的,這幾個詞就可以組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意合"。漢語語法的這一特點,使它結構獨特,靈活多變,頗多隱含,着重意念,其意合性、靈活性和簡約性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漢語語法的上述特點,有利於我們在閱讀中運用意會的方式來進行感知和理解,這對於加快閱讀速度就有極大的便利。

5.信息量大

研究表明:漢字作為一個複雜的文字符號系統,其信息熵很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逐漸擴大漢字容量,隨着漢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趨緩;漢字增加到12370以後,不再使信息熵有明顯的增加。我國科學家指出:漢字的容量極限是12366個漢字,漢字靜態平均信息熵的值(平均信息量)是9.65比特。通過數理語言學中著名的齊普夫定律(ZIPF'SLAW)核算,這是當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號系統。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別不大。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漢字對拼音文字的這種信息熵優勢是什麼概念?簡單的比喻就是十進制數與二進制數的差別。十進制數字系統需要人記憶0-9,10個符號,二進制只需要記憶0和1兩個符號。十進制乘除要記憶9X9表,二進制只需要學會與、或、非的簡單邏輯。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不使用二進制數字系統呢?因為那樣很浪費,一個數字"7"表示成二進制就成了"111",記個大數人不累?反過來,人類為什麼不用十六進制,或更高的進制呢?一方面是人腦智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十六進制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熵。這種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聯合國文件中,中文版本一定是最薄的。這就是漢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優勢。

漢字的以上五個方面的特點,無疑會使其在閱讀心理方面較拼音文字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使漢字的書面語在感知、理解的各個方面都有較高的速度和效率,能夠實現閱讀速度、理解速度、記憶速度的協調發展,快速閱讀,也是中國為何能崛起的天然因素,漢語不失,華夏永存。

計算機輸入

中文信息處理由於打字機鍵盤在設計時本身沒有考慮漢字輸入的問題,輸入漢字往往比輸入拼音文字困難。由於英文是由26個字母排列組合而成的文字,因此可以簡化輸入步驟;相比較之下漢字則不能如此,從字形上雖然可以拆解成不同的部分,但是被分成的部首或偏旁數量多,這樣不但不能達到簡化輸入的目的,反而顯得更為繁瑣,於是從漢字字音上去考慮漢字輸入被分成少量的語音元素組合排列,這樣可以達到簡化輸入的步驟。由於是語音輸入對漢字的讀音必須清楚,某些生僻字或不知道漢字發音的則會很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漢字的輸入。漢字沒有經過中文打字機的普及,直接進入了電腦中文信息處理階段。在電腦發明初期曾引起漢字能否適應電腦時代的問題,支持漢字拉丁化的學者甚至以此為理據。

隨着各種中文輸入法的出現,漢字的計算機輸入、存儲、輸出技術得到了基本解決,大大提高了中文寫作、出版、信息檢索等的效率。中文輸入法有上千種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輸入和表形輸入兩類(即拼音和五筆),也有兩者兼之的。漢字的語音輸入、手寫識別和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也已得到廣泛應用。

如收錄數千字的GB 2312(中國大陸),Big5 及CNS 11643(台灣),HKSCS(香港),JIS(日本),以及收錄兩萬多字的GBK(中國大陸), 國外標準Unicode,ISO 10646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技術及其他種種因素,在收錄字數,及收錄字體等方面或做不同層次的調整。

中國政府為了解決郵政,戶籍整理等領域用字的迫切需要,於2000年實行了一個新的漢字編碼的國家標準《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GB 18030-2000,共收漢字27484個。並強制所有在中國大陸地區售賣的計算機產品必須使用這個新官方標準。

漢字編碼系統為進行信息交換,各漢字使用地區都制訂了一系列漢字字符集標準。

國標碼("國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簡稱)在中國大陸使用。GB2312收錄6763個漢字,GBK收錄20912個漢字,最新的GB18030收錄27533個漢字。

BIG5碼。收錄13053個漢字。在台灣和香港使用的一字節或兩字節編碼。

Unicode並不被大陸很好地接受。政府要求在大陸出售的軟件必須支持GB18030編碼。

在國際通信化和軟件設計領域,CJK編碼除了收集了中文,還有日本漢字、韓國漢字的漢字集。

漢字規範化

漢字簡化 漢字自其誕生以來便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文,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演變過程。漢字書體發展的總體形勢是通過減省筆畫由繁入簡,逐漸簡化的,但有時為了使文字更好更明確地表意,也有文字繁化的現象 。特別是造紙術、印刷術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文字越來越多地被民間人士使用。民間不斷出現一些簡筆字,這些字筆畫的減省是約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由於與當時官方的規範漢字形體不同而被視為俗體、破體,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李海霞的《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潘重規編著的《敦煌俗字譜》、《敦煌變文論輯》,黃征的《敦煌俗字典》,張湧泉的《敦煌俗字研究》《漢語俗字研究》和劉復、 李家瑞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列舉了大量歷史上曾被使用的簡筆字,或稱俗字 。

太平天國運動給唐宋以來民間通行的簡筆字(俗字)以正統地位,在太平天國玉璽、官方文件和印發的書籍中採用簡體字。據不完全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後來新中國所採用 。

新中國成立後繼續新文化運動和民國時期未能完成的漢字簡化工作,於1956年1月31日通過《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並最終制定出了一個《簡化字總表》,給簡體字以法定地位。一九七七年曾推出過《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由於在試用過程中產生了文字混亂現象以及人們的反對,於是到了1986年,國務院又宣布"二簡字"停止使用 。

異體字整理 異體字是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是指與規範的漢字形體不同但音義相同的字,即漢字的俗體、古體、或體之類 。異體字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漢字書體的演變以及民間書寫過程中產生的字形形體變異,它們有別於官方規範的漢字形體。大部分漢字都有異體字形,有的甚至有多種異體寫法,這些異體字占了漢字總數相當部分數量。例如:"㷖"與"照"、"秊、䄭、年"、"峯"與"峰"、"氷" 與"冰"分別以"照"、"年"、"峰"、"冰"為正體字。

出於統一文字字形,規範漢字形態的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於1955年12月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並於次年2月起實施,該表淘汰了1055個異體字 。但在後來頒行的《簡化字總表》和《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又恢復了不少曾被淘汰的異體字 。

錯訛字糾正 錯訛字是指傳抄、書寫過程中字形發生了訛變的字,即錯別字,其有別於正體字。從廣義上講,因避諱而故意寫錯的缺筆字(避諱字)也屬於此類。在使用過程中應儘量書寫規範漢字,避免錯訛字出現。

造字歷史

則天造字 武則天在她臨朝稱制和登基為皇時曾命人創製過漢字,後世遂稱"則天文字"。一般認為則天文字共有十八字,包括最初由宗秦客獻給武則天的十二字和後來陸續頒行的六字,這十八個字的創造過程共經過五個不同的階段,並且各有其政治目的及文化系統的內在意涵。隨着人亡政息後,這批文字亦因失去時代意義的支撐而隨之見棄,後人遂用回本字 。

摺疊科技造字 近現代以來,為了表示一些科技專有名詞造了一批字,這些字大都是依據形聲法和會意法而造。如:

①為了表示一些西洋制單位曾廣泛創造並使用的多音節漢字: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兛(千克)、兣(厘克)、粁(千米)等;

②化學元素 :1.氖、氫(舊譯"ࣱ�")、氕、氘、氚、氧(舊譯"氱")、氦、氪、氙、氨、氮(舊譯"㲷")、氟、氬、氡、鿫(⿹氣奧);2.矽("硅"的舊譯)、碳、碘、碲、硒、砹、鿬(⿰石田);3.鋰、鎂、鈣、錳、鎳、鎵、釔、錷("釓"的舊譯)、鋯、鉬、鍀、銦、銫、錸、銥等。

③有機化學中的化合物:萘、羰等。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影響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當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語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在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群島,以及位於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漢字都曾是該國正式文書的系統,因而漢文化在歷史上對周邊文明的傳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由於漢字和發聲的聯繫不是非常密切,比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都曾經有過不會說漢語,單純用漢字書寫的歷史階段。漢字的這個特點對於維繫一個文化圈-一個充滿各種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體的民族--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琉球群島等。

對日本文字的影響

漢字於公元3世紀經朝鮮半島輾轉傳入日本。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被稱為"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誌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日本文字的最終創製是由吉備真備和弘法大師(空海)來完成的。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後者採用漢字草體創造日文"平假名"。儘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並未因此而廢止 。

二戰後 日本開始限制漢字的數量和使用,頒布了《當用漢字表》及《人名用字表》等,其中簡化了部分漢字(日本新字體),不過文學創作使用的漢字,並不在限制之列。日本除從中文中傳入的漢字外,還創造和簡化了一些漢字。現如今,已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漢字。其中,在2010年重新制定並公布的日語常用漢字表中,共收錄了2136個漢字。

對朝鮮半島文字的影響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了朝鮮半島,朝鮮語/韓語曾經完全使用漢字來書寫。相傳薛聰在當時發明了吏讀,把朝鮮語用同音或同義的漢字來表示。由於有不少發音都沒有對應的漢字,所以朝鮮半島的人民又運用組字法,把兩個或多個漢字合組成為一個新的吏讀字。相傳後來的契丹文就是受到吏讀字的影響。此外尚有鄉札、口訣等以漢字表記朝鮮語的方法。

1443年,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發明了諺文與漢字一起使用,但當中有不少部件仍然有昔日吏讀字的痕跡。現如今的韓國雖禁止在正式場合下使用漢字,並停止了在中小學中教授漢字(但是從2011年開始,韓國的李明博政府已經決定將漢字重新納入中小學的課程里),不過漢字在民間仍在繼續使用,且可以按照個人習慣書寫,但是現如今能寫一筆漂亮漢字的韓國人越來越少。由於朝鮮語/韓語中使用了大量的漢字詞彙,並且重音現象嚴重,所以在需要嚴謹表達的場合時仍然會使用漢字。雖然在通常情況下人名、公司機構名稱等均使用韓文書寫,不過大多數的人名、公司機構均有其對應的漢字名稱。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1948年廢除了漢字,僅保留了十幾個漢字。

對越南文字的影響

公元1世紀漢字便傳入了越南,越南語也曾完全使用漢字做為書寫用文字,並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喃字,但是由於書寫不便,漢字仍是主要的書寫方式。

十世紀以前的越南是中國的郡縣。秦、漢、隋、唐莫不在此設官統轄,故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越南獨立後,無論是上層人士的交往,還是學校教育以及文學作品的創作,均以漢字為工具。直至十三世紀,越南才有本國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漢字為基礎,用形聲、假借、會意等方法創製的表達越南語音的新字。十五世紀時,字喃通行全國,完全取代了漢字(少數人還在用漢字)。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廢除漢字,使用了稱為"國語字"的拼音文字。越南文已經看不到漢字的痕跡了。[1]

參考文獻

  1. 中國漢字的歷史,在線漢語詞典 ,